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橡皮》展现了激进的现代主义空核价值结构。具体表现为欲望结构中的共时缺失。悲剧价值的历时置挟,世界之症候的主体失败。其体现的减法逻辑既要求空核作为“空”是不可能被占据,任何填补空白的因素和行为都必然是不完满的;又决定空核作为“核”心促生一切欲望追求、叙事认知、自我认同行为的运行。这里重要的并非是占据空核的某物,而是空核位置本身。这种“空核”意义在于保存对现存秩序合法性的基本质疑与批判,乃至作为中介性因素导向鸟托邦的解放空间。由此对《橡皮》的重读,也是一次对现代主义批判维度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小说《丈夫》运用了嵌套叙事的叙事技巧。《丈夫》中的嵌套叙事与主体叙事既构成了对比、类比关系,也构成了隐喻关系。在对比、类比关系中,这一叙事手法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即社会现代性的时间观和审美现代性的时间观,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空间观,即都市空间和乡下空间,作者的写作意图显然都倾向于两种不同的时空观中的后者。嵌套故事对主体故事的隐喻则将这两种不同维度的时间和空间交织、叠加到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诗意人生和现实生存的痛苦思考。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为我国杂家开山作和代表作,它涉及内容广泛,时间观在其中也得到全面系统的表达。《吕氏春秋》中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书中的空间分为"天"、"地"、"人"三大空间。《吕氏春秋》将时间分为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两类,这两种时间形式在"天"、"地"、"人"空间中都有体现。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又证明了时间的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遮诠双谴说理方式在大乘佛典中被广泛运用,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所译经典完美地将这一行文特征表现出来.尤其是《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中以遮诠双谴手法阐释“空观”的经文内容和行文方式,深刻影响了以王维为代表的中原文人.透过王维作品中以遮诠双谴手法所阐释的空观,可以体会罗什译经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空间观引导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但若固守某种固定的空间观,则会限制人的思维和对空间的想象。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通过两种城市观的对弈使读者反思空间知识权力,从而解放束缚,达到对空间的自由想象。  相似文献   

6.
《时间与存在》是海德格尔后期在时间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篇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海德格尔对他的前期时间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修正与创新。他对时间的论述方式已经远离生存论,不再提及此在对于存在之澄明的作用。而是从存在的在场意义上来讲出时间,从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通达"的"四维时间"以及时-空概念来讲时间,这是一种比前期时间观更具原始意义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7.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8.
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为建构其叙事时间理论而对康德的时间观作了批判性解读。利科通过深入考察《纯粹理性批判》,首先阐明了康德之“不可见的时间”是一种关于经验对象的先决(先天)条件,标明“时间”在康德那里开始了“本体”化的积极尝试;其次指出了康德的时间观所面临的理论疑难;最后还讨论到了康德的时间观与前康德哲学时间观的渊源关系。利科的上述“解读”充分彰显出康德时间观建构在西方哲学之时间性问题探讨上的特殊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内经》的时间观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经》时间观角度挖掘中医理论体系的深层成因 ,具有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时间观的全息性、标度性及顺时观念 ,使中医理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辩证性 ,同时认为标度时间观是难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1.
时间观这一哲学和心理学的重大主题,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得到了充分显示。小说通过三个哥哥对凯蒂的人生所采用的不同的讲述方式表现了三种错误的时间观。只有黛西把时间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暗示了作者的正确时间观,即人们在面对变化时,应该及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心理时间,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楚辞》的时间意识表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从循环的时间观来看 ,潜藏着四季、朝夕与生命情感相对应的原型模式 ;二是从线性的时间观来看 ,强烈地表现出对时间迁逝的敏感与焦虑。其原因根植于楚人的日崇拜文化。《楚辞》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则呈现出阔大与开放的特征 ,这与作者的观照方式以及当时的神仙思想、哲学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楚辞》的时空意识对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眠空》具备的三重意蕴:深邃、空静、超离——宗教哲学与修行意蕴;冷峻、理性、深切——现实观察与剖析意蕴;紧迫、及时、投入——爱的践行与承担意蕴.认为,某种程度上《眠空》是一本有关修行的书,体现了作为精神修行者对心灵平衡自足道路的执着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佛教思想是在与不少其他宗教哲学派别思想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虽然分为中观和瑜伽行两派,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对其他派别的态度也有类似点。《成唯识论》中的唯识思想实际上包含了般若中观理论的重要成分,是瑜伽行派论述佛教“空”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成唯识论》从佛教的唯识空观出发,对其他派别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涉及各派的核心思想,而批判的重点则是各派学说中的实有观念。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佛教与许多印度古代思想派别的基本理论差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时机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中医学中的审时知机、按时针刺的针刺理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针法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和冬令进补、三九膏方等方法都是在《周易》时机观的影响下所建构的。《周易》哲学中审时度势、知时知机、因时变通的时机观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制定治疗法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交待的“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 ,是全书总体构思的纲领。他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了一个由“空”、“色”、“情”三个子世界建构起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世界。作品中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整个情节都是以“空的世界”为起点和归宿 ,以“色的世界”为基础 ,以“情的世界”为中心。这三个子世界有各自具体的内涵及思想意义 ,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生灭转化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红楼梦》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中国古代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基础的循环时间观,是张爱玲感知世界、阐释人生的基本方式,张爱玲以此对抗为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认同的线性时间观,有意模糊时间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时代性。以《倾城之恋》为个案,探讨循环时间观对小说叙事的影响,进而分析这种时间观的成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与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与《大同书》对战争的提及并非巧合,莫尔和康有为先后于近代世界历史的浪潮中目睹全新“他者”的浮现以及“他者”与“自我”的矛盾,在现实的触动下深入反思乌托邦思想体系中“乌托邦”与“非乌托邦”之间的空间矛盾。二人都希望消除战争,但是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展现出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演进。《乌托邦》体现出莫尔对扩张者的规劝,其希望实现小邦善治,但这一思想在世界历史的浪潮中显得缺乏实践性;《大同书》则希望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国界区隔会逐渐消融,各国可以实现联合,走上“大同”的道路。这一战争观流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更是世界历史发展历程的折射,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导的“时间消灭空间”的历史进程在思想上的反映。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看到消除战争的现实力量,未能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做出完整评价,但仍可以启发今人批判性地看待资本的力量,为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牛顿之后的物理学试图构建关于自然界的实在图景,这一图景通过建立关于空间、时间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联络关系来实现。广义相对论变更了牛顿力学的空间、时间观念,但相对论没有完成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之后的空时的本体论性质变更为物质的直接的属性。但微分同胚不变理论存在需要解释的问题,空时及物理理论的意义仍不明确。空时问题仍是物理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广义相对论的解释与量子力学一样是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是阿乙的首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放逐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把时间作为敌人并准备杀死它。阿乙巧妙地地将主人公的抽象时间转换成有形的封闭空间,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同时,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巨大漠视和否定。对自我画地为牢式的囚禁,使得主人公直面着时间强大包围感带来的威胁。阿乙在小说的结尾处对我们世界的制度、传统、信念和意义攻击和审判之后,建构了一副时间尽头的景象。时间观念是整个小说故事的核心问题,阿乙企图通过他的时间观来揭穿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