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在民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以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等社会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欧美民主共和政作为楷模,在充分认识本国封建专制政体的腐朽的基础上确立的。如何实现主权在民?孙中山提出“权能分治”思想。此方案的核心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政府听从人民指挥。孙中山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权能分治”实施的结果又必然使人民失去真正的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民权主义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鉴于以往对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权主义研究不足,本文拟借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二周年的机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思想,总起来讲,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它所要求的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通过民权政体,实行普遍民主,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3.
4.
孙中山一生追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其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特点。他以"取法乎上"作为理想,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依据对中国国情的体认,他强调实现民主应以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为重心,以"革命程序"的推进为方略。通过辨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中山先生不是从民本起步 ,走向民主 ,而是相反 ,首先取法乎西方民主 ,然后返观本土民本 ,融会贯通而创立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与传统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其相通的一面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大致说来 ,在“民有”(ofthepeople)和“民享”(forthepeople)的观念上 ,二者大同小异 ;而在“民治”(bythepeople)的观念上 ,却是一有一无 ,截然分别。“民治”观念为儒家民本主义所当有而未有 ,孙中山先生补其阙 ,济其穷 ,乃以比较完备的民权主义完成了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这是孙中山先生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流上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朱德新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无不围绕“民”来进行,“主权在民”便是他耗费了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抽象的“主权在民”到具体的“直接民权”、“地方自治”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将民权主义推向中... 相似文献
7.
孔斯坦与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分别提出了君
主立宪和民权主义的政治主张,但孔斯坦的君主立宪思想受到当时法国及西欧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普遍欢迎,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却陷入了历史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民主政治: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之精华张星炜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创立并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核。C,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也是他政治思想中最有光彩的一部分。研究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揭示其精华并加以总结,对于我们今天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中山有一套成系统的宪政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孙中山在思考中国问题时确实常常涉及宪政问题,但完整意义上的宪政思想在孙中山那里并不具备,即使是以“宪政”为旨归的民权主义也并未严格遵循宪政理论的内在逻辑。一主权是与国家权力来源及其归属密切相关的政治概念。主权归谁所有,主权在君还是在民,这是近代西方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孙中山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定的主权在民论者。早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孙中山就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宣言,主张以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式的民主共和政府…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大陆学者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和评论大陆学术界近50年来 ,特别是近20年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研究状况。作者指出 ,近20年来的研究虽较以往颇有起色 ,不过 ,学术规范仍需加强 ;部分论著未曾突破政治领袖所预设的思想框架 ,影响创新 ;静态分析多 ,动态考察少 ;除了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与个人心态等变量外 ,思想载体的群体研究力度亦需加强。当革命群体的整体思想水准与精神风貌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一齐纳入学术视野时 ,对领袖的孤立或神化就能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1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毛泽东批判蒋介石腐败政权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中山民权主义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理论局限性和实践局限性,在毛泽东廉政思想发展和实践中得到了应有的克服,同时,它的根本精华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地继承、贯彻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思想活动的新史料──孙中山民国元年巡视大江南北的八篇佚文周兴梁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即以普通国民身份,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他巡视上海、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山东、河北、北京、山西、江西、浙江等地的革命宣传...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的核心,是利益协调。只有把握好这个核心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国际法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及其实践。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一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历史证明:国际法是利益协调的产物国际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及国际关系的变化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中世纪以前,无论欧洲还是亚洲,都处于以庞大的帝国为中心的时代。那个时期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例如欧洲的“罗马帝国”和它的周边国家,亚洲的中国和朝鲜、越南等,都处在不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人心·意志·精神──孙中山人心观发凡丁四新孙中山(1866—1925)自起革命念头之初,就异常注重世道人心的建设,随着革命实践的浮沉跌宕,其对世道人心的关注也愈加深切。他认为欲使革命功垂成就,首先必须鼓吹人心、联络人心、发动人心,以期世道之扭转、人心... 相似文献
17.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金融风险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能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在1996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金融监管会议上,就确立了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加强金融监管的目标。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在刚刚闭幕的、以贯彻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思想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是在孔子“仁学”基础上,由孟子与历代大儒加以完善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在孔子的仁学中,“仁”是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礼”既是道德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作为道德范畴,“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综观儒学的理论体系,“礼”更重要的地位是作为伦理原则呈现的,道德之“仁”与伦理之“礼”是一种表里体用关系。在儒家“仁本礼用”思想中最有活力、最具永恒价值的东西,是它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形上本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孙中山与儒学张磊一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和塑铸适合自身及其发展趋向的思潮。这种思潮大抵兼具时代内容和民族形式。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发端,古老的中国从中世纪入于近代。但是“近代”的实际社会内涵在中国却是迥异于西方:不是资本主义化,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