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镇域经济作为区县经济的支柱,是农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实现区县加快发展,必须壮大镇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周兆佳 《浙江统计》2013,(11):36-38
近年来,南通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中苏南六市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作比较分析,并通过与苏州的对比,分析了南通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等促进其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县域经济一直在我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根据2004年和2005年两次固原市县(区)GDP核算排序结果,就近两年原州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验和存在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进行全面总结,为进一步加快原州区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上海区县经济发展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并就加快转型发展、保持区县经济平稳增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中实现经济增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千多个全国重点镇的确立 2014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公布了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一共有3675个小城镇进入大名单,它们将成为今后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重点镇被认为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 公布重点镇不是第一次.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曾批准了1887个全国重点镇.新的大名单出炉之后,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废止.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对全省1375个乡(镇)(不含街道)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结果,2002年全省各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达到25.1分,比2001年上升1.2分,其中最发达100个乡(镇)的综合指数平均已经达到48.8分,比2001年的最发达的100个乡镇综合指数平均上升了4.1分。列前10位的最发达乡(镇)分别是:绍兴县杨汛桥镇、拱墅区上塘镇、萧山区宁围镇、鄞州区石矸镇、绍兴县福全镇、绍兴县钱清镇…  相似文献   

7.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它既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和主体.近年来,我省各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带领全乡镇人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和提高.为全面反映我省各乡(镇)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我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3年各个乡(镇)的统计资料,对我省全部乡(镇)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测评出2003年浙江最发达100名乡(镇),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来,我省各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带领全乡(镇)人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为全面反映2004年我省各乡(镇)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我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4年各个乡(镇)的统计资料,对全省1280个乡(镇)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测评出2004年浙江最发达100名乡(镇),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叶青 《四川统计》2014,(10):46-46
三千多个全国重点镇的确立 2014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公布了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一共有3675个小城镇进入大名单,它们将成为今后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重点镇被认为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国家,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市场驱动的结果,具有"自下而上"的自发特征,而在我国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性。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市场仍不是推动圈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由此,在行政区经济模式下,我国的圈域经济则  相似文献   

11.
<正>加快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有利于四川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能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南北联动、东西互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加速四川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四川在国家大局中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新时代战略大后方的位与势。对标先进省份,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还存在哪些短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该如何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区)域经济,既是增强县(区)域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主题,也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加快壮大县(区)域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县(区)域的竞争力。它是县(区)域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有了竞争力,县(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县(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体地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3.
张国威 《上海统计》1997,(11):30-30
改革开放后的乡(镇)经济已经走出了单一化的格局,走上了综合发展的道路,有的己经在向城市化方向迈进,其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部分乡(镇)的统计工作基本上依然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乡(镇)经济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把建立乡(镇)一级的统计机构作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把它看作是乡(镇)一级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统计》1996,(12):25-2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重。而且,县级机构改革即将到位,原来的“条条”统计系统也随之弱化,政府统计依靠各主管部门搜集统计信息的方式将不复存在,根据市委、市府“三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原则,强化县、镇(区、域)级政府统计部门的机构职能是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何面对实际情况,在改革过程中切实解决好镇(区)级统计机构网络,使统计信息搜集不乱、不断地正常进行,这是青浦县统计局今年工作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年初,该局就在对全县各镇(区、域)的统计网络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于五月三十日  相似文献   

15.
实现湖北省域产业结构创新,着力提高湖北参与国际经济水平分工的竞争力,是加速湖北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科学地分析湖北省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为决策者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两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从"战略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两种视角下计算的各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确定各省域经济竞争力所处的水平区域。最后,对2016-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若干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它既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和主体。近年来,我省在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乡(镇)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乡(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和提高。为全面了解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乡(镇)之间的发展差异,最近,我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利用2001年的有关资料,对我省全部乡(镇)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并对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一、测评的指导思想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是对乡(镇)社会经济建设成就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8.
通商镇环境园林化大丰县通商镇统计站周克银小康生活不仅要有丰裕的经济收入,还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江苏省大丰县通商镇党委政府在率领农民跨过人均纯收入2000元大关的同时,今年明确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化目标,组织实施园林工程,并纳入政府...  相似文献   

19.
赵玲丽 《浙江统计》2013,(12):35-36
摘要:近年来,文成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现代化进程慢、产业层次低、主打产业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文成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做强旅游活县这一亮点、夯实农业稳县这一基础、主攻工业强县这一关键、把握第三产业这一重点等建议,促进其“宜游宜居生态县”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科学客观测度我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构建了一套包含四个层次、3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12年的截面数据选择因子分析法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聚类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上自东向西梯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