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应按照马列主义的实践观点与发展观点,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务实意识,将构建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思想引导,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发挥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荒废学业、考试作弊、奢侈浪费、校园暴力、不文明上网、粗言秽语、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学校文明修身教育的实效性较差、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文明修身教育的缺失以及虚拟网络的失控带来消极影响等造成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文明行为评价体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中央提出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人际关系和谐、知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状态中。高校应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如何,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大学生的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大学校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学业方面的不和谐:弄虚作假;与社会交往的不和谐:普遍伪造自我;经济活动的不和谐:信用差;道德精神的不和谐:道德缺失。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实质是社会现象在学校的反映,是应试教育模式的体现,是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根据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特点,着力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路径,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重要手段,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开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应利用多种载体,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使学生达成个体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全方位和谐.  相似文献   

6.
大学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大学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构成,也是提升人才素质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育大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确立制度保障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等向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高校,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必须增强高校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校园和谐理念;必须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健康活泼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实践意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要提高网络和社会媒介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要构建学生与社会沟通平台,重视社会实践,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管理.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利益诉求体系的建设与健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网格Grid技术和Spaces空间模型引入大学生利益诉求体系的构建,是对传统利益诉求体系建设的一次尝试与创新,以期不断健全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提高大学生利益诉求系统的运作效率,提升利益诉求事件处理的成功率,培养学生的利益诉求主体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和谐校园与共产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重在实践、重在建设。搞好和谐校园定位,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针对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理论学习研究,提高党员理论业务素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力;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促进构建和谐校园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