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浙江的民族资产阶级,其活动范围超出浙江,其影响及于全国。这个阶级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某些过程。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日益加深,浙江首当其冲。作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丝茶,浙江是其主要产地。由于长期积累了贸易经验,浙江独多善于经商的人,如宁波人,有“无宁不成市”之谚。除了有本省的海港之外,中国最大的海港城市上海,就在浙江的大门口。这样,近代的浙江帮商人,以浙江为基地,以上海为中心,展开了活动,逐渐发展起来,与江苏帮一起,被称之为江浙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于光 《浙江学刊》2012,(1):14-20
江浙地区的佛教是中国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中国佛教的调整与革新,也是从这一地区开始的。以上海为联络站,结集了江浙两地的佛教精英,江浙佛教联合会则是这些精英中的长老派聚集之所,它的成立不仅改变了整个江浙地区,包括上海的佛教力量格局,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至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初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始于清康熙年间。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我国首次以条约的形式规定了同外国的通商贸易关系。20世纪初叶以前,东北北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始终处在边界地区较小的范围内,而且只限中俄两国;贸易水平局限在以土特产为对象、以易货贸易为主的低层次交换阶段。因此,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封建时代的对外贸易或其继续,它无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都不具备近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1907年以后,东北北部各海关相继设立,商埠开放,与贸易相关的商务和金融机构也先后开设。正式确立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关系,大规模近代对外贸易从此全面展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宋代靖康乱后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吴松弟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民为避难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形成我国历中上第三次北方移民南迁高潮,这次移民潮直到南宋灭亡才告结束,对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江南地区是南宋都城临安所在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近代商业不但在近代上海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我国近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近代商业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对外贸易和与对外贸易有关的行业在商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市场交易量大,商品品种繁多,商业经营技术强,服务质量高。上海商业发展的原因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外,近代上海的对外开放、交通运输和金融电讯的发展、轻工业的发达、万商云集、形成了一支善于经营的商业队伍是上海商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重温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振兴上海的经济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陈晓燕 《浙江学刊》2001,3(6):157-161
近代中国从沿海城市肇始的工业化进程,为广大妇女提供了新就业机会,因此对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在妇女向来较为普遍地投入到经济生产劳动领域的江南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具体进程究竟怎样,在近代都市与农村乡镇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又如何影响到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鉴于学术界对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经济前提研究不足,更罕见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探讨,本文旨在就此作尝试性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蚕丝事业历史悠久,中国早期蚕丝技术领先于世界,并向世界各地传播。但到了近代,西方缫丝工业已向工厂化迈进,中国转向西方引进设备技术。缫丝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形成最早的行业,其家数、资本总额和雇工人数在甲午以前均占有最大的比重。生丝是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的一大支柱,并渐以厂丝为主,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前,中国生丝出口虽有缓慢发展而在国际市场上已遭日丝剧烈竞争,所占比重日趋下游。这也是由于行业自身生产经营和市场结构的落后性所致。以后就更难于立足,其迅速败落的情况十分突出,终于走向半破产和全面破产的道路。这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族工业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从经济史角度对中国近代缫丝工业的发生、发展与破产作了较全面的探索,文中论述的缫丝工业系桑蚕丝,未涉及柞蚕丝。作者已经编写一本《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专著,其中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入侵,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温州近代民族工业当然不能例外。它既遵循全国性的普遍规律,又离不开温州的特定历史条件而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特点;在时间上,比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民族工业晚二、三十年。温州自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后,随着洋货源源不断地输入,城乡商品经济有  相似文献   

