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由张军钊导演、张艺谋摄影,陶泽如、陈道明等主演,根据郭小川的同名诗歌改编的抗战题材影片<一个和八个>曾因其新锐的画面和电影语言被称为第五代电影作品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
儒家与道家的"至德"或"上德"皆以自由为理想价值目标,但儒家"至德"论的自由因是依善性的自觉和靠规范的进路而至的自由,故它是一种"道德性的自由";道家的"上德"论的自由因是依人的自然之性自然而来的自由,它舍弃了规范的进路,故它是一种"自由的道德".尽管如此,二者之自由皆是需要主体自觉才可能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五代中央职官制度虽承唐代,但又具一时之制的特点。三省权力的省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官失其职"使三省六部出现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但在效能上,由于失去制约,并没有达到君主专制的预期目的。具体而言:相权与枢密使权力分配失衡,失去权力的制约;重武人,轻文人,失去力量的制约;尚力量,轻纲纪,失去制度的制约。宋初在解决方镇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制约机制,扭转了五代"失制"的局面,形成宋式专制体制,历史真正地走出了方镇时代。  相似文献   

4.
儒家君子道德人格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典范,对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致力于传统文化精髓之当代传承,旨在借儒家君子道德人格之内涵涵养当代师德,系统总结君子型教师之道德人格特点,并从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研究君子型教师养成之机理,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个维度讨论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知识、有雅趣的君子型教师之养成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道德"现象受到社会公众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多数人所指的"次道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因先恶而后善"的行为."次道德"作为"道德之次",应该是在道德底线--法律之上的,它不应该是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的"衍生行为"--这是"因先恶而后善"行为的根本特征."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和伦理学范畴,只能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与实践中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把道德价值较小的较低层次道德完全等同于危害性较小的不道德行为或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的"新外王"说,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圣"的道德价值主体中开出中国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的"新外王".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通过道德主体如何"自我坎陷"而"曲转"为"架构"新外王的认知主体或形式理性来实现的.但这一独到深刻的见解也因此陷入到道德一元化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7.
先秦的“文”,其涵义为一个一元形态下的三维建构:于天地而言,为天地之心的外现;于人而言,道德为质,合乎礼乐的行为为“文”;于文章与“言”,仁义道德为本;雕文刻镂之义,亦由礼而来。“文”上为天地之现象和意志及其显现,中为社会制度、发展规律与人的生命本体及其外化,下为文章与“言”的表现对象及其形式。其礼乐道德的义项贯穿于宇宙、社会、人的价值和文章与“言”几个层面,在宇宙层面赋予“文”存在的依据和文章法则;在生命层面赋予“文”主体的生命本质与价值选择,在文章层面赋予审美过程中客体的道德属性;使天道、道德、人与文章融为一体,从本体论意义上规定着中国文学及其思想建构。  相似文献   

8.
清代纪昀等四库馆臣认为,词是伴随隋唐燕乐的兴起与发展由诗转变而来的,它萌芽子唐、五代,盛行于两宋。金元以降,词与音乐日趋分离,流为一种文章。四库馆臣之宋词之“变”说,较为客观地显示出宋词发展的阶段性,以点带面地反映了宋词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极".面对西学的大规模东渐,这一问题成为现代儒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方面,牟宗三对"终极关怀"这一"极"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一,无论就宗教之"理"来看,还是就宗教之责任来看,儒学就是宗教.其二,由于儒学不具有一般宗教之形式,且它所强调的是"天道"、"超越而内在"等,故其为一种特殊的宗教.其三,儒教将重点放在道德之本心与道德之创造上,故是一种"道德的宗教",亦是一种"人文教".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一生,不管是从政还是做学问,道德问题是他始终关注的焦点。道德救国是章太炎伦理实践的最终目的;道德救国的特点是“儒行”救国;“儒行”是一种“依自不依他”的力行哲学;“儒行”救国则是章太炎“依自不依他”力行哲学的道德实践。“儒行”之意味,简单地说,即尚气节、重力行。具体来说,有三层意蕴:一是刚性的、依自的儒家道德;二是为伸张正义而蹈厉敢死的游侠风范;三是成就“儒行”的一种本源性力量:通过人生亲证实现主体绝对的道德自由而产生的一种道德意志力量。  相似文献   

