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 ,这些论述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深思细琢这些论述 ,对进一步认识孔子的文艺思想和道德理念具有一定意义。《论语》中孔子关于文学艺术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则 :1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2 ……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曰 :不学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季氏》) 3 子曰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休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子路》) 4 颜渊问…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著名的诗歌总集,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但《诗经》除了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外,它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还有其实用的价值与功能.作为教育手段来说,它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作为社会交际手段来说,它是贵族阶级、士大夫特别是外交官员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结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  相似文献   

3.
《论语》记载了孔子对他的儿子鲤谈《诗》的两段话.《季氏》:孔子问鲤“学《诗》乎?”鲤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也.”《阳货》:孔子问鲤:“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还对他的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认为,不学《诗》就不会表达思想;连《周南》《召南》都没有读,那就好比面对一堵墙,对社会交往常识一无所知.《诗》有兴、观、群、怨四种功能.不学诗,就缺少士大夫的共同语言,无法理解别人言谈中的引语譬喻(兴);就缺少见识,不能通过风俗察觉国过之盛衰(观);就无法与同僚聚会,切磋探讨(群):“更谈不到运用诗句发表政见,讽喻上司(怨).不学《诗》,近不能事父,远不能事君,也缺少关于自然界的常识.  相似文献   

4.
<正>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论诗、论乐,阐发儒家的美学理论。他关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之一的兴观群怨的论述极其深刻,是我国古典美学宝贵的理论遗产。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小于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自孔子提出  相似文献   

5.
星月·春光·秋色──《诗经》景物描写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百科生书式的诗歌总集,它不仅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我国上古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重大题材内容,而且,更多的是通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吟咏低唱,表现了当时入门细腻而又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传统诗教中,主要是受孔夫子影响,偏重于把《诗经》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读本。孔子曾反复强调:“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②这样,《诗经》成了人们在各种场合言情达意的“语录式”工具,成了衡量一个人贤愚的准绳,因而,“断章…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提出了描述可能之事和普遍之事的诗高于历史的观点,看似与其《形而上学》中现实高于潜能、第一实体是个体的论断矛盾,实则二者源于共同的存在论根源,即世界的合目的性。通过对《诗学》的文本分析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比较,这一矛盾得到了解决:诗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现出世界的合目的性,通过描述可能和普遍之事,在可直观的范围内摹仿作为现实和整体的第一实体。  相似文献   

7.
<正> 《天问》中“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四句在诗的最后一部分即问楚国历史的部分,从史实、名字、谥号等方面考证,乃是问楚庄王之事。王逸误解为吴王阖庐之事,古  相似文献   

8.
魏源在《诗经》上以今文经学的三家《诗》为宗,但是,在孔子与《诗经》的关系上,却只承认孔子有正乐之功,而无删诗之事。他从诗与乐的关系入手,论证了孔子对《诗经》的贡献,并驳斥了历史上的孔子删诗说。但魏源并未贬低《诗》的作用,在他看来经过孔子正乐,《诗经》才能够成为经学典籍,孔子正乐与作《春秋》具有同一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适《燕歌行》讽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此说诗者并无异议。但其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注家多据此以为诗即为刺御史大夫张守珪而作;因其部属曾败于  相似文献   

10.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诗经四始"之首,也是全部六经的起始。《关雎》从鸟兽虫鸣之声起兴,渐而进于人文礼乐的琴瑟钟鼓之声,体现了《孔子诗论》所谓"《关雎》之改"的诗教大义。从诗教的角度出发来读《关雎》,会发现求取淑女的过程虽然是全篇的主线,但男女德性的相逑才是核心。现代爱情注重"求",而古典夫妇之义关心德性之"逑"。从德性诗教出发,可以展开《韩诗外传》所谓"《关雎》之道"的天人一贯大义,和"《关雎》之事"的通古今之变大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从诗的社会功用来讲的,因此,朱熹把兴解释为“感发志意”,但何晏《论语集解》中却引孔安国的注说:“兴,引譬连类。”郑玄注《周礼·春富·太师》时说:“比,见分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分之美,嫌放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由此可见,在汉代,兴实际上与比相去不远(依郑玄的说法,似乎区别只是用于刺者称比,用于美者称兴),所以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直接说:“兴是譬喻之名,意有不尽,故题日兴…  相似文献   

12.
一首小诗 ,把明代小说《金瓶梅》与清代笑话集《笑笑录》牵连在一起。《笑笑录》卷五载有《王姓诗》,诗曰 :  三槐旧族实堪夸 ,听我从头说几家 :  小二沿街敲鼓板 ,老八到处送琵琶。  已无道士能降怪 ,剩有虔婆惯卖茶。  地下若逢韩捣鬼 ,岂宜重问后庭花。  严格地说 ,不如说诗是口口相传的顺口溜。诗前按语 ,谓是“旧诗”。惜未指明“旧”是何时 ,诗作者为谁。  诗确是借《金瓶梅》之事 ,嘲王姓之人。嘲王姓谁某则无法指实。诗从嘲王角度 ,审视《金瓶梅》,启人新思路 :  惯卖茶 ,一个“惯”字道出 :《水浒》《金瓶梅》中 ,王…  相似文献   

