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复古风气甚炽,大有颠倒五四、恢复满清之势。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很强。现在讲国学,当然就使人想到“整理国故”。然而知识分子应当甘做局外人和搅局者。“流亡者”也许是他们最恰当的名称。知识分子应该构成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当然应当介入社会,但他应该发出独立的声音,而不是成为特定民族、团体的代言人。他对权威、偶像、政党、国家、民族、传统,永远说“不”。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派成员陈铨倡导了民族文学运动,这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民族文学运动有高远理想和现实功利两方面的要求,这使他的思想内部充满了天才和民族意识、文学与宣传等诸多悖论。陈铨虽不是国民党政府的成员,但他的这些主张和国民党的政策有很多相通之处,使之具有某种现实共谋性,陈铨及“战国策”派成员对自身身份的确认缺乏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最初走的是鸳鸯蝴蝶派的路子,但在五四的民族与国家精神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将情爱与国家相联系,以情爱承担民族国家内涵,并最终归附于国家话语。这使张恨水的小说不同于鸳鸯蝴蝶派,更使他因此而受到知识话语的肯定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严复由中国传统士人向现代学者型知识分子转变的过程充满艰辛。他早年的留学经历,使他具有良好的西学背景,但这也使他丧失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于传统主流知识社会的可能。戊戌维新的发生,为严复的西学知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经历了甲午战败、戊戌维新失败等事件的冲击之后,严复对于传统政治体系彻底失望,这也成为他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化的契机,最终他在译书和传播西学中找到了新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他对于版权的提倡和实践,使他最终转变成一位现代学者型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哲学的视野看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 ,毛泽东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层面 ,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之一 ,高度评价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重任赋予知识分子。另一方面 ,在建国后 ,他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 ,“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论述 ,包含了错误的判断和看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否定和纠正了毛泽东晚年关于知识分子的错误判断 ,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6.
苏轼被贬岭南7年有余,饱尝谪居流离之苦,但他身上所承载的中原文化同当地文化碰撞、交流,使他事实上充当了中原赵宋文化的播迁者.他的安然北归是人生的一大胜利,他摸索出的一整套"处穷之道"提供了古代知识分子战胜人生困境的又一类型;创造了对宇宙人生思考和审美的新思路;丰富了民族文化中面对灾难的心理调整方式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洋务教育启蒙不仅引起了近代部分知识分子结构的转型,而且促使他们的政治思想主张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他们从旧知识分子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社会变革的积极倡导者。他们与新生的民族资本家相结合,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一支完整的社会变革力量而开始走向中国历史的前台,孕育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8.
P.R.斯蒂芬森是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的早期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澳大利亚文化的基石:为民族自尊而作》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批评论著,是澳大利亚该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斯蒂芬森提出坚持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原则,藉以发展不依附母国的、独立自主的民族文化.他关注对民族文学标尺的界定,认为这将有助于厘清“真”、“伪”澳大利亚民族文学,并对催生反映本土真实生活的严肃作品产生积极影响.他还指出,发展民族文化的主力军除了作家、知识分子,还应该包括出版人.作家的任务是创作出足以滋养本民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作品,而知识分子和出版人则应该为作家的工作保驾护航.斯蒂芬森的民族主义文化观在之后民族主义浪潮的各个阶段都有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著名学者、思想家别尔嘉耶夫通过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深刻剖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他认为,矛盾性、极化性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重要特点,它使这个民族爱走极端,排斥稳定状态,因而造成俄国历史的曲折发展。他认为人道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一贯特点,与西欧不同的是,它是有神论的。它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奴役,但却希望上帝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还指出,作为文化精英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不切实际,沉湎于幻想,同情人民,却又脱离人民,因此在革命时期被抛在一边。研究别尔嘉耶夫的著作不但有助于理解俄罗斯的文化与历史,也有助于理解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近代小说家陆士谔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上海,这个时期上海的社会文化环境给他提供了从更深层来观察知识分子的外在契机,使他能够超越同时期知识分子的普遍文化心态,主动地从中心位置向边缘游离。辛亥革命前夕,他创作了被称作“清末十大谴责小说”之一的长篇小说《新上海》,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他本人以及当时上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某些超越于同时代的边缘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中国的国情使知识分子面临艰难的选择,而民族启蒙和社会革命二者又不可兼得。因此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倡导社会革命,力求中国尽快摆脱困境,从而导致民族主义的淡化。  相似文献   

12.
