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蒙古族的民间文艺形式———祝词和赞词在表达意愿上的细微差别及使用场合上的异同 ,并依据二者的特点 ,拟测其来源于萨满教祭神歌  相似文献   

2.
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的祝赞词在其口传文学中独具特色.运用口头程式理论的若干规则可探究出这些祝赞词所具有的口传思维的特点及其表述上的审美特征,即反复、铺排、精微、形象等.  相似文献   

3.
藏族祝赞词     
从古至今,藏族民众在喜庆的集会上祝颂,在生和死的仪式上祝颂,在出征打仗时祝颂,在凯旋归来时祝颂……祝赞词广泛地存在于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的富有高原特色的精神财富。藏族祝赞词与藏民族信仰、民俗、仪式、节日等关系密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藏族祝赞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简捷。祝赞词的吟诵表达了藏族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希望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吉祥。  相似文献   

4.
狩猎经济是蒙古族传统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蒙古族狩猎经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直到20世纪中叶,蒙古族从未中断过狩猎生产。狩猎经济的长期存在,对蒙古族的经济结构、政治、军事、法律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为...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长调作为蒙古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经过历代相传,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珍贵的宝藏,更是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寄托。而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喇嘛昭村是蒙古族的聚居村。因此文章选取吉木萨尔县蒙古族长调为研究对象,使用查阅文献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讨论吉木萨尔县蒙古族长调的保护与传承,从而使得吉木萨尔县蒙古族长调能够得到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流传于甘肃、青海蒙古族中的《巴彦松》祝词的程式句法,证实《巴彦松》祝词的口头特征、程式化的传统结构、表演中的创作和创作的语境。  相似文献   

7.
试论狩猎活动在蒙古族传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谷文双雄踞塞外的蒙古族历来以独具特色的畜牧业经济和源远流长的游牧文化著称于世。事实上,蒙古族的传统经济结构是以多元化为特征的,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畜牧业经济之外,还有农业、渔业、猎业、采集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  相似文献   

8.
南方的蒙古族和北方的蒙古族本是同一族属的民族,但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地理气候的制约及周边民族的影响,南方的蒙古族在风俗的个别事项上有了迥然不同的演化。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第一代漫画家家白音德力格尔丛培智白音德力格尔创作的300多幅漫画作品,在全国7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这位年仅34岁的蒙古族漫画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其实他是在草原深处长大的,只去过北京和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有著名的歌唱家、作家,还有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尚白原因及表现方式李自然蒙古民族崇尚白色是众所周知的,他们把白色视为圣洁、吉祥、长寿和善良的象征,那么,蒙古民族何以尚自呢?多数学者认为这与蒙古族长期食奶有直接相关①,笔者则理解其尚自与崇拜天有关,故略陈己见,以期与诸同仁共同探讨。蒙古族尚白最...  相似文献   

11.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于8—10世纪之间,不会早于室韦-达怛时期,它是依托英雄神话传说与英雄赞词而创造出来的。最初形成于居地相近的斡亦剌惕与巴儿虎、布里亚特等森林部落,在这一中心基础上,向其他部落蔓延,形成了现代共识的蒙古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手缝工艺初探萨兰·格日勒流传在蒙古族民问的手缝工艺是蒙古族原始手缝的发展和继续,是蒙古族古代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学者考证,距今大约两万年到一万二千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妇女与狩猎的男子紧密合作担负起了贮存粮食,准备食物,缝...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服饰史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史的具体内容。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服饰以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制和精湛的工艺跻身于世界服饰宝库之林。本文探讨蒙古族的发式与帽冠。  相似文献   

14.
乌兰县蒙古族宗教生活的变化及其社会原因考察先巴乌兰县共有蒙古族5816人(1994年底统计数),主要分布在巴音、铜普和赛什克3个牧业乡。在历史上,乌兰县蒙古族分属原和硕特部的西前旗(今铜普乡一带)、西后旗(亦称“柯柯贝勒旗”,今赛什克乡一带)和北左末...  相似文献   

15.
杜尔伯特蒙古族艺术的现状与走向刍议乌力亚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传统十分丰厚的民族。据考古学家发现和艺术史学家介绍,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艺术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例如,黑龙江地区蒙古族的喇嘛教寺庙舞蹈“查玛”,不仅有严格的表演程式,而且有规范...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服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丰富多彩的服饰,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该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长期通水草而居,迁徙游牧,因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的服装多以皮料为主。款式主要有长皮抱...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妇女头饰莫日根高娃蒙古族妇女非常讲究头上装饰。头饰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蒙古族妇女喜爱戴头饰是她们生活中的共同习俗,然而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头饰的款式又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头饰艺术形式。鄂尔多斯妇女头饰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波·少布蒙古族的自然崇拜,从原始社会延传至今。是较早的宗教形式之一。自然崇拜的对象,一般都是灵化了的自然物、自然力以及一些自然现象。蒙古族从森林狩猎到草原游牧,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社会实践中,蒙古人对其生活有密切...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北疆。蒙古族的祖先可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始祖孛儿帖赤那。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了统一、强大,稳定的蒙古民族。其族称来源于某古族的自称“mongol”,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以游牧...  相似文献   

20.
祭敖包是北方很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蒙古语中敖包有“土堆”、“堆子”的意思,如今蒙古族敖包有自然形成的和人工堆积而成的两种,蒙古族祭祀的敖包是人工堆积成的。敖包和祭敖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敖包作为自然景观存在,它就不会有人文价值,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敖包作为祭扫的对象,就被纳入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蒙古族祭敖包的起因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蒙古人在远古从森林中走出来后,因怀念过去的山林,堆土石成山,上插草木为林,后成祭祀的对象;①有人认为:敖包中埋葬着蒙古族英雄祖先,敖包是他们的坟墓,是后人对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