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邓小平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曹希岭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国际关系中首倡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0年代中期以来,邓小平在新的国际形势和理论认识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周恩来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明确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建立国际...  相似文献   

2.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内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是当今处理国际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国要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布局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指导和处理当代国际关系,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灵活运用和深入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制定国际战略和从事国际关系实践,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年,现已成为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蕴含着强大生命力;它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它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好的方面演化,必将继续展现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赵建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和平共处原则,本来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都没有说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等中国内政问...  相似文献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曾以印地语的音译誉之为“璠查希拉”精神。①它最初是由中国倡导并由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共同协议宣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际交往事务中,奉为共同的主张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国际结构以至整个国际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颇多,但基本上局限于法律含义上的阐释,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各项原则的历史渊源、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一贯积极奉行五项原则的立场和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不足。学者不揣粗陋,试图就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对当代国际法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民族独立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引领着中国革命与建设,指导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开展。民族独立思想的内涵与主权独立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具有价值同一性,支持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立自由,倡导平等独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同时,民族独立作为中华民族话语的核心,深化和发展了国际法的原则与理论,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新准则。当前,民族独立思想是凝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主权、表达中国声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阐明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本质特征作了清楚的概括和描述,经历了各种国际风云的考验,显示了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实际上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并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所接受,完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应当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内容包括∶(1)反对战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有争议的问题 ;(2 )军事均势是和平共处的保障 ;(3)不同制度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 ;(4 )确认了不同制度国家的主权、独立、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不同制度国家扩展到包括相同制度的国家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大大促进了世界和平。邓小平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即反对霸权主义 ,实行不结盟政策 ,不同意识形态和平共处及一国两制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全面阐发了其内涵,即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求同是存异的要求,和平共处是求同存异的旨归,并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列宁妥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富于调和的天性.周恩来提出了“把外交学中国化”的任务.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到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提出、内涵的全面阐发和具体化,充分显示着周恩来为“把外交学中国化”而做出的努力及其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印、缅三国首倡的;该原则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进行了重申和引申,形成了一个科学简练的完整体系;该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是指导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它在妥善处理国际关系、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其本质特征是求同存异思想的内在精华  相似文献   

13.
学术简讯     
两岸三地学者讨论东北亚国际关系问题2000年12月25日至27日,由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台北韩国学研究会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国际关系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会议也是两岸三地的学者就东北亚国际关系问题所进行的第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东北亚多边关系、韩鲜半岛南北方高峰会议及其影响、韩鲜半岛南北方与东北亚和大国与东北亚四个专题。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彼此观点不尽一致,但讨论始终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与会代表都认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两岸三地学者对东北亚问题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机…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国家发展新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新型外交关系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理念;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秩序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秩序观中国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周恩来关于国家平等思想的四个方面: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享有平等权利,种族不分肤色,在国际社会中应当一律平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我国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中国永远不称霸,平等对待中小国家;反对媚外和盲目排外,主张不亢不卑的对外平等交往。周恩来的这些思想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证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国家发展新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新型外交关系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理念;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秩序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秩序观中国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日内瓦会议是朝鲜战争后国际关系的一次大的调整,这次会议不但对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与主要盟友苏联、越南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5月8日起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虽属同一阵营,但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差异,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部长的决定。不言而喻,周恩来是新中国最理想的外交部长人选。事实也表明,在他一生众多建树中,以外交方面的成就最为世界瞩目。 1998年3月18日下午,在九  相似文献   

1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总结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在新中国外交实践的探索中被提出、应用并不断发展,随着它的确立、发展与充实,中国与东盟(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在曲折中前进,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建立睦邻友好关系,90年代末期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并在新的世纪逐步构建起面向和平与繁荣战略伙伴关系,为地区内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总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于“和平共处”既是五项原则中的一项,又是其他四项原则的总目的,所以这五项原则被定名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