13.
一 《南山》诗问世后,肯定与否定的意见针锋相对。肯定的意见,因受时代制约,也不断发展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才认识到它的生命和价值。 北宋朱翌用考索的方法,虽然找出《南山》诗写法上的继承关系,还不曾对整首诗作出评价。楼钥虽已涉及全诗,就“昌黎费尽《南山》句,旷望还能似此否”的评断看,难说是对《南山》诗的肯定。具体对《南山》诗作出评断的是宋人黄山谷。《潜溪诗眼》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胜退之《南山》诗,五平甫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这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诗论》是我国最早的孔门论《诗》文学思想著述,其与儒家哲思一脉相承,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诗论》第一简的"提纲"之言,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论《诗》言路,以及《关雎》七篇之《诗》评这三条论《诗》脉络,可以看出,在看似松散的孔门《诗》论背后,儒家之"仁"一以贯之。这一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相关空白;另一方面,可以将《诗论》提升至哲学高度,为其语内、语际新诠释开辟不同视野。  相似文献   

15.
郑杰文 《文史哲》2006,(1):59-65
《墨子》引《诗》与“汉代四家诗”各本相应篇章对校,有40%左右的语句差别、10%以上的字词差别,另外还有名称、章次、句次差别等,这说明在《墨子》成书与流传的战国时期,《诗三百》有多种版本在流传。墨家引《诗》,遵循着“以《诗》为史”和“以《诗》为训”的《诗》学观念,论《诗》时没有“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念;这与儒家解《诗》论《诗》时所奉行的“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念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与儒家《诗》学观属于孔子开创的“诗教《诗》学系统”不同,墨家引《诗》解《诗》论《诗》所展现出的《诗》学观,应属于传统的“历史《诗》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诗广传》说《诗》别开生面,颇能新人耳目,然其渊源有自。若将其置于《诗经》学史进行考察,可以认定其属于《外传体》。该书说《诗》的方法与《韩诗外传》相同,触类旁通是二者的共同特点;在体例的创新、文脉的顺适、思想融贯等方面,前者则有后出转精之功。该书最早的学术渊源可追溯至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其说《诗》的归趣即:于一己可以陶冶性情,推而广之可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文化,伴随着历史的进程。《诗经》许穆夫人赋《载驰》开其先河,其后班昭、蔡琰都以诗文名,流波沿洄以下。至有唐一代,诗歌之事大开,把中国文化推至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据康熙时季振宜《全唐诗》录诗人1895人,其中妇女诗人124人,占6.5%。此前,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这样多才女的作品,它不仅标志构建辉煌的唐诗,妇女有不可磨灭的丰功,更标志严酷的男尊女卑下躁动的人类历史的进步;遗憾的是由于社会历史的种种局限,《全唐诗》中妇女诗相对又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除草》诗描述了一种令人望而生畏、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毒草;白居易《送客南迁》中的“[艹燅]草”是他在南方生活的一个“困苦”之事。一般注家对杜甫所除之草和白居易的“[艹燅]草”或语焉不详,或理解错误。杜甫所除之草与白居易《送客南迁》之“[艹燅]草”都是荨麻,是一种毒草。  相似文献   

19.
上博简楚竹书《孔子诗论》,为什么用“改”字来概括《关雎》?这一点要结合《关雎》这首诗在儒家诗教中的特殊地位来考察。从产生的历史语境看,《关雎》是周公取之民间用以教化南民的乐歌,《关雎》为《诗经》之首,体现了周公以礼治国,想从婚姻家庭的角度拨乱反正,以移风易俗的观念。孔子重视《关雎》,体现了孔子“以礼节情”的诗教观。而《孔子诗论》传承了孔子的诗学观念,因此,“《关雎》之改”的“改”字,从文本的主题义来看,就是改正、纠正,即从男女之事转到婚姻之礼。而从文本的主旨义来看,则具有移风易俗,以礼节情的丰富义蕴。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诗》可以兴”命题在《论语·阳货》中被列于孔子论诗价值的“兴、观、群、怨”说之首端,这表明孔子对于《诗》的“兴”功能特别地重视。传统经典对该命题中的“兴”义主要有两种,即汉孔安国的“引譬连类”与宋朱熹的“感发志意”。两注虽稍有不同,但共同处在于皆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明“兴”的:“引譬连类”是指借《诗》中所言来作譬喻和类比,“感发志意”也是指从《诗》中所言去感悟启发思想情志。在孔子所处时代,与《诗》同时存在的权威性著作至少还有《书》、《易》、《礼》等,为什么孔子单单言“《诗》可以兴”而不及其余?主要原因在于《诗》具有其它著作所缺乏或难以企及的形象性特点。《诗》中多有鸟兽草木之名,多有对自然景物及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