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前言 贫困与人类社会一直有着异常亲密的关系。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贫困便与人类如影相随。哪里有人群,哪里就可以看到贫困。人类的文明史,既是一部进步生活史,也是一部与贫困、饥饿、疾病等做斗争的历史。贫困自始至终与人类社会形影相随,然而人类一天也没有放弃过与贫困较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宗教的起源,历来争论不休.唯心主义认为:宗教是无所谓起源的,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现象,是同天地共长久的东西,否认宗教有起源.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宗教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同天地共长久的东西,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同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也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消亡.原始宗教的产生有两个根源:第一是社会根源,第二是认识根源.社会根源是产生宗教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引子:关于人类由来的迷信与科学自从人类思维发展到能把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以后,“人类从何而来”成了贯穿古今的永恒话题。作为对人类自身及自然界歪曲认识的产物,在远古时代世界各民族先祖中产生了“神创人”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进入阶级社会后,这些传说被统治者利用并使之教义化,形成了牢固的唯心主义“上帝创造人”的特创论体系。尽管在古代社会一些智者提出过“人起源于鱼”等主观臆测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但真正科学地探究人类起源问题的,则始于从中世纪黑暗中解放出来的欧州:林奈把人归入灵长目;拉马克率先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进化学说,赫胥黎、海克尔相继以大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根本标志,它为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认识和发展社会历史观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本文提出实践观的社会历史观意义体现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从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两方面。文章最后总结出实践历史观具有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人类历史一开始就有的,也不会在人类历史上永远存在下去。它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由部落发展形成的,这是唯物主义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的一般原理。 这里我们所说的民族的形成,是指人类最初形成为民族的一般原理,而不是讨论每个具体民族的形成过程。 在民族形成以前的原始公社时期,人们过着集体穴居野外的生活。当时劳动工具极其简陋,劳动技能十分低下,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能力单身同自然界作斗争,无论是猎取动物,抵御猛兽,还是开拓土地,进行耕作,都需要共同劳动,都不能  相似文献   

6.
在几千年的西藏社会历史发展中,藏族创造和积累了自己灿烂的、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史。这些古代文明史正是依靠了本民族的文字;即藏文的发明或创造并广泛应用于实践而逐步建设起来的。所以,藏文的创造成为西藏社会历史发展中划时代之最重要的里程碑。正如恩格斯曾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底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的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史代。”所以,社会的存在虽然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字(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民族,可是有没有文字的民族),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社会则是必须有文字的。换句话说,有史以来在文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的两种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妇女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女神、女奴和女性三个发展阶段。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她创造了人的自然世界,她用神奇的子宫孕育出神奇的生命,并以神奇的力量维持着每一个新的生命,也延续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她发明了原始农业,还构建了人的社会之家。母系氏族公社在原始社会悄然出世,  相似文献   

8.
南方诸族生殖崇拜文化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拜是一种宗教行为。 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历史现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人类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得依靠众多的人组织起来,才能取得征服自己的足够力量。生殖崇拜正是由对“种的繁衍”这样一个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的注重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一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话剧一开始在国内并不成型,后在20世纪由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注定中国戏剧应该具有民族性,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吸收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1]),提炼出属于戏剧文化的元素,成为人们的共同标识,也应该让它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灵感和价值体现。但是在现在中国戏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不断弘扬戏剧中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一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话剧一开始在国内并不成型,后在20世纪由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注定中国戏剧应该具有民族性,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吸收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1],提炼出属于戏剧文化的元素,成为人们的共同标识,也应该让它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灵感和价值体现。但是在现在中国戏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不断弘扬戏剧中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社会实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属于历史范畴,是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前前后后曾出现过许多宗教,有的从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宗教演变成世界宗教,有的继续在本地区或本民族中广泛信仰,有的却仅仅残留在史籍记载或考古遗迹中。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宗教本身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否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教义、教规、组织和仪式等内容,继续发挥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改变历史命运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百年,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从未中断,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鸦片战争以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让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我们面向世界和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新起点和新征程上,  相似文献   

13.
一 藏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且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积极投身于与自然及社会斗争的巨大洪流中,不断求得自我完善、自我进化。同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星汉璀灿的文化遗产。为丰富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尤其是宗教的原因,历史上的藏族教育主要表现为寺院教育。这样,文化(这里主要指文字)大权基本上被僧侣界所垄断,造成了藏族学者文人都是佛教高僧大德的状况。而他们对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往往被限制在“十明”即大小五  相似文献   

14.
试析维吾尔族离婚现象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析维吾尔族离婚现象形成的原因●李晓霞婚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婚姻形态是发展、变动的,从历史看,婚姻制度由群婚到对偶婚再到专偶婚。从个体婚姻看,也有由缔结到解体的过程。个体婚姻的解体有两种标志:配偶死亡或配偶离异,前者是自然形成,后者则是人...  相似文献   

15.
民族概念的含义与民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民族概念的含混性和模糊性 研究民族的人都知道,“民”与“族”这两个词汇,分别指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在古汉语和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合成“民族”一词广为使用,并专指现在意义的民族,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日本传入后开始的,而且是和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6.
郑茜 《中国民族》2024,(2):66-72
<正>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中华先民在地球上书写的一份履历。这是一份依靠“物”的谱系加以实证的履历,是“物”还原出的一幅中华文明完整肖像。在这个世界上,几乎很少有其他民族和国家,能够向当今的人类社会交出这样一份物史互证的履历。我们在这些“物”的谱系中,看见中华文明的基因。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密码,它们不仅讲述历史,也负责打开历史的细细褶皱,掰开岁月的缝隙,透露出历史深处的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人类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地名的作用在于体现个体地表空间的特定方位概括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客观地记录了自然与社会变化的轨迹。地名作为符号,涵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历史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按照人们的意愿和认识,留下了许许多多具有民族性、时代特点和自然特征的地名。如,我国乃至欧亚地区都存在大量蒙古语地名,而且大部分保存着蒙古语特征,意义明确。但是由于时代变迁,民族迁徙等复杂原因,使有些蒙古语地名意义失真,似是而非,更有甚  相似文献   

18.
历史提示,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化过程中,都几乎一致地首先选择了石头,作为自己加工利用的对象。自从原始的石器工具诞生以来,石头便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创造、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件打制的刮削器或一件磨制的石斧可以判断,并且代表人类早期历史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从古老的石刻偶像到米开朗基罗的杰出石雕,都凝聚着不同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思想认识。人类劳动作用于石头,其产生的石刻文化更是遍布全球。纵贯历史,无论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刻石,  相似文献   

19.
近代壮族(此处用“近代”一词是为了叙述方便。时间上应包括至解放前夕) 的婚姻家庭极有特点,在民族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尤为人们关注。但是,总结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著述只是局限在文字描写的阶段。思格斯曾经说过:“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这两种生产在阶级社会中是和婚姻家庭紧密相连的。在婚姻家庭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的农耕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文明史。 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足水稻。自从中国人在一万多年前学会了种植水稻以后,中华文明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的水稻不但养活了全人类50%以上的人口,而且还将先进的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方,西方的古代文明以及西方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文明和产业革命,无一不是中华文明的种子在西方土壤上绽开的花朵。“中华文明来自西方”的论调、被一些历史学家颠倒了的中华文明史,必须把它更正过来。为此,林河先生又提出了“中华文明一万年”和“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的观点。由于他的基本观点不同于历史教科书上的观点,为此,我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