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7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A.Samuelson)接连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价值”到竞争“价格”的转化》和《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两篇论文,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提出批评,挑起了一场被称为当代经济学界六大争论的世界性争论。在这场争论中,西方经济学家不仅重新提起近百年来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在经济学说史上从未提出过的新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所研究的问题难度很高,它包含了马克思浩瀚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学说难度更高。古典经济学伟大的奠基者斯密就曾经因难以把劳动价值学说贯彻到底而发生动摇。其后继者李嘉图也因无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1863——1867年期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时期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成就、《资本论》创作的历史过程和经济思想史的分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仅就《资本论》第二册“第I稿”和第三册“主要的手稿”的某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读〈资本论〉》中,阿尔都塞提出对马克思论著进行哲学的阅读。在他看来,西方传统经济学者和历史学家对马克思论著的解读是一种“有罪”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在哲学的认识论体系上将马克思的研究对象和概念庸俗化了。他认为,《资本论》是在哲学角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提出问题,并在马克思的话语和对象交错的文字背后找到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并总结出经济史的“非线性”发展图式和科学实践方法。其本质是将科学哲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和马克思论著的解读上,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具备合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质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时,也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阐述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对于我国有计划地运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在分析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实质、意义、作用以及存在形式这个积累“机构的内部作用”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出的一条重要规律,它在《资本论》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德文版里,马克思对这个规律作了如下表述:“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  相似文献   

6.
对《资本论》的讲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资本论》的《资本论》卷二,可统称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卷二通篇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理论,两个再生产,一个实现”。 1.1 三个理论: 1) 资本循环论。主要说明资本循环的形态、条件、耗费(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是当代最伟大的一部政治经济学文献,而资本又是《资本论》中最重要的经济范畴,因此,弄清楚资本概念的形成完善历史、内容规定及研究方法和表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资本概念,克服简单化;对于我们掌握《资本论》的内容,握掌《资本论》形成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的立场方法均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这个问题试作整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又是一座蕴藏着哲学、史学、文学等丰富知识的宝库。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要学习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资本论》中的经济理论,而且还要学习其科学方法。马克思所运用的方法“正是辩证方法”(《资本论》第一卷第23页,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均不注出处)。正如马克思自己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所说的,他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所吸取的就是“他第一个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的质量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运用,是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进行质量分析。本文试图结合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谈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质量分析法的一些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的鸿篇巨制是围绕资本而展开的,它也可视为关于资本及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通过"资本之思"为我们呈现了资本的历史发生及其真意、资本逻辑的布展及其宰制、资本效力的敞显及其影响,资本的全貌也得以本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以"批判"为武器介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历史"的方式洞察资本主义世界,力图完成"实践变革"。当然,《资本论》的最终旨归还是在于确证自由王国出场的必然性及其通达之路。从马克思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切体会《资本论》中蕴含着的革命话语。这也是《资本论》之于当代的重大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产品分配规律的科学专著.它通过深刻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转化规律”、“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剩余价值规律”,从而也就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普遍规律.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剩余产品”更为丰富的社会.但却很少见到有专  相似文献   

11.
森岛通夫的《马克思经济学》,是一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手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典型作品。该书自1973年在剑桥大学初版以来,已经重版多次。由于它用数学方法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些重要原理作出了在形式上与其他资产阶级学者不同的“独特的解释”,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巨大反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资本论》的批评,都是公然站在反马克思主义立场,以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为武器的。因此,他们的目的是一目了然的。森岛通夫则不然,他在本书的序言中宣称,他既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场,用当代先进的理论水平来评论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因此,同公开的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相比,森岛通夫的这本书具有较大的欺骗性。本文拟对森岛通夫的《马克思经济学》一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评论,以期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争论由来已久,这种争论不但是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而且是关系到今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论》对象的规定,从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面临的任务出发,谈一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内外学术界以固定资本作为重新阐释《资本论》的切入点,在以一般利润率下降等规律探寻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危机的内爆性之外,又以固定资本的当代发展形式即一般智力的介入来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危机的外部动力。以奈格里、保罗·维尔诺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以“机器论片段”中一般智力为切入点,引入活劳动之于固定资本的重要性,最终从阶级斗争层面激活了《资本论》中固定资本的当代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历史任务,也因此引起了国内学界关注“机器论片段”。在此背景下,从马克思固定资本概念的思想史背景、何以并以何种方式卷土重来为切入点,可以厘清当代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的新方案。唯有如此,才能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战后的经济发展,出现工人持有股票、“技术结构阶层掌权”、工人实际工资和福利有所提高等现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宣传资本主义已经“变质”,已经成为“全民福利国家”,因而资本主义已经和社会主义“趋同”。面对着这种理论解释,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精辟阐述:“庸俗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是《资本论》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资本论》创作史,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发展的科学这一本质特点的认识,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学;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颇有争论,有些人对这个理论提出疑义。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列宁虽提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这一命题,但却不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上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通常用“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来标定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阶段,并认为代表这两个特定阶段的典型著作,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认为,青年马克思重视人的价值问题,这方面的论述集中表达在《手稿》里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解释中。那么,成熟马克思是否也重视人的价值问题呢?这些同志绕过《资本论》,认为成熟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的论述,可以用马克思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那条“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掀起了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的研究,看作是《资本论》研究的中断,并据此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后一致性与连贯性。本文通过探讨《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决不是马克思思想进程的“断裂”,而是他整个思想发展过程合乎逻辑的产物。事实上,马克思晚年正是通过对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进行历史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学说。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看,有充分理由断定,《人类学笔记》在本质上是《资本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里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句话指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这里同时提出了三个具有从属关系的范畴,人们对这些范畴理解不同而引起了争论。分歧的焦点在于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它是不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里应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本文就这个向题,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