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传统体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相互关系及其演进历程的回顾与反思,得出了如下启示:(1)只有跳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窠臼,对传统体制下的政企关系进行彻底改革,才能构建起新型的、合理的政企关系;(2)政企关系改革的目标不是要实现政企分开,而是要构建新型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政企关系;(3)实现政企关系改革目标的路径应该是政资分开、政府企业与全民企业分开、政企(指全民企业)分开;(4)政企关系的改革不等于企业本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两个根本转变的根基在企业蒋学模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旨在通过改革所有制关系(产权关系)、政企关系、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责权利关系)来改变企业的运行机制,达到产销对路,优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3.
WTO规则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调整和规范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企关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加入WTO的透明度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政企关系的现状 ,入世对我国政企关系的影响 ,并对积极构建适应WTO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乡村产业极其依赖政企合作。利用乡村本土资源,以政府的权力、项目或组织资源为杠杆,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是当前开发乡村产业的主流模式之一。政企负责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为政企合作开发乡村产业提供了成功的社会基础。以湖南省B县黄金茶产业开发为例,研究发现,政企合作深嵌于非正式关系中,应依靠非正式关系选择合作对象和确定合作内容;政企合作存在差序格局,依靠非正式关系形成的“差序”网络结构可解决合作障碍;政企合作受伦理原则支配,“家国情怀”伦理原则支持的非正式关系将提升政企合作境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既要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又要理顺政企合作的社会基础,充分利用政企负责人的社会资源,激发乡村产业开发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政企关系失去了自然演进的可能。在政企关系的调整过程中,政府尽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政府也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对政企关系进行理性构建。自始至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是影响中国政企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鉴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未来政企关系演进应该考虑行业、地区和时间三个维度,逐步构建“三维一体”结合态的新型互动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6.
政企分开的全称应该是政企职能分开。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政企迄今没有分开,至少是没有真正的截然分开。为什么产生这种情况?根据我的调查了解,主要是因为中间有一个“顶门杠”。道理很简单,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更是唯主管部门之命是从的“小媳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可说是绳捆束缚、煞费苦心。总起来说,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已有文献局限在企业自身的披露方面,较少关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披露.本文尝试从政企关系、市场化进程角度研究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研究发现:政企关系会降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容易通过政企关系寻租,同样的政企关系强度下,政府对非国有企业的披露水平较低;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和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呈正向关系;政企关系和市场化进程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存在替代关系.因此,监管者应通过加强市场化进程、减少政企关系强度和限制政府权力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有企业的建立、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与企业的同构,到改革之初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再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直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是改革发展的艰巨过程。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会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政府管制最主要的对象,对企业的管制是政企关系的一种形式。通过对政府与市场、企业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政府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提出政府管制应在无损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各因素的集合;是由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自然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企业环境各构成要素以及环境与企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它们互为环境,并非是一种单向传递或影响力的主从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构建地方政府与高危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能促进高危资源型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共同又好又快地发展.长期以来政企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是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和失于监控同时存在,且服务企业不到位.构建地方政府与高危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因企制宜.就地方政府与公有企业的关系看,和谐政企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2.
建构新型的中国银企关系许多学者运用西方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运作及其与银行的关系,认为在全体公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我认为,在全体公民与政府之间并不存在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公民既没有委托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让利放权、利改税发展到承包制、租赁制,改革思路的始终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没有解决传统国有制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传统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政权与财产权直接相结合的政府为产权主体,一方面造成了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自主权长期无法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资源使用效串的低下。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问题的实质是产权效率,即如何提高全社会的资产效率和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产权交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市场仍旧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割,如何突破这种市场分割到异地拓展市场是企业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省级层面或国家层面进行宏观分析。文章创新地从政企关系视角入手来考察市场分割情形下微观层面的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也是首先把市场分割(和异地市场)分为省内(本市外)市场、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三个不同层面来研究的论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个体层面检验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可能。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分割确实阻碍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但这仅限于省内市场而不是省外市场。此外,市场分割是有方向性的,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市场里走出来的企业更容易拓展异地市场,但此结论仅适用于国内市场拓展而不适用于海外市场拓展。良好的政企关系是有利于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但仅限于省外市场,对省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是无效的。文章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并分析了对于企业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提。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由于政府机构仍然膨胀,政企、政事、政社不分严重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举步维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旧体制的惯性制约、政府自身利益的制约和过渡时期本身等。改变这种状况,重点是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关键在于理顺各种关系,而政府职能协调发展则为巩固政府职能转变成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从新闻官司看新闻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舆论监督而引起的新闻纠纷,与一般的民事纠纷不完全一样。在法律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不仅反映了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而且反映了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处理这类民事纠纷时不仅要依据民法通则,更要体现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权利的精神。为了使公民和媒介更好地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和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在处理这类新闻纠纷时,应体现或确立以下几项原则。(一)公正评论和善意原则;(二)作为宪法权利得到优先保护;(三)监督公众人物的权利;(四)新闻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政企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和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两大主体,两者联合供给的工具选择使得政企关系呈现新的特征,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和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型政企关系构建的两大行动者要素,“国民合办”、“国办民助”、“国助民办”和“国有民营”是四种可供选择的政企互动模式并需不同的纽带进行连接.要想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需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特殊性,从目标原则、过程管理和主体建设等方面促成和维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有效抑制了应计盈余管理,但诱使企业使用更为隐蔽的真实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企业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亲”“清”政商关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亲”“清”政商关系可以通过约束政企间不正当的政治关联影响盈余管理;“亲”“清”政商关系促使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程度下降,促进盈余质量上升。  相似文献   

19.
政企合谋作为弱化环境规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制约中国环境质量改善。社会公众作为环境治理重要主体之一,其环境参与行为能否约束政企合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成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考虑当前环境治理过程中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在互联网调节作用下,公众环境参与、政企合谋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合谋行为会加大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公众环境参与难以依靠自身力量约束政企合谋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互联网的调节作用下,公众环境参与不仅能够约束企业的污染行为,而且能够对政企合谋行为形成监督,弱化政企合谋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互联网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撑,有助于发挥公众环境参与有效性,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国有(国营)企业体制改革问题。之所以进行这项分析,是因为我国国有(国营)企业体制是适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国有(国营)企业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必须改革现行国有(国营)企业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企业制度。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要说明国有(国营)企业体制的实质,然后进一步分析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国有(国营)企业体制改革一再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