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拉伯帝国的商业经济在8至15世纪出现了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繁荣的局面,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其原因与帝国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地理条件的优越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明克勒认为:帝国的统治所涉及的是合法性问题,帝国理论应该研究行为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性。对帝国统治合法性的理解,决不能仅仅限于对经济动因、利益追求、外交政策取向与领导人的野心这些因素的分析。还应考虑帝国行使统治权所需要的和平、使命、文明和繁荣等因素。这是明克勒的帝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帝国理论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帝国建立到18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外贸易繁荣,城市数目众多,城市人口稠密;这一阶段城市的繁华源自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既基于城市自身的优势,也与当时帝国发展形势、国内外贸易交流密切相关;莫卧儿帝国城市体现出自身特点,城市功能突出,讲究布局和规划,建筑精致美观。  相似文献   

4.
试论赞吉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拔斯王朝从公元八世纪中叶建立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繁荣,逐渐走向下坡路。帝国内部封建割据势力日益抬头,人民起义不时发生。继776—783年的“穆康那”、816—837年的巴贝克起义之后,在869—883年间又爆发了一次赞吉起义——巴士拉黑奴大起义。成千上万的东非黑奴,波斯地区农民以及贝都因人起来向哈里发帝国发起猛烈的攻击,直逼帝国的心脏——巴格  相似文献   

5.
耶律大石西迁和建立西辽帝国的过程,也是对传统的丝绸之路重新开拓和恢复的过程。西辽帝国在中亚和西域的经略,不仅实现了中亚、西域地区契丹治下的文明与和平,而且进一步开拓和恢复了自唐末五代以来趋于停滞和萧条的丝绸之路。西辽帝国在内陆亚洲和中亚的统治,对中亚、西域等丝路区域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宗教格局的变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蒙元帝国时代欧亚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雅典帝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人从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宗教诸方面强化对广大属国人民的统治,几乎完全剥夺了各属国的主权。雅典帝国是雅典人的国家,不是主权国家联盟。雅典帝国的形成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雅典帝国的形成,是雅典人征服、奴役异邦人的结果,是雅典奴隶制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伯里克里时代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文化昌盛的历史前提。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东地中海及周边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充分肯定雅典帝国在雅典乃至希腊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丝毫不应忽视它的另一面,即雅典帝国的富足和强大也是建立在征服、奴役甚至屠杀异邦人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莫卧儿帝国是欧亚大陆近代早期历史中著名的陆上帝国,其早期的专制帝王依靠传奇的军功、个人魅力和高超的统治技巧,使帝国的军事扩张与国家繁荣并存、社会秩序与宗教包容并立,然而在帝国走向强盛的顶点后,盛世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与隐患: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信仰方式的差异、制度性国家治理方式的缺失、陆上帝国对海防的忽视、内卷的村社经济,这一切造成的结果是一个包容却并不团结的社会依然延续对外来入侵麻木不仁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纸术对8-11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孙锦泉中世纪阿拉伯科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学者们已作过多方面的有益探索,诸如,统一国家形成以后,经济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哈里发政府对发展科学文化采取了明智的政策和措施,阿拉伯帝国有效地吸收了被征服...  相似文献   

9.
《大秦帝国》的出现,是中国文学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征兆,是中华民族走向新世纪文艺复兴之路的绿色信号。此观点基于以下六点理由:第一,选材新颖、丰厚、广阔。《大秦帝国》表现的产生中国原生文明的春秋战国和秦帝国时代,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的一片圣土。第二,作家具有执着于文学创作的精神。第三,作家思想解放,敢于冲破历史形成的关于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迷雾遮帐、走出历史的误区。第四,自由与创新是文学的灵魂,作家突破了文学创作的清规戒律。第五,创作与批评的互动。第六,《大秦帝国》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1200年到1400年,蒙古帝国对欧亚大陆的统治开创了近两个世纪的“蒙古和平”。尽管不少学者对和平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单纯从物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蒙古帝国始终是和平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中,东西方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贸易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欧亚各地的商业发展,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商业城市高度繁盛,商贸路线开放畅通,商人活动范围空前扩大。虽然,蒙古人之间的不和与冲突对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从大环境来看还是利大于弊,至少相较蒙古帝国之前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略论军区制在拜占廷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占廷军区制产生于7世纪,是在外族入侵和骚扰的压迫下形成的.它存在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军区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使拜占廷帝国成功地抵御了外来侵略,而且深化了拜占廷社会的封建化程度。军事贵族加入了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兼并活动,加剧了小自由农和“农兵”的破产程度和速度。自由农的破产使军区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而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拜占廷国防力量削弱,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进攻面前软弱无力,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2.
公元 7~ 10世纪中期 ,是伊斯兰法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法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为穆斯林帝国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促使阿拉伯帝国出现全面繁荣。但 10世纪以后 ,由于“创制大门”关闭 ,伊斯兰法开始走向僵化封闭 ,与现实严重脱离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造成穆斯林世界普遍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法的兴与衰 ,是穆斯林世界兴衰的重要衡量标尺。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史学界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以及中国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问题时,涉及到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我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一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以地主经济为其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日裔作家山下凯伦的《橘子回归线》为文本范例,借鉴已有和新兴的空间理论并结合"帝国""全球主义""跨国移动"等后殖民主义论述,对文本中基于民族/国家的边界控制、种族/阶级的都市空间区隔而建构的非正义空间进行解读,剖析了文本中美国统摄全球政治和经济脉络下的南北不平衡以及帝国内部基于种族/阶级区隔而致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的空间再现,揭示了美帝国权力意志所主导的全球化实质上与帝国权力形成共谋,令帝国特权以及空间结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发展的真相,从而质疑与挑战了全球化所标榜的"进步与共同繁荣"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小农经济的特点历来被认为是自给自足的。然而,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无论是从生产关系、生产力构成因素,还是从农业生产的运行机制来考察,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社会联系、生产联系和市场联系方面远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封闭隔绝情形。理清小农经济的特点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态和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农经济。从农业本身来说,小农经济状态不利于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就整个社会而言,小农经济状态不利于工农之间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终极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两个层面把握小农经济的涵义,即从生产关系层面与生产力层面。他们论证了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即生产过程的孤立性、生产方式的简单性、社会关系的封闭性、生活水平的低下性和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性。综合小农的生活状况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必然走向灭亡,这是马克思给现代小农经济和小农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8,(Z1)
第十海风拯救了西方文明希腊文明以及接下来整个的西方文明能够延续下来,可以说离不开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海风。当年,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完全有能力推翻希腊。在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尽管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希腊海军将领特米斯托克利斯利凭借对于风力知识的了解,轻而易举地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为希腊文明赢得了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雅典国家兴起于阿提卡半岛。这个农业小邦在实现内部统一后,随着国内公民集体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外扩张之路。雅典人占领萨拉米斯,殖民卡尔西斯,击败埃吉那,制服提洛同盟诸邦,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海上帝国,国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古代世界其他奴隶制霸国或帝国一样,雅典帝国的富足和强大是建立在征服、剥削、奴役、屠杀异邦人的基础之上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文化昌盛的历史前提就是雅典人对帝国臣民的压迫和剥削。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阻滞了它继续扩张的步伐;重新成为小国寡民之邦的雅典,对外扩张有心无力,在艰难缓慢的复苏中成为北方兴起的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