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职能定位模糊以致功能逐渐弱化的现象,这对新农村建设难以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功能,重构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领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乡村治理民主化与法制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和谐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实际,在对民族自救运动进行冷静反省、对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研究,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梁漱溟形成了其乡村建设人才思想.重视知识分子人才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知识分子人才要与农民相结合、注重培养人才的团体精神等是其人才思想的深刻内涵.其发展农村教育、全面培养农村人才等思路和措施,对于推进"科教兴农"、"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欣瑞 《天府新论》2009,(1):129-133
从社会、文化方面探讨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背景是一种新的视角.国民革命中农民运动促使乡村建设者开始重视农民组织和农民自觉性的问题,这是引发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最重要社会因素;中国传统的乡村情结和西方实用主义理念是影响乡村建设思想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实用主义理念对乡村建设思想的勃兴起了催化作用,并且为乡村建设实践引入了具有现代化性质的科学指导方法;始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村情结",让人们试图从乡村中找到民族复兴的契机和起点,这种思路有利于创造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现代化改造道路.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社会、文化因素探源可以对当代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势难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从中国民间传统的特质来看,持中贵和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乡村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生活出现了困境.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向传统民间文化寻求资源,重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的民族性、交流性和传承性的作用.在当代多元文化共生中,需要重构文化生态,促进新时代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和谐.  相似文献   

6.
当下农村的公共空间被压缩,文化建设被边缘化,导致农民会共文化生活呈委缩之势."文化下乡"政策实戏体现的是嵌入式的发展理念和简单的"送文化"行动逻辑,即农村社会需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送文化"方式来解决文化匮乏的现实困境.这种理念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及农民在建设乡村文化方面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乡村社会一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乡村戏剧的演出构建了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应以牛哥戏在桂东南农村地区的繁荣为契机,推动广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源式发展"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7.
和谐视域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雪松 《理论界》2008,(8):141-142
在新形势下,以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为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适应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新农村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农村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谐视域中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必须重建有新时代内涵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重建可以通过文学参与来部分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与文化利益,农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表达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新世纪中国农村的沉沦和希望被农村题材文学以日常、细节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呈现,乡村日常底下所沉潜的苦难和温情被充分地展示.种种迹象表明:文学创作,尤其是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正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再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发展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足,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哺育。然而,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此基于对鄂西南乡村文化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的成因,最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朝军  闻丽 《兰州学刊》2007,(1):103-105
乡村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道路,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相结合,可以大大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社会生活,奠定中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白海若 《理论界》2008,(2):165-166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主要分析说明了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的现代传承情况,论证了孝文化在当代农村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重点论述了孝文化的现代传承对当今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有利于农村家庭美德建设;有利于解决目前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李兴平 《兰州学刊》2013,(12):167-171
只有植根于传统的“吐故纳新”的乡村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名副其实而不流于形式.通过考察和认识甘肃省H乡庙会、农民传统价值观和宗族意识的当代变迁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再次印证合理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序对接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文化改造方面,充分利用外力引导和内部启发来培育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曹莉芳 《云梦学刊》2009,30(3):124-126
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对湖南省岳阳和衡阳市各县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情况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到农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与现有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进而可以观察到全面推进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对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33-237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处于文化产品供应不足、服务机制缺失的状态。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着农村的经济活力,同时也影响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重视农村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建设与和谐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的文化权利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文化权利、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规范、优化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一直因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乡村文化正在面临无法回避的转型之痛,日渐走向分裂和溃散。因此,必须确立新的文化目标体系和价值导向,建设乡村新文化。乡村新文化是不脱离传统又不限于乡村的新文化精神,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先进文化。其理想图景是通过培养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文化自觉,并树立文化自信,以维护乡村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活跃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发展,使燕赵文化的古韵展现当代价值,使当代精神风貌的核心融入农民心灵,必须加强河北文化研究,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找寻河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邪教在我国部分农村活动猖獗.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农村邪教的个案调研,指出邪教是危害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恶魔,其产生原因在于农村主规范文化失范及其维持力量的弱化,同时指出无邪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主文化建设与对农民的教育及其利益、需要合理、正当地满足.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经济反差造成农村文化贫困,现代新潮生活信息非常容易让村民陷入一种精神失落状态,农耕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面临颠覆或瓦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针对现代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调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通过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和开发,提高乡村"文化适应"程度,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不是喜"新"弃"旧",而是在建设和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融合。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建设既是农民文化心理的需要,也是保持整个社会文化生态总体平衡的需要。当前,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出现了深重的危机:传统文化存续困难、建设堪忧、种类减少。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弘扬文化生态特色、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强化文化生态意识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