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阐旧邦”是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方向,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哲学,二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始于二十年代,直到逝世,贯穿其一生。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是《中国哲学史》、《新原道》、《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下面予以简单评述。 《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重点在于论述荀学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正”和“负”的研究方法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荀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中国哲学史新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的指导下,融合新理学体系对荀子哲学进行重构,阐发荀学思想的价值,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智慧和营养。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认为,基于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哲学有着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表达形态,因而常被西方哲人所误读;中国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但却并未产生过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形态,要做到这一点,须借鉴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推进自身向着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和《张岱年全集》中相关文献的考证,简要分析两位先生对惠施在学术地位、学术思想和人生观方面关注点的差异与统一,以期在加深对惠施辩证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对传统哲学更整体、更积极的评价,进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40年代依据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而作为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体系构成的“贞元六书”则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哲学。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最终仍要指向人生的问题,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到贞元六书之一的《新原人》,冯先生通过对已有的文化哲学的分析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构化出关于人生境界的体系界分,也最终将对文化哲学的探讨落实到对人主体本身的追问和思考上,这也表现出冯友兰先生对于复兴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和人主体价值的终极关切。  相似文献   

6.
上世紀80年代初我们读硕士生时就知道涂先生是冯友兰先生的大弟子与助手,帮冯先生翻译《中国哲学简史》。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脍炙人口,流传甚广,涂先生功不可没,由此亦可见涂先生的学养。涂先生为冯先生《三松堂全集》的编辑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成稿于1937年,书成后即由冯友兰先生介绍给商务印书馆。后因战乱,未能如期付梓。1943年曾在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印成讲义。1957年,商务印书馆以张先生的笔名“宇同”付印,于1958年正式出版。1982年,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超越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一词和中国哲学是西学东渐后的产物。然而 ,西方学者自黑格尔直至今天的德里达 ,都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只有思想”。于是 ,“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便成了问题 ,中国哲学学科便存在着合法性的危机。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学者不懈努力 ,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 ,对“什么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做出了回应。胡适、冯友兰等撰写了“中国哲学史” ,奠定了中国哲学 (史 )学科的范式。一百多年来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即使如冯友兰所说将中国各种学问中“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  相似文献   

9.
我校历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尤其在最近几年,无论就其研究的深度,还是从其研究领域的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成果居国内一流水平,有的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新编》,是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科研活动心血的结晶。他用自已在解放后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中国哲学,重新研究了中国哲学史。这部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张岱年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发微》,是其多年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汇集,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哲学的几个特点》、《关于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的两个问题》等著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一个重要面向就是关于“哲学”的定义,我们认为,冯友兰从早年就坚持哲学需要以人生问题为指归,同时特别注重哲学的“普遍性”,这两大追求为中国哲学学科注入了重要的学科基因。然而因为冯友兰先生受西方哲学柏拉图主义的哲学理解限制,冯友兰先生一度把哲学的重心转向对于名言概念上的抽象的“普遍性”的关注,然而在《新原人》代表的思考中,冯友兰先生以“境界说”与“境界-工夫”合一的视野重新定义“哲学”,将中国哲学兼重视“普遍性存在”(“道体”)与具体性过程(“工夫”“经验”)的特质着重阐述出来,这一思路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哲学”与进行“哲学研究”还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在“交流对话互动”与“身心实际经验”真正实现“普遍性追求”是我们要“接着”冯先生的工作继续回答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郭齐勇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参与和总结,冯友兰提出了自己的中国现代哲学观.在他看来,所谓中国现代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在现代化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具体说来,主要是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来接着宋明道学往下讲.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观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反映出中西哲学交汇融通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倡导严格学术性的“纯粹哲学丛书”(叶秀山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在这样的时刻出版,对于中国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是值得关注的。在近二十年,中国哲学书出版的数量,可能超过此前近代以来的总和。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书,却可能难以与先前相比。例如,现在还没有出现如冯友兰的《贞元六书》、金岳霖的《论道》、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等代表那一时代一种时代精神而意蕴深邃的著作。这其中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滚动轴承发展简史》一书为我院物理系教师孙首群主编,于1997年8月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较翔实地记述了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滚动轴承工业和科技发展的曲折历程.该书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技术史著作编纂出版委员会推荐出版的系列图书之一,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由广东省高教厅科学研究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当代中国滚动轴承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15.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专制的王权、官僚的行政权、狭隘的立法权等理论,得出了人民民主、关切民生、普遍参与的人民政治理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天才政治价值观的萌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石家庄铁道大学徐长山教授的《工程十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工程十论》中,作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工程的主要特性进行了哲学分析,从而把中国学者开创的中国学派的工程哲学研究推向深入。《工程十论》是一部有独到见解、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它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学派的指导思想,突出体现在如下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认识论综述罗光台湾辅仁大学讲座教授罗光先生在台湾《哲学与文化》第23卷第4期上发表综述文章指出,西方哲学从笛卡尔以来,几乎400年都在认识论里面转来转去,不能有个共同的结论。当代中国哲学人士对西方哲学认识论予以批判,责备其为两分主义,或主客二...  相似文献   

18.
文化问题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中心问题,文化哲学是冯友兰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冯先生后来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我从一九一五年到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当学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间,写了几部书和不少的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笼统一点说,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因此,分析和研究冯友兰的文化哲  相似文献   

19.
我校哲学系85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同学,在中国哲学简史学习中,讨论了中国哲学传统与现代化问题。学生结合课程学习探讨现实问题,既是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又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下面发表的是讨论中部分同学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并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文化中已然存在的、显性的思想学术脉络,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哲学史"写作乃是参照西方的体例建立中国现代学术谱系的过程,尽管这一学术谱系总是以某种"古已有之"的面目出现。至少有两个问题构成今天"重写哲学史"必须突破的瓶颈:一是所谓"中西之间"的问题。科学与启蒙理性实为主导胡适、冯友兰"哲学史"写作的基本预设,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自我反省、发展及其成果,基本上没有能够系统地反映到"中国哲学史"写作中来,晚年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冯友兰对此是完全隔膜的。二是如何处理"中国哲学"与"经学"的关系。胡、冯等人的"哲学史"写作,都是以否弃经学脉络及其意义系统为前提的,而与"经学"相隔绝的"中国哲学",本质上只能是外在于中国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