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般认为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分层有利于政治民主化,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社会分层在政治上的负功能,社会分层在政治上具有二重性。本文对社会分层的政治二重性的涵义、内容、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对社会分层所产生的负功能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为以涂尔干、戴维斯和摩尔、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分层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韦伯、达伦道夫为代表的冲突论分层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分层研究的理论逻辑,为中国的分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中国的分层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分层理论或者冲突分层理论去分析,冲突理论与功能理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社会分层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划分等量的资本集团:一种新的综合社会分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军 《学术论坛》2002,(4):112-116
本文在对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经典社会分层方法的缺陷及其与中国现实的低度拟合性 ;然后根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对比了经典社会分层理论中分层标准与资本的三种不同形式间的重合 ,并认为社会流动的过程实质是资本 (同质的或异质的 )在不同阶层间的交换与再分配过程 ,因而社会分层的实质就是划分等量的资本集团的过程 ,文章据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分层方法———等量资本集团划分法  相似文献   

4.
再论社会分层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戴洁 《学术论坛》2003,(2):113-118
本文首先对传统理论 (功能论与冲突论 )进行梳理 ,寻求有关分层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分析社会分层的重要特征———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相依并存 ,推导出分层同时具备积极和消极两种功能 ,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发现 ,两种功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 ,占据主导地位的功能类型各不相同 ;最后揭示出影响社会分层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关于名称之涵义与指称的研究是逻辑哲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近代逻辑史上,众多哲学家均对其进行过探讨。本文对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的符号、涵义及其指称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评析了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其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寻,谈及涵义与指称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阶级分析到当代社会分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忠民 《学术界》2004,(1):64-88
阶级分析的基本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 ,时代条件的一些重要变化 ,使得阶级分析原本正确的一些具体观点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 :在强力度的社会调剂的作用之下 ,私有制同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之间并不一定必然地呈现出一种负相关性 ;相反 ,两者间常常会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 ;阶级阶层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 ;工人阶级的具体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极分化现象就总体而言已经消失。在现今时代 ,阶级分析理论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 ,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使自身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与时俱进 :由斗争意识转为合作意识 ,由革命意识转为建设意识 ,由“夺权意识”转为“执政意识” ;充分吸取与借鉴当今社会分层研究中有价值的成果 ,使阶级分析同当今的社会分层研究形成有机的结合 ;在许多场所可以将“阶级”称谓和“阶层”称谓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理论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难的科学活动。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 ,总结十三年的宝贵经验时指出的第一点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依据变化了的社会实践而提出新的观点和学说 ,是理论创新 ;对原有的观点、命题作出新的更为科学的阐述、解说 ,同样是理论创新。刘曙光的著作《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民族出版社 2 0 0 2年第 1版 ,以下简称“刘著”)便是后一种意义上的理论创新 ,且是成功之作。一刘著的主题如书名所示 ,是讨论“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 ,属于历史哲学的元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宗教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是宗教社会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从十九世纪末期以来,西方一些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宗教社会意义、作用与功能,提出了许多颇为注目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在宗教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西方宗教社会学中占据了优势地位。本文试对宗教社会学中功能主义观点作一番简要叙述与评价,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杨景宇 《理论界》2004,(6):110-1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之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仅从哲学角度对以人为本观点的理论渊源、基本涵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尹焕三 《齐鲁学刊》2007,(1):125-128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阶层涵义的界定主要有“等同论”或“并列论”;“细化论”或“延续论”;“职业论”;“特定论”;“收入论”;“时代论”;“二重论”。其观点都有各自的立论依据,但又都存在片面性。对社会阶层科学内涵的认识应在社会演进这个变动视野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