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凸显强烈生态忧患意识的生态微型小说的出现,为方兴未艾的微型小说走出了一条健康的"绿色通道":揭示现代社会文明的进程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谴责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野蛮行径,呼吁人们善待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渲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唱响生态保护的赞歌;展示资源匮乏的苦痛与无奈,讴歌节约能源、保护地球资源的善举,为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微型小说应该成为环境文学的轻骑兵,应高扬生态的旗帜,树立生态伦理信念,不仅洞察当今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的严重局势,而且为解决这一危机积极地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生态文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性研究,剖析生态文明中蕴合的伦理道德因素,进而寻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促进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廊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景观资源,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河流廊道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同时满足市民对景观环境的需求是当今城市河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景观生态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构成了城市河流廊道景观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城市河流廊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在于使城市河流廊道景观具有多元的功能性、美学的连续性、多样的生物性。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保护、人文修复、美学塑造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翠云长廊是以四川剑阁古城为中心,西至梓潼,北达葭潼,南接阆中,东北临广元、昭化,长达150km的古蜀道。李白曾感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就是蜀汉古驿道金牛道的一段。翠云廊的形成,对蜀北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蜀道蜿蜒翠云路,三百里程十万树”古柏、古路形成了一条贯穿蜀北的极具生态特色的文化线路。从翠云廊的文化入手,分析了翠云廊厚重的千年文化内涵,这对于研究和保护中国驿道廊道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深入分析当代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生态网络及生态网络格局等基本概念的解读,以衡阳县台源镇为例,结合GIS技术对生态网络格局构建的基本方法及框架展开了探讨及应用。生态网络格局构建的基本步骤主要包含综合成本面构建、生态节点分析及识别、生态廊道识别,研究过程中适度引入了定量分析方法,强化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绿色廊道研究包括分类、生态功能和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其与城市社区的关系尤其密切。宁波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社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绿色廊道”作为其内部生态景观优化设计的“脉络”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应从绿色廊道三种类型在社区内部的架构模式、发挥的生态功能、架构模式创新及实际意义、培养居民生态意识及增强主观参与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信息网络系统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征。福建省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 ,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条件比较成熟 ,通过整合不同行业、地区、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 ,构建电子交易平台、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物流网络系统建设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 ,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系统 ,建设海峡西岸物流枢纽中心。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耦合的内在机制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必由途经和必要手段。因此,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城市的构建成为必然。循环经济以"绿色"为基本特质的先进理念,包括绿色系统理念、绿色生产理念、绿色技术理念、绿色消费理念及绿色价值理念。生态城市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完美模式,其构建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循环经济的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生产理念作保障,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理念作支撑,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消费理念作动力,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核算理念作推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沈彰新城内河流与农田生态系统特征,提出了利用指状绿地布局来拓宽河流生态廊道,减小新城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占用,有效保护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结合城市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绿化,建设微风廊道,加强城市内部空气流动,降低静风情况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等生态调整措施,以建设适宜人居的理想新城.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物流网络系统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加强产业链协作、形成区域创新机制等促进经济增长极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通过构建闽台物流网络系统,有利于突破闽台两地经济发展瓶颈、是两岸共同市场建立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然而,闽台两地构建物流网络系统虽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和机会,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与威胁。闽台物流网络系统构建应该立足这些实际,长期规划,加强两地产业协作、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两地现代物流业合作,进行阶段性推进。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焦作市生态功能区划技术资料,通过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图形处理显示,设计并实现了以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基于WebGIS的焦作市生态功能区划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网上地图的基本操作、图文双向查询及专题地图制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系统还为探索利用WebGIS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信息发布与管理的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实用的应急机制。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进行了探索,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相配合的统一整体,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机制的建立要与大学生心理危机有效干预结合起来,防止大学生因心理危机而作出有害社会和自身的极端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根据人类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倡导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人格的结合,两者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而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良知以及转变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遗产廊道"是一种较新的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意义,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构建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遗产廊道这种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生态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生态系统的视野范围内考察,并赋予人类经济活动以新的社会价值标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共同的内涵。把生态经济理论运用于农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就是建设生态农业与生态城市。也可以称为建设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以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求法官在实现正义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法官应当成为实现个别正义的主要实践者,他们能够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最大限度地保护个案中各种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将法官独立制度、自由裁量权制度和法官的道德建设机制结合起来,建构起一条达至个别正义的绿色通道,维护个案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形成新的生态伦理。“仁爱万物”、“天人合一”、“取物不尽物”和“取物以顺时”的儒家生态理念,以及道家主张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价值观、“自然无为”的法则、“无以人灭天”的态度,对于增强全民族的生态环保意识,构建现代生态伦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病"以及城市社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不断创新城市社区的治理理念,才能不断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进步。生态治理理念以公正平等、民主协商、多元宽容、共生共存、相互关爱、和谐和可持续等为价值诉求和实践指归,是使城市社区治理协调运行,增加城市社区发展动力,促进城市社区"善治"的价值支撑。城市社区发展应以生态治理理念为价值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民社会,构建城市生态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20.
博士招生报名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生报名数据的采集已成为一项繁琐的工作,以往的采集方式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Web技术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