鲁迅思想中立人与自立、救人与自救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他一方面带着启蒙大众的热烈愿望,希望唤醒沉睡的国民,另一方面强烈关注着知识分子自身的命运,在觉醒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启蒙事业极为艰难的情况下,特别注重自我改造.如果说立人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初步觉醒,那么自立则是彻底的清醒.从立人到自立的认识发展的过程,表明了鲁迅救国思想的深化,也体现出他希望通过知识分子的自新自立,为民族复兴找到一个切实的基点,从而实现救国救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因此,他强调要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大胆提拔和重用知识分子,切实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本文试图对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作一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其先人明代女真人及其知识分子,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汇蒙古文化、汉族文化等东北各个民族文化,而造就了满族自己崭新的知识分子队伍。在轰轰烈烈的民族统一战争实践中,开创了满族文学兴起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密切相关,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文法问题。讲求文法,意味着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探求。晚清知识分子关注文法,是为开启民智;"五四"知识分子则更是为使汉语运用变得精密化与科学化,提出了"欧化"的要求。但即使是"欧化",也只是为促成汉语的现代变革,使现代汉语成为真正民族的、本土的、现代的语言,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詹姆逊从其“第三世界文学”观出发,对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强调第三世界文学与第一世界文学的政治性抗争,前者具有的“民族寓言”的性质,凝聚着强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他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的本意被曲解,应该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接触的角度来看待来重新审视“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应该是积极地介入和贯穿每一个民族语境,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民族环境或民族文化之间接触和交流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元参照的文化视觉--论张贤亮小说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贤亮是当代最著名的西部作家,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他善于对笔下的人物做深刻的心理分析,通过各色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来表现他们的命运,反思他们各自的文化.他把当代知识分子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交叉的环境中探讨他们的沉沦和超越,从而沉思我们民族心理和性格的改造和重建,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文选》中,小平同志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很多极为重要的论述,成了伟大历史转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依据。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阐述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他的论述,纠正了多年来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真正革命和科学的观念,使党的知识分子工作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这对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四化建设和工人阶级队伍自身的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社会上以及我们党内轻视和歧视知识分子的情况已有很长历史,加上“左”倾思想影响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至今轻视和歧视知  相似文献   

19.
穆旦以自我不断撕裂、不断质疑的受难者的写作方式,从一种内在的精神困境出发,窥破了现存文化的种种虚伪与神话,沉潜至更为深刻内在的思想探险与精神求索中,完成了一种痛苦艰难的转换,最终成为一个被苦难的血水所激醒的现代主义者.这种受难者的自审意识使他获得正视自我、直面生存的勇气和可贵的怀疑反思精神,突显出一代先觉者精深高贵的人格价值与文化意义.从知识分子自身建设来说,它标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转型中理性的自觉与成熟以及思维的现代化趋向;从民族思想文化建设来说,它接续并深化了五四启蒙传统.作为九叶诗派"走得最远"的一位,穆旦诗以其负荷着民族苦难又坚守知识分子立场的双重受难形象,在悲怆的历史意味中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力量与超前的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生产精神产品、推动物质生产的大本营,高校中的知识分子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的传播者,他们最大的要求是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最大的愿望是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地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使他们在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有着深刻的实践与理论的内涵。本文试图从江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角度探讨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从而实现促进发展社会科技文化生产力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