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相似文献   

2.
如今,爱好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收藏古董,有的人收藏字画,有的人收藏玉器,而我却对徽章收藏情有独钟。徽章是表明身份、职业、荣誉、专业、衔级、资格的一种佩戴标志。近十年来,我四处收集,已收藏了上百枚徽章。其中,既有瓷质、铝质徽章,也有铜质、钢质徽章;既有圆形、正方形徽章,也有长方形、鸡心形徽章;既有立体徽章,也有浮雕徽章。  相似文献   

3.
陈乐三 《老友》2013,(8):16-17
2007年元月10日,远在江西黎川县城的大表嫂不幸病逝,我们兄弟一行前往吊唁。其间,坐在轮椅上年逾八旬的大表兄,嘱咐儿子取出一本相册给我翻看。在几百张亲友的照片中,我发现了一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和大哥、二哥的合影。这张老照片的意外发现,让我惊喜万分!因为它是至今仍保存完好、难寻的兄弟3人年轻时候的合影。多亏了大表兄有心,历经风风雨雨半个世纪,仍然妥善地收藏着它。征得大表兄的同意,我如获至宝地将其带回了家。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收集门票、粮票和车船票等各类票证。在我收藏的数百张票证中,有一张1975年7月1日长沙至韶山的特价车票,是我的至爱。这张旧车票,已伴随我度过了32个春秋,承载着我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闲说名片     
我的交际不算很广,但近些年来收藏了不少名片。有位出版社的朋友送我一本厚厚的名片夹,遂将所得名片分门别类,整理入类。我把企业界朋友的名片归为一类,不论是老朋友还是刚结识的新朋友的名片全集中一起,粗粗一看,竟也有好几十张。整理时自然要重读一回名片上的文字,心似有所悟,在此写出,与企业家们商榷——有的早已是企业家了,有的可能是明天或后天的企业家。 这些名片的“片主”有少量供职于国营企业,更多的则是民营企业。前者多为中层和部门的负责人,而后者则几乎全是经理或总经理。在国营企业供职的朋友的名片中,文字大多用宋体黑体,显得庄重而严肃,除单位名称、姓名、职务、电话及手机、呼机号码和地址外,职务后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祝福     
田小勇 《老友》2011,(10):42-42
周末.我和儿子在家里清理书柜,多年积累的信件和贺卡堆了满满一桌。我漫不经心地一边翻着,一边将一些没有收藏价值的信件和贺卡扔进垃圾桶里。当我随手翻开那一张张画面很普通的贺卡,写在内页上的祝福语显现了出来,突然一张贺卡上拙劣的字迹映入眼帘。我一看就能认出是母亲的笔迹。母亲没有多少文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部分领导干部中悄悄地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在这些热衷于收藏的领导干部中。除少数是利用工资收入收藏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收藏。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从近年来查处的受贿案件来看,不少贪官赃物中都有价值不菲的收藏品,有的收藏品市场估价甚至占了整个赃物价值一半以上。少数领导干部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这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8.
步雄 《北京纪事》2010,(12):58-59
我收藏着一张2000年10月20日的《北京日报》,如果说,人的尊严有如阳光,它就是一张因包裹着阳光而格外滚烫的“阳光日报”。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收藏爱好者,在众多藏品中有一张保存近半个世纪、品相尚好的婴儿出生证,被我视为珍品。每当我取出细细观赏,忆旧抚今,就会百感交集。那是1962年2月21日,我爱人  相似文献   

10.
儿媳的相册     
朱厚铭 《老友》2012,(12):40-40
我的大儿媳付玲自小喜欢照相,也懂得收藏相册。她在参加工作后的10年里.就已收藏了6本厚厚的大相册。这一本本相册,一帧帧照片,不仅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们还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带了本王蘧常的章草千字文字帖到温哥华,每天晚上对照着写一个小时。我特别喜爱章草的古雅,那一挑一捺,很有味道。现代书家中,王老的章草可称第一,日本人称他为“当代王羲之”。他自己也自视甚高,刻了方闲章为“三王”,可爱得很。我一直想收藏张王老的书法,至今未能如愿。不过,我有件沈曾植的信礼。他是王蘧常的老师,他的章草可独步前后一百年。沈曾植是秀水(今嘉兴)人,我有幸与他同姓,并且是本  相似文献   

