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李向平 《创新》2012,6(2):5-15,2,126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和谐"现象及其概念理解,信仰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乃是其中的关键。中国信仰及其社会实践方式,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秩序的和谐建构紧密相关。实际上,"和谐"既可以指一种价值目标,也可以是一种社会现实,同时也是一种信仰方式;而基于某种信仰关系、道德秩序、政治秩序、权力秩序等层面的和谐建构,则是社会、文化和谐的基本要素。因此,从信仰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文化和谐秩序中诸种信仰关系在和谐秩序构成中的具体地位及其作用,有利于把握中国社会与中国信仰双重变迁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对信仰的影响及其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认为,理论工作者应对此做出积极的探索以引导人们克服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有其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因信仰隶属于文化,信仰的生存仰赖于文化,所以,信仰危机的文化方面的原因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从文化和信仰的关系上,论述目前社会转型期之文化困境所造成的信仰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走出文化困境、克服信仰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徐秦法 《学术交流》2006,2(10):35-38
信仰作为人的最高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对社会伦理关系具有一定的维系和整合作用,是人类管理活动的原动力。科学的信仰能够为管理活动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精神动力,进而对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管理职能等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管理目标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科学的信仰,在当代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凝聚和激发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提高社会的管理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对理论经济学的影响——一种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而诞生和发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但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相比,它的历史是比较短的。由于这种客观的历史原因,经济学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遗憾的是,这种影响所包含着的关系一直被经济思想史学家们所忽视。实质上,这种关系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性远远不弱于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需要只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外部因素,而自然科学所形成的思维方法或科学观则是促成独立的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亦即构成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因此,对自然科学对经济学所产生的影响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作出客观的评价,对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间信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发展迅速的现象,表明了民间信仰在中国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体现了民间信仰早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作为文化,民间信仰必然具备文化的某些特性,例如渗透性与融合性.这种特性也必然反映在与作为外来文化的基督教发生的各种碰撞方面.本文正是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扎根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民间信仰的各种各样复杂影响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早在两汉之际 ,印度佛教就通过中亚细亚传入我国。在其初传时期 ,佛教在社会上势力极其微薄 ,士大夫不知有此事。直到东汉恒帝时 ,汉地的佛教信仰者也往往并立“黄老浮图之祠” ,将其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其本来面目 ,仍未显著。在晋人袁宏所著的《后汉记》中 ,还是把佛陀描述成一个“变化无力 ,无所不入”的神人 ,并用“清静”、“无为”等道家思想来解释佛教教主。魏晋之际的玄学家如稽康、阮籍、王弼、何晏 ,以及西晋其他重要思想家的文字及著作中 ,都尚未发现有受过佛教明显影响的迹象。可见 ,魏晋之世 ,无论中国人对佛教的了解还是佛教…  相似文献   

7.
荆学民 《求是学刊》2007,34(1):38-45
道德信仰是一个生成的完整范畴。“道德”是其基础,信仰是其“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人性”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信仰)是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是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道德信仰之所以是必要的,在于它依赖信仰实现道德中所谓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人们对“人性”与“人生意义”有相当不同的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也据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指向:一是世俗的现实生活指向;一是超俗的宗教生活指向。深化道德信仰研究,有利于明晰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基础,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凝聚功能,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离度概括性的考察。作者指出该理论的理论渊源是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和大卫·休谟的政治哲学,是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和瑞典学者威克塞尔的经济思想,并在较为详细地分析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的同时,还对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和领袖詹姆斯·布坎南的学术思想演变过程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和局限性作了有根据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至于到1877年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发表以前,马克思尚不知道有一个原始社会;马克思是先创立唯物史观后建立原始社会理论的。我认为,马克思的原始社会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亦建立了原始社会理论。当然,由于受到历史和科学的局限,最初还包含很多不成熟的因素,只是随着“史前时期”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之后,才使马克思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因此,对马克思的原始社会理论必须进行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研究不仅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争论未决的学术难题。本文作者在系统考察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从青年时代到《资本论》写作时期的历史分期理论一直是“三形态”的,而不是“五形态”的;马克思晚年由于对古代社会的潜心研究和对俄国问题的新思考,其历史分期理论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从而形成了他的人类历史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1.