9.
近代上海的中国新派学者与西方传教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西儒”之称的传教士与中国学者构成的近代上海知识分子群落,在近代上海社会变迁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致力于开埠后的上海城市各项文化事业建设,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学术走向繁荣,也在促进社会变革、宣传新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作为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的中国文人学士,在和来华的洋教士学者密切合作交往中,共同译书、办报,开办医院和学校,使上海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相融之地,从而相应地衍生出反映上海特征的近代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浙江省内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明显地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如列入上海经济区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市廿六个县,198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0%,财政收入占全省的82%。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如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但198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只占全省的2.71%,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2.05%,全区8个县有5个县财政收支倒挂。省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悬殊状况,尽管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但必须逐步改变。不发达地区的长期落后,不仅使当地人民生活难以改善,而且势必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全省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因此,为了逐步缩小省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省内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制订出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符合地区经济实际的发展战略。制订这样的战略,需要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早期上海外资工业考订、统计、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1843年上海开埠不久就出现了外资近代工业。依据其投资数额及企业的规模,工业门类的开拓发展,工业投资主要方向及趋势所表现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特征,将1843—1894年间上海外资工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中对传统的外资工业“均为”掠夺性质的旧说提出异议,认为上海“早期”外资工业的性质,主要是中外贸易发展的附属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东西文化交流的意义。文章还认为,应当承认地区的特点,在上海早期外资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已经蕴含着资本输出的前兆,出现了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郑家栋 《求是学刊》2001,28(2):10-13
18 91年康有为刊布《新学伪经考》 ,7年后 ( 1898年 )上海大同译书局出版康氏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孔子改制考》 ;是年康有为辅佐光绪皇帝实行托古改制。尽管后来的新儒家学者似乎并没有对“康圣人”表现出什么好感 ,但康氏以“帝王师”的身份所从事的那场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变法运动 ,或许是近代以来儒家距离自己的“圣王”理想最近的一次。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 ,世事更迭 ,中国变化之快令人瞠目。尽管人们后来认识到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但今日之中国较之一个世纪前毕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的变化是与西方…  相似文献   

13.
近二三十年里,中国和印度快速发展,并在同时崛起的进程中显示出与近代以来其他主要大国崛起所不同的特点。中印两国同时崛起,不仅对亚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格局变化、区域合作进展以及战略地位提升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全球治理和文明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曲霞 《社科纵横》2012,(4):117-120
晚清安徽的西学东渐经历了起步、发展、兴盛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西学在安徽传播经历的由少到多、由慢变快、由浅入深以及安徽社会对西学的接受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安徽是一个农业经济比较典型、传统文化因素比较丰富的内陆省份,因而其西学东渐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自有其区域特征,而正是这些区域特征透视出了内陆地区西学东渐及其近代化进程与沿海发达地区所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者对于避讳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避讳一种是从语言旧角度来研究避讳.从历史阴角度研究避讳,以近代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史讳琴例》为代表①。该书自序中说:“民国以前,七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之谓避讳。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中垂二千年。……研究僻讳而能应用之于校  相似文献   

16.
李豫  于红 《阅江学刊》2011,3(1):81-90
清末民初发生在上海的石印鼓词小说文化现象是近代以来中国俗文学文化传播转型的一场重要文化事件。这不仅使原本传统的雕版印刷工艺转型为西方先进的石版印刷工艺,而且将原本书坊出版的木刻鼓词小说的局域范畴销售传播模式转化为全国性的网络辐射化销售传播模式,这是一场将传统传播的手段、范围、速度、受众、目的全面转型为近代传播的文化革命,对于当时俗文学作品及其观念在全国范围的阅读传播、尤其是江南地区的阅读传播,起到了引领作用。大批上海的中小书局则是这场文化革命的受益者,不仅维持了他们的商业生存,也促成了近现代时期多达五十年俗文学鼓词小说印刷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西方科技与中国传统印刷技术的前后相继,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则是促成这场俗文学文化革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社区在军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光芹 《社会》2003,(8):20-23
近些年来,作为优抚对象的军人、退伍伤残军人及军、烈属等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虽有明显改善,但是其改善的程度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有明显差异。现在,部分优抚对象至今尚未摆脱贫困。这些情况,在不发达地区有,在发达地区也有。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偏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自1980年以来的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社会优抚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且,其生活水平“与同期城乡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当下提出文学史观照的本土化问题,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异域的史学理沦的影响.在近代以前,史学发达的中国人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观念,去不断地书写和修补历史著述的,并在历史的撰述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兴文 《学术交流》2006,(10):31-34
清末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考订的《墨子间诂》一书,是总结20世纪以前墨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它集历代墨学研究之所长,为清末与近代学术大师所推崇,为“现代墨学”的复兴扫清了道路,从此中绝近二千年的墨学完全复活并开始勃兴。特别是对20世纪30—60年代墨学的考订校勘、墨家思想、《墨辩》的研究更是起到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近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为社会主义银行的建立准备了条件近代银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它专门从事存款、放款、汇款、储蓄等业务,是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近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前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与交换的扩大,当不仅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