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阿格尔是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重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他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使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并从异化消费着手,探寻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阿格尔的思想不仅对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我们当前解决生态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
在明确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历史方位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现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向具有重要意义。本·阿格尔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成为新的历史语境,而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异化消费在当今中国的相似外观呈现为商品的符号价值凸显,广告干预消费过程的能力增强,劳动与休闲严重割裂等。打造绿色消费模式须以生产力发展、分配制度的完善为基础条件;以技术进步、教育宣传等为支持领域;以劳动与闲暇一元化为发展前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将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生产一消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理论是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他指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异化消费和过度生产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性使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生态危机,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遵循“生态命令”,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去进行社会模式变革,重建稳态经济模式及适度消费的幸福观,通过分散化、非官僚化以及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从价值的角度和非物质层面去寻找解放人类的途径,并非是社会解放的正确道路,具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相似文献   

4.
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在主要汲取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和莱斯等三方面的相关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异化消费范畴进行理论界定和内涵分析,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异化消费现象及其成因的诠释,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揭示异化消费违背人性的真正需求、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阿格尔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基于异化消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但他将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转换成由异化消费导致的生态危机,提出用“稳态”经济模式来克服危机等,则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局限.尽管如此,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对于克服全球生态危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阿格尔卓越地洞察到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将社会主义的实现看作是结构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统一的结果,但由于他沿着人的危机(人的异化)、生态危机、社会危机这一思路来建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回到了马克思早年不成熟的抽象人本主义老路.本·阿格尔的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企图重新把现代化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只能是一种空想的"革命"理论.他所提出的将马克思主义和美国民粹主义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北美化道路由于未涉及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自然是一条修正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阿格尔是从反思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入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消费危机产生的根源,以生态、需要和消费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来建构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理论的缺陷在于他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消除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异化,其结果就无法找寻革命的主体,显示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7.
阿格尔创建的“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并隐指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纠偏”,以及对资本主义虚假意识的澄清,进而达到提升人们对生态问题关注的目的.阿格尔通过在理论上预设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这一社会建构模式和小规模生产这一实践方式之间的互动,来促进“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实现.但从整体上看,阿格尔忽视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对于改变世界的诉求,而这也成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阿格尔、奥康纳和福斯特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整体呈现由割裂到交集再到有机融合的辩证过程.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现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制度根源,脱离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能导致价值和技术批判的乌托邦,只有人的真正解放才意味着自然的全面复活.  相似文献   

9.
就生态危机的根源,普遍的认识是技术和制度。基于“公地悲剧”的理论假设,个人和国家的理性才是生态危机的“原罪”,由此,生态危机的治理需要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社区来实现。社区主义不仅为生态危机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其作为生态危机的治理之道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借鉴生态危机社区治理经验,结合中国生态危机治理的特殊性,以构建公民社会为导向培育社区是缓解生态危机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阿格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歪曲的批判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人的满足最终在于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当今社会中沉迷于消费主义、满足于在消费中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西方著名生态思想家托马斯.柏励,针对地球现在所面临的严峻危机,提出“生态纪”思想,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可能,给环境伦理带来了深层的生态纪伦理的理解。对于“生态纪”伦理的领悟,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生态纪”;其次,理解在宇宙过程的广泛背景之下人的可生存性之伦理;最后阐明生态纪伦理是一种宏观伦理。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即"物"的危机,其根源就在于人对"物"本原意义的遮蔽.如何为生态危机寻求一条更好的解决之道,关键在于使生态伦理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原则,使人能够以"为物去蔽"的方式待物.老子哲学开辟的不仅是一种对物的认识纬度,更是解决"人"、"物"矛盾的生活纬度.<老子>中关于人与"物"如何相处的真知灼见,无疑给现代人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从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入手,分析、探究了当代社会现代化病症及根源,提出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实现社会和谐,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的"重建交往理性"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创设的“培根计划”,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至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或者“灾难社会”。反思几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技理性的“两面性”,总结“培根计划”的是非功过,创新文化观念,进而为“社会技术”走向历史前台创造条件,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如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大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体系。"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也只能是经济上富裕,精神上高尚,政治上民主,生态上和谐。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实用的应急机制。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进行了探索,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相配合的统一整体,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机制的建立要与大学生心理危机有效干预结合起来,防止大学生因心理危机而作出有害社会和自身的极端行为。  相似文献   

17.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互为依存的生态环境哲学理念,提出"人者,天地之心",既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又突显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显儒家爱有差等、以人为贵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的生态伦理哲学可突破并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不同认识,为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促进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传统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生态文学承担着特别的使命。生态文学大量展示生态危机的残酷事实,以对生态危机深重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触动人们的灵魂,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走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文学致力于反思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模式如何影响、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精神支持,促进政府对社会发展政策特别是环保政策的修正和实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更好的条件;生态文学挖掘现实生活的诗意美,讴歌美好的生态形象,展示理想的生态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和谐的生态氛围。  相似文献   

19.
消费异化、生态危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消费异化现象是催生生态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消费异化,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媒介生态的文明构建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与视野。媒介生态文明是一种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以自身文明状态实现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实现媒介、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媒介伦理形态。媒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应着力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信息通畅,多样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平等相待,正确认识的媒介生态环境;理念形成,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