12.
旧影心语     
我与父亲在书店不期而遇从小受父亲爱购书、爱藏书、爱读书的影响,几十年来我嗜书如命,购买收藏了古今中外各种书籍。1996年11月的一天,我从县新华书店宣传橱窗中,看到一张我和父亲不约而同来到书店选购图书的照片,当即向书店要了底片冲洗了一张,并珍藏至今。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妥善保管美国造币厂重新发行了一批2元纸币,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收藏良机。我急忙赶到银行购买了100张序号相连的2元纸币。我将这200元递给妈妈,对她说道:好好保管这笔钱,将来它们肯定会升值的。  相似文献   

14.
末代衍圣公     
刚去了趟孔府,对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印象颇深。正好嘉德上拍他的一张信札,鲜有人关注,于是有幸收藏。手捧这张书札,第一感觉是宽大气派,论尺寸,比今天的普通A4纸还要大一轮,并且四周还饰以龙纹。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一张信札吧,想想也是,当时的孔府,可号称“天下第一家”。  相似文献   

15.
突厥 《新天地》2012,(8):49
连环画收藏是目前国内收藏界的主流收藏门类之一。我收藏连环画多年,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连环画收藏三字经。问开本。连环画的开本有很多种,64开、60开、48开、32开、24开、16开,其中64开的为常见开本,48开以上的为大开本。大开本的连环画印量大多未过千计;小于64开的为小开本连环画,印量也不多。这两种开本的连环画收藏价值较高,真正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收藏规律。现在,我收藏的大开本连环画一百八十多册,小开本的也超过了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多妻妾之奉,生子凡十六人,都以“克”字为名。唯第二子克文不喜政治,而好金石书画,被视为没有出息。据说,袁世凯曾对他说:“文物有什么意思,我死后,我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我辈当然比袁二子更没出息,竟然还以收藏他的书画为乐。去年五月,上海国拍有古籍拍卖专场。那天正是我的生日,我太太说要给我买个生日礼物。于是这张袁克文的信札就成了我的 birthday gift。这是张写给木师大人的便条,希望他将一本宋版书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木师是谁?暂无可考。”颇急急一睹为快”几个字,就显露了袁二公子对好书的喜爱之情。袁克文爱书、藏书是有名的。由于他地位特殊,再加上经济实力雄厚,收藏非  相似文献   

17.
掉进坑底     
叶延滨 《可乐》2010,(12):76-76
我确信,这一回我是掉进坑底了。上班的时候,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当天出版的报纸,不知谁放在我的桌上,但我知道,这是不祥的物件。我拿起来,第四版是一整版批判我的文字。传言变成了事实,是祸躲不过。我眼前发黑,头脑“嗡”的一声,面前的这张报纸像巨大的电影幕布,上面的字都没有了,有的是我这两年经历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草根收藏者,我藏龄24年。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收藏五字经,愿与老年朋友们分享。一曰爱。爱即是喜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可以产生热爱,而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一名藏家首先要喜爱收藏,痴迷收藏。没有喜爱就不会入境,没有痴迷就会永远徘徊在收藏大门之外。我在多年的收藏实践中,始  相似文献   

19.
金镝 《新天地》2012,(6):45
作为一个藏龄三十多年的老年收藏爱好者,我这些年来一直秉承一个收藏理念:收藏要藏出"趣"来。三十多年前,我刚刚涉猎收藏领域时,实事求是地说,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搞收藏的。因为那时我听说很多人通过搞收藏而获利不菲,有些人甚至"平地一声雷,转眼富家翁",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活三年"!于是,我涉足收藏时,心里激动着却又一路小心翼翼,唯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每每遇到一件藏品,  相似文献   

20.
我不能够收藏全世界,但我可以收藏它的剪影。自幼年起,大千世界的缤纷五彩,就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画,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幕幕形象的舞台剧。这些一直存在于记忆深处。并没有选择用绘画的方式来留住这些美好,最后我选择了摄影。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也不再如以往那样……小时候的梦想是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器材。为了这个梦想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积累。不仅仅是金钱的积累,同时还包括了对摄影技术和自身品格的磨炼。如今梦想就在不远处招手,我即将放飞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