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襄樊市是一个拥有570万人口的新兴大城市,辖三县三市,市区总人口193万人,有流动人口近15万人。据统计,这部分流动人口中育龄人口占68.18%。他们居住分散,流动性大,计划生育管理难。面对这一情况,襄樊市积极开拓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政府抓联动,社区抓自治,服务促管理的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路子,有力促进了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政府依托社区管理网络抓联动1.配备工作队伍政府把计划生育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成立了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每个社区配备2~4名人员,市区配有计划…  相似文献   

2.
建邺区以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抓手,以区、街、社区(村)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为重点,实现了人口与计生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先后获得“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南京市2006—2007年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3.
周立平 《社区》2008,(31):20-21
从2007年10月开始,一项名为“开心生活工程”的社区革新在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悄然启动。这个社区建设工程旨在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使辖区居民能够得到更为便捷、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总人口约为420万,流动人口超过65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超过12万,已婚未育妇女超过1.7万,增加了城市计划生育部门管理工作的难度。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管理与双向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流动人口避孕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广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的避孕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动人口避孕措施的选择依次是宫内节育器(48.0%)、女性绝育术(26.8%)和避孕套(16.8%);流动人口最期望获得的计划生育服务是性知识教育(55.4%)、检查和治疗妇女病(52.3%)避孕方法介绍(33.4%).据此提出,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管理和测评体系,以保证基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王南 《金陵瞭望》2009,(28):87-88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秦淮区各级计生组织采取积极措施,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在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随着流动人口不断的增长,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人数比例的居高不下,全区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解决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潘黄镇是盐都县新县城的所在地 ,2 0 0 1年初流动人口达 1.1万 ,其中5 0 0 0流进人口 ,60 0 0流出人口。近几年来 ,我们以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出发点 ,在强化服务上做文章 ,有力地推进了全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 我镇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 2 0 %以上 ,严重制约着优质服务工作的拓展。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专题会议 ,分析镇情、村情。大家一致认识到 ,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是我镇计生工作的难点 ,能否为流动人口搞好服务 ,直接影响到全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分…  相似文献   

8.
孙雪萍 《社区》2008,(34):22-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昆仑路街道碧水花苑社区的流动人口较多,据居委会统计,辖区现有住户543户,其中出租户103户、307人,流动人口占社区常住居民的20%,其中流动儿童占社区儿童的21%。因此,社区居委会围绕流动人口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尤其是针对流动儿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市民族工作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转变管理观念是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根本前提。城市民族工怍要适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进行相应转变,不仅要将城市民族工怍范围扩大到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强化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政府合作;而且要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拓展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还要建立城市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依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集聚社区开展工作以及动员民间组织、社会力量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多渠道管理来转变城市民族工作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城镇化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失业人口较多、民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薄弱、人们婚育行为多样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建设迅速发展等引发的诸多新挑战。建立新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加强新型社区生育文化建设,建立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障体系,成为应对挑战和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睿 《社区》2010,(4):24-25
流动人口往往很难融入社区。然而,水北街道在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工作中注重了“三个细节”,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12.
十二届全国人大决定:撤销卫生部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一决定明确昭示了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改革的结束,是国务院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的重新定位。新体制下,机遇与挑战并存,计划生育与卫生服务资源可以获得合理配置,但也存在服务理念和方式的矛盾问题,全员人口信息化、奖励扶助制度、流动人口研究和咨询等一些计划生育传统的工作领域也将面临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研究背景,调查了海南流动人口的工作性质、获取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工资待遇、购买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处理、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情况,指出海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公众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着力打造信息服务管理工作平台等提高海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栾岚 《社区》2013,(4):15-15
让流动人口享受到亲情化服务、新市民待遇和全方位关『不,是社区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流动人口数量大,居住区域广、分散,特别是城乡接合部,以及商贸繁华的中街、五爱市场等周边地域,约居住着10余万流动人口。因此,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低生育水平的日趋稳定和流动人口数量的与日俱增,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矛盾逐步向流动人口方面转移.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以及人口计生部门管理队伍及服务手段的局限性,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服务不到位、数字虚假不实等问题也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如何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正在并将进一步成为政府职能转移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全国16个城市80家服务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的实地调研,发现服务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在各地普遍存在,自上而下的社会化运作机制使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组织参与有利于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基于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其服务流动人口的潜力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支持。要采用支持型而非控制型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人的投入,避免社会组织被"事业单位化"的风险。社区是社会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主要场域,政府投入应当向社区服务倾斜。  相似文献   

17.
余小林 《金陵瞭望》2007,(22):71-72
江宁区东山街道在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路子.礼区建设和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街道进行属地化管理工作试点取得一定成绩.被南京市计生委称为“江宁经验”。东山街道不断深化属地管理内涵,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服务、居民自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2006年,街道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五”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8.
杨晓燕 《金陵瞭望》2010,(23):65-65
白下区总人口60.54万.户籍人口46.62万.流入人口13.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22.98%。我区人口计生局以“流动人口示范社区工程”项目为抓手.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融入“世代服务”理念.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服务先行、综合治理”工作局面.有效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赵辛 《社区》2009,(22):50-50
济南市市中区六里山街道党工委结合流动人口的分布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在各社区建立了流动人口电了信息档案,采取“四心服务”,让地区1400余名流动人口共享和谐社会发展成果。一是医疗关怀显爱心。定期组织集市、商贩、门头房和建筑工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身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年来,建邺区在大力推进新城社区建设的同时.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注重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不断规范载体建设.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充分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