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在遵循选择承接转移产业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选择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0年新疆22个行业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依据各产业综合得分及排名,确定"十二五"期间新疆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纺织业。最后,结合新疆产业发展实际,提出新疆选择重点产业主要承接区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大量数据,对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其分析表明,上游的开发环节竞争力强大,而产业附加值高的下游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规模弱小,上下游的规模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进而指出,西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有妊要加强产业下游的生产建设,完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也渐渐凸显,为此中央和地方非常重视培育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集聚。该文从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优劣势着手,以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新疆棉花产业集群不仅能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新疆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此为基础,从优化棉花产业集聚区的投资和服务环境、优化棉纺业区域布局、延长棉花产业链、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四方面提出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与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吉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从产业构成、产业分布、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四个角度进行了总体分析,发现吉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高;产业分布不平衡;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落后.并据此提出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重点支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都市型农业;实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产业体系构建的角度,探讨新疆油气能源基地建设路径。围绕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产业组织,提出具体的产业调整内容。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东联西出、向西开放战略,使新疆成为国际能源经济中心;优化产业结构,延伸能源产品链,通过对整个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能源资源整合,促成加工业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引入民间资本,培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4年至2008年的数据,考察了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以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为内容的企业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间的绩效水平也差别较大,且总体而言国有企业的绩效水平还相对较低。因此,出于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政府一方面应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在引导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退出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7.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利用2007年陕西投入产出表,选取陕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石油加工、炼焦和核工业两个部门的数据,分别计算了陕西投入结构、销售结构、中间需求率及中间投入率和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并分析了陕西石油产业的波及路线。研究表明:陕西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不甚紧密;其石油加工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较强,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对其他产业的产业波及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运需求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区域产业特性与货运需求的内在联系出发,探寻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物运输需求变动间的规律,并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货运需求可以用第二产业规模、结构、集中度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反映,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规模、集中度成正比例关系变动,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变动。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提出四项假设的基础上, 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等4个能源行业与其相关产业价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给出了价格传导链条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能源的价格波动对相关产业的价格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且有些部门之间会形成价格影响螺旋。研究结论揭示了能源及相关产业价格运行的关键环节和传导机制, 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对能源及相关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及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GEM模型,对平潭水产加工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平潭水产品加工业在开放的外部环境下快速发展,但在资金融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凸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发挥区位优势、实施产业驱动战略、引进高技术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民增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徘徊不前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而且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民素质差 ,市场化组织度低 ,资源性制约及生产资料涨价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等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该文提出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应该 :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企业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业 ;重构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经营 ;以生态建设构筑绿洲农业屏障 ;改革流通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等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起,国内发电企业纷纷进入新疆市场,新疆发电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竞争加剧。该文运用CR3指数和HHI指数,分析了新疆发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结果表明:目前新疆发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通过分阶段对新疆发电行业的进入壁垒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新疆发电行业存在自备电厂进入壁垒过低的问题;从资产使用效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发电行业的市场绩效,结果表明新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行业整体绩效水平较低。最后,该文提出提高政策性进入壁垒,对发电企业进行重组,规范发电行业市场行为等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新疆发电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提高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指导,运用反映产业结构专业化、产业结构稳定性和产业结构效益等评价指标,对1999—2008年新疆旅游产业结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指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入境旅游增长缓慢,产业敏感性较强,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的非基本消费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专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部门间发展不协调,旅游产业结构稳定差,结构效益贡献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新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有力促进了林果产业化经营。为了在全国确立新疆林果业大省的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强林果业基地的建设。当前尤其在优化基地布局、调优品种结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加大力度,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宝鸡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产业空间布局比较分散、工业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加工工业为主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及工业企业资本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不高等特征。面对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设要求和宝鸡特有的实际情况,工业化发展应调整战略思路,以信息化建设,工贸城市建立、人力资本积聚三个方面为战略重点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中国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在阐述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概念必然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市场集中度条件下的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总是倾向于减少用于产业转型的投入.将产业转型的任务推给政府的结论,提出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受制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政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加工贸易是新疆应对国内外竞争的现实选择。新疆应以加工贸易和外向型产业互动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打造进出口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群等,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1999-2010年数据,以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灰色关联度为工具,对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作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不协调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十余年来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不协调的,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偏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存在大量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相反,具有相对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三产业有吸纳就业的能力但就业不足。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新疆工业增长乏力、科技投入不均衡是影响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发展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论文立足杨凌,放眼全省,着重探讨了产业园区建设对陕西省粮油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二次创业和加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从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园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及园区运行机制、“三大”转移、园区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农民培训、产业升级等运作方案;结合粮油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园区建设发展必须创新思维,强化领导;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聚集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物流和交通运输;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加大招商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