12.
"第五代"电影作为从我们民族文化"原点"上绽放的艺术花蕾,标志着中国电影现代性的崛起.在质的意义上,它体现了由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高擎着马拉松式的"文化火炬"所实现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是,在我们的学术界却存在着一种所谓"后殖民"或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的话语,对张艺谋和"第五代"电影给予了种种否定性的"盘点".这类"盘点",貌似激进,究其文化立场却退回到了前新时期式的保守状态,对于"第五代"电影给予了根本性的解构.本文则以史实为据,对于上述形左而实右的论点提出了质询和驳难.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羞感及其与道德之关联的思考,在中外思想史上总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似乎从未有人考虑过建立“羞恶伦理学”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对羞耻、身体与道德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些思考,以及近年来对道德意识三个来源问题的现象学描述分析,来进行这样一个尝试:确定羞感中的天性因素,以此从自然主义伦理学或本性伦理学的角度来进行道德奠基。这种观察与分析所达致的结论是:其一,人的本性中显然包含着天生的羞愧能力;其二,羞愧中也包含后天的纳入因素;其三,“恻隐之心”与“羞恶之心”构成内在道德意识的两个重要来源,前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实能,后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潜能。  相似文献   

14.
道德从来都不限于共同道德,尽管道德总是包括共同道德.这是因为,每个共同体都由数个个别共同体组成,而每个个别共同体都具有自己的成员身分资格,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环境道德美好的追求,但若将之等同于我国目前的道德责任选择,既不实际也无战略.追求"持续生存"才是我们当前的第一要著.  相似文献   

15.
"忠"和"恕"是两种直接相关但又互不相同的心理过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它们也代表着两类密切关联但又彼此区别的道德原则。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剖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这就是:"人之道"(即仁与义)的实现从根本上讲是人自然本性的实践化;人的自然本性对于作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情感而言,就是人的心理或情感居于一种最内在、最本然的状态(即忠);只有当我们回归并持守这种最内在、最本然的心理情感状态时,才会在生活实践中自然流露出对事物的公正之心和同情之心(即恕)等确定性的道德情感;我们既可以依公正之心确立自己对待事物的基本准则,也可以把同情心运用于实践,从而通过"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实现道德关怀对象的普遍化;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在"忠"和"恕"这两种德性情感之上得以建立和遵循的。  相似文献   

16.
《化书》乃五代时期道教之经典,其中颇为丰富之伦理思想竟为学界所忽视。它视角独特地从生物学上寻找人类伦理之源;痛斥当时道德堕落之状况;认为伦理教化之根基在于帝王无为寡欲,清正爱民;其实施策略即为与民同甘共苦,倡导平均,厉行节俭;其伦理理想则为由人人平等而至天下大治。这是融儒家、佛家思想于道家之中的伦理创新,是中古道教伦理思想之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7.
关于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思想有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多个世纪累积而成的精神尺度。儒家相信人不应受动物属性和快乐欲求支配,而应在大的精神尺度上成为一个“人”。这个大的尺度就是由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现代社会的主流道德是从自然人权的初始假定引申出来,与从“人禽之别”引申的儒家道德有很大不同。前者可称为“权利”道德,后者可称为“教化”道德。中国现在尤其需要落实“权利”道德。但“教化”道德也应纳入学术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传统社会里"士阶级"完成两项功能一曰"清血针",政治上"以德干政"; 二曰"维持力",社会上"以德系群".他们手中唯一的法宝只是"极高度的修养"或曰"道德".现代社会之社会结构,要比传统社会复杂得多."士"所担负的使命得有根本的变化,"士阶级"本身也必得根本的改造.现代社会里政治之复杂性及社会之复杂性,恐远非简单的"以德干政"和"以德系群"所能解决.所以"士阶级"必须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不再辅佐君主(现代社会之成立以君主之消亡为前提),而是辅佐整个儿的文化"代表理性主义",成为"理性"之代表;"代表道德主义",成为"道德"之代表.质言之,成为"文化"之代表,成为"文化"之"负担者"与传承者.此一使命超出传统使命之所在,在除了"道德"的使命以外,"士阶级"还须承担"知识之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以隐喻方法为切入点,从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关系着手,对生态伦理确立的理论基础进行学理阐释.生态伦理的道德"应该"是对人之自由意志的一种约束和限定,同时,生态伦理"应该"的落实既以人为裁体,又是对人类利益的伦理保护.  相似文献   

20.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化,二是享乐意识的加剧,三是情爱意识的张扬.这些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内容及情趣渐趋世俗化,但正统的诗歌观念对此是否定的,而此时的词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地位,用词的形式来表达世俗的享乐、不经的儿女情长尚不会引起观念领域的批判,因此晚唐五代艳情诗兴起一时又复归雅正.而大量写男女之情的词却蔚然而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