任映艳 《社科纵横》2006,(10):128-130
人们一直认为宋元话本是中国通俗小说的发轫之作,自从敦煌文献问世并得到较深入地研究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敦煌讲唱文学是宋元话本的源头。从中国通俗小说发展史看,后世几乎每个时代的作品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敦煌讲唱文学以其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较高的艺术风格,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05,21(5):107-111
敦煌讲唱文学对后世通俗小说有重要影响:其一,表现在题材与人物上,敦煌讲唱文学作品中的许多题材与人物被后世通俗小说吸收改造,如<唐太宗入冥记>的故事被<西游记>、<隋唐演义>吸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章节.其二,表现在体制与体例上,后世通俗小说的"入话"、"散场诗"形式及配图形式、散韵结合的语言形式,章回体例的形成均与敦煌讲唱文学有关.其三,表现在叙事特征上,通俗小说在情节、人物、叙述视角等方面都对敦煌讲唱文学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13.
王雪婴 《唐都学刊》2009,25(4):76-7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出现了分层,人们的信仰也呈现出一定分层次性.社会各阶层在信仰上的表现和异同,信仰与阶层的辩证关系,信仰在促进阶层和谐乃至于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冲突与和谐中的和谐现象,阶层间信仰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efforts by psychologists to explore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 primary criterion for inclusion in the review was use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subjects represented in the research, although two generation studies were included to supplement or expand upon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ree generation studies. The following domains of research were reviewed: (1)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repetition of child abuse across generations, (2) research examin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of attachment status, (3)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ntinuity of parenting and childrearing behavior parents experienced with their own parents, (4) research examining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ies in parenting involving non-human primates, and (5) investigat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ies in both peer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Across all literatures reviewed, evidence was found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with gender of parent affecting results. Two primary mechanisms for transmission appear to be cognitive schemas of relationships and modeling. A paradigm is proposed describing possible means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向新民 《浙江学刊》2006,(4):194-198
金融异象是现代金融的产物。在非线性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使各种金融变量的大小尺度不同的运动缠绕在一起,不断地撞击金融脆弱性,使宏观金融风险恶化,并最终形成对金融运行有支配作用的序参量———市场预期归一化,导致金融运行越过金融稳定的边界,跌入不稳定的状态中。因此,弱化金融运行过程中非线性机制的作用是金融稳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learn whether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on can be reliably assessed and whether these beliefs relate to children's everyday social behavior with peers, as well as their responses to hypothetical ambiguous provocation situations. Fourth-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 n = 781) responded to a 16-item questionnaire designed to measure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on. Children's behavioral orient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wo methods: (1) children's responses to ten hypothetical situations involving ambiguous provocation, and (2) peer evaluations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withdraw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on were reliably measured. Furthermore, results from both measures of behavioral style showed that children who believed strongly in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on were more aggressive, less withdrawn, and less prosocia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ne focus of efforts to decrease children's aggression should be the modification of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ve actions.  相似文献   

19.
Two hundred seventy-three White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ed in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beliefs relate to support for affirmative action (AA) policies. Beliefs included belief in the fairness of AA, belief in merit, and belief in the value of diversity. Analyses predicted support for a general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y, a tiebreak policy, and a policy using banding from beliefs and individual-level variables such as future benefit from AA and demographics. For the general policy, each belief predicted support for AA. Fairness and value of diversity predicted support for a tiebreak policy. Value of diversity predicted support for aptitude test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mproved prediction for AA in general but not for tiebreak policy or aptitude testing. We discuss predictions and results in terms of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 and models of support for 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