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路 《东岳论丛》2004,25(3):192-194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念 ,应坚持 :以员工为中心 ,员工重于产品 ;以顾客为中心 ,顾客重于利润 ;以信誉为中心 ,信誉重于市场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技术引发组织消除科学知识神秘性和组织同质化的趋势下,如何提升员工工作投入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绩效增长,是当前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雇主价值主张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产品组合,能降低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去个性化程度,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影响员工工作投入.通过对44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以企业性质为情景因素,以心理契约为中介变量,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数据,探讨雇主价值主张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雇主价值主张显著正向作用于员工工作投入;心理契约中介了雇主价值主张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人际型心理契约,发展型心理契约在雇主价值主张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间接效应更为显著;企业性质对雇主价值主张、心理契约、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99-204
旅游业的独特多重属性功能决定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于其他企业。本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从企业员工视角以关系质量和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关系质量和员工工作投入在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且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强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员工视角下企业与员工间的交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员工视角下的企业与员工间的相互交换.结果发现,我国企业的员工最为看重的期望所得是"企业向员工提供事业发展机会"、"企业向员工提供学习与培训机会"、"企业向员工提供与工作业绩相挂钩的工资和奖金"等;而我国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最为看重的期望所得则为"员工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员工忠诚于企业"、"员工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等.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和不同工作性质、职级的员工,对其与企业在相互交换中某些具体的期望所得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认知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改制后东北国有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空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改制国有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有其必要性。具体操作时,可把"以企业为本的合作模式"和"以社区为本的支持模式"作为改制国有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把解决员工人际沟通问题、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培养、企业员工的心理适应训练、完善支持网络作为东北改制国有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点。企业社会工作为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以长期雇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就业制度安排,虽然它与新古典意义上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在劳动力配置、激励和开发上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激励约束要达到四个目标:一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二是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三是促进员工注重企业长期发展;四是有效约束员工,使员工自觉维护企业长期利益。民营企业激励制度的建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工资制度;建立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相结合的晋升制度;建立系统性的员工在职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使命理念旨在阐明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即企业生存意义的理念.它是企业经营的灵魂,是支配企业经营的主旋律.大多数日本企业在经营中形成了自己的使命理念"社会公器论"、"产业报国论"、"赚钱论".研究日本企业的使命理念,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有积极借鉴意义它使企业有长久经营志向,员工能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人生舞台;它是企业确立百年不败的追求的精神保证;它以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内容,给员工清晰完整的概念,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牢记使命;以使命为原点,可以使企业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系统,使企业经营达到自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工会是企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把握员工脉搏,贴近员工思想稳人心;多措并举,贴近员工成长促发展;以人为本,贴近员工生活促和谐,积极调动干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企业员工视角,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切入点,将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的239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能够对员工感知组织支持以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点,企业必须实施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重视员工的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员工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构建和谐的企业员工队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引导员工树立一元为主、尊重多元的价值导向;注重完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全面激发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境界和素养,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扩大成长空间,以企业的发展促进员工队伍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试析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隐性成本及防范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和激烈争夺的对象.然而,知识型员工却有自己的个性特质与发展诉求.知识型员工的流失,不仅导致大量显性人力资本的损失,而且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容忽视的巨大隐性成本.因此,实施弹性工作制,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性;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为知识型员工搭建自我发展平台;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结构等是企业提升知识型员工工作和生活满意度、防范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带来了员工关系的三重变化。针对员工与组织、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关系变化形成的员工关系管理困境,运用自我领导理论提出员工关系管理新模式,即以员工为本,加强员工自我领导力,构建共有目标、共同愿景和共享利益,以适应宽幅管理的要求。这一模式的实现需要组织、领导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员工责任是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企业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企业承担员工责任对其绩效的影响是:企业对员工的法律责任是硬性约束条件,当企业履行对员工的法律责任时,法律责任对企业的影响就潜入幕后;企业规模的大小本身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非财务绩效的贡献更大些,但并未影响企业员工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质;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通过引起员工的反应作用于企业的非财务绩效,而对企业财务绩效未发现显著影响;企业对员工的经济责任同时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并且其作用途径是直接影响,但相比而言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度更甚。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整合中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是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海信并购整合科龙这一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发现,企业并购整合中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而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整合过程的深入而增强;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会受到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管理风格,以及是否为目标企业设立明确的战略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抵制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会因为外聘经理的调节作用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对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分别从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的视角,对职业倦怠的结构、影响要素等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以下观点:需求层次较低的员工更易产生职业倦怠,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员工易产生职业倦怠;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相比,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更大;由于一些因素造成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员工易产生职业倦怠;公平感和激励强化有助于降低职业倦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以激励因素为主、兼顾保健因素、合理设置工作目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等降低员工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顾客授权行为能为知识型服务行业员工工作重塑提供独特的企业外部解释,然而目前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以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和员工—顾客匹配为调节变量的顾客授权行为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机制模型,运用层级回归方法和Bootstrap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授权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重塑;员工心理授权在顾客授权行为和员工工作重塑的关系中起到显著中介作用;员工—顾客匹配不仅正向调节顾客授权行为和员工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还能对心理授权的中介效应有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浩 《南方论刊》2011,(9):72-7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劳动用工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签订用工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企业方和员工方共同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必须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落实职代会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评议监督权,以职代会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必须履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规范用工,按时发放工资,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提供劳动保障,关心员工、解决其思想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以人文关怀,尊严劳动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共同的企业文化价值为导向,努力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浓厚氛围,才能构建好"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建设幸福华达,使华达人生活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核心员工之界定——以ZG燃气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作为企业核心员工之间的竞争。探索合理有效的界定企业核心员工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麦克里兰的冰山模型和库利的洋葱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核心员工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体系模型各个评价指标权重,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建立的核心员工评价体系去测评企业员工的得分,按照20:80原理认定排名前20%员工为企业的核心员工。最后以ZG燃气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大庆油田前景可观,青年前程无限;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油田的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为青年员工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油田物业企业的未来需要青年员工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20.
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就必须为构建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力,建立和谐的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始终以发展为目的,加强思想引导,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思想保证,从而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和谐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