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小瑾 《唐都学刊》2001,17(4):98-10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使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基于知识经济下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大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实现教育理念及对大学生从教会“顺从”到教会“选择”的转变,实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实现德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小卫 《社科纵横》2005,20(2):203-204
心理素质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利用学校教育影响,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本文简要讨论了心理素质的概念和内涵,在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特征及其社会化塑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国人的全面发展 ,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塑造人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被人们普遍推崇和肯定 ,并由国家所倡导和推广的人格模式。这种人格模式应具有良好的要素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与标志特征。要塑造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必须坚持文化整合、系统合理、现实超越、整体优化、创新开放的基本设计原则 ,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塑造机制、市场塑造机制、政治塑造机制和文化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一时期他们个性极强且又叛逆不羁,同时也是他们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并循序渐进塑造健全的人格。本文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教育的落实方法与感召作用,特别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变革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颢 《社科纵横》2011,26(1):128-129
高等教育变革,就是要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重铸大学的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要通过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培育大学生的自由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8):147-151
在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加凸显。正视全媒体视阈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刻认识高校"红色文化"认同危机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柏林  张淑芳 《社科纵横》2013,(12):144-147
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是促进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心育氛围;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加强多元化资助的政策环境建设,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谭发科关于塑造健康人格问题,是古今中外众多政治家、思想家、专家学者长期探索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尤其需要具有健康的人格。从总体看,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健全人格的研究现状入手,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从主体、教育、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道健全人格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妮 《社科纵横》2004,19(6):156-157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从内外两方面分析问题成因 ,提出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根本的是要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1.
殷运岚 《社科纵横》2009,(9):152-154,23
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建设者,文化的传承人。如何完善高校学生诚信观念、诚信人格、诚信习惯的教育培养机制,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诚信人格,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诸文化的影响及制约。个体人格在形成期要受家庭文化、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纯观念形态文化的影响。另外,个体人格的发展还深受个体自我发展动机、人生体验、社会实有人格和文化理想人格的推动。文化扩展了个体的生存境界,塑造了个体的人格,但个体人格也为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文化与人格就是在这个双向运动中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周丽萍 《社科纵横》2015,(1):173-175
当今世界社会文化多元化,人们的理想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给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严峻挑战,本文理性聚焦"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培养全新的使命要求,着眼于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深入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作用和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4.
钱振波 《学术交流》2008,1(2):27-31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所推崇的人格模式与范型,东西方文化中均有各自推崇的不同的超越性人格模式与范型.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完美人格范型与儒家天本位理想人格中的理想人格范型作为两种高层次的人格追求,在各自的社会中被传承了两千多年,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异同,以往却缺乏对此的探讨.这两种人格范型的确立方式、标准、实现途径和提供的动力强度等存在着相异之处;两者也存在相同之处,如都是对天或上帝的效法两者均要与效法对象一上帝(亦被称为天、道)合一、强调人有效法的基础(上帝、天或道内在于人),两者都重视人的生存意义等.比较这两种人格范型,以期能够对中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整个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从孔子理想人格设计的总原则、人格应具有的品质、志向、胸怀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对孔子理想人格模式进行了系统论述。旨在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修养、人生追求和自我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陈黎东 《社科纵横》2008,23(10):153-154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开展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既有社会、家庭方面的,也有高校方面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林 《社科纵横》2010,(2):148-149
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思想道德表现也有令人堪忧的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本文作者在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中,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等途径,探索出了一套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办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实现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该文通过分析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融入思政元素,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并举的拥有家国情怀的优秀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3):120-125
关于创新型人才品质的研究大多针对特殊群体的创造性思维或人格特征,或就创造性思维结构进行阐述。本研究立足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结构是创新性思维和人格的统一体,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五所高等院校的三千余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包括想象力、挑战性、自信心、意志力、探索性、合作性、变通性七个维度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结构,并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的研究,推测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状况,据此提出强化或塑造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充分吸收人力资源研究的新成果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应有之意.将心理资本理论引入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复原力四个维度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能够有效开发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力量,从而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