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学以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类为研究对象 ,形成了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四大分支学科。其中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所习得的各种行为的一门学问。人类学是舶来品 ,与西方相比 ,我国的文化人类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多数的研究尚停留在对个别的浅表的文化现象的讨论上。到目前为止 ,国内学者比较系统地介绍人类学的著作约有十几种 ,早期如商务印书馆的《文化人类学》(林惠祥著 ) ,晚近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文化人类学》(童恩正著 )、重庆出版社的《现代人类学》(周大鸣…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著作对于新的生育技术的评述主要集中在这些新技术如何削弱亲属关系中早已假定的自然与文化联系。特别是将代孕母亲视为便利选择之象征资源的自然事实,是西方文化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对于这一当代的新话语,必须注意到代孕技术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然而,将自然看做文化领域又加剧了亲属关系从生物学中分离的趋势。对案例中代孕母亲的行为动机进行的分析,集中在感情需求的证据之上,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人类学者在亲属关系研究中将人类文化和自然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人类文化“以外”的家庭一位专门撰写有关性与家庭的著作的思想家指出:“恋爱不是讨论的东西,而是一种行为。同样,关于性,也是应该先体验,后讨论的”。性,亲子,家庭等领域就这样撇下了语言化的努力而发展下去了。这是因为“有关这一领域的考察被认为总是落后于这一领域的行为,它是唯一的人的领域。”“什么是家庭”这一问题在专门的研究中也  相似文献   

4.
人体的高度进化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类的复杂交往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为人类创造了社会环境,又引导人类适应这个环境。文化为人类拓宽了生态位宽度,提高了人类在生物界的竞争能力。文化之间的竞争,是不同群体或社区之间行为适应能力的竞争。文化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干预,加剧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一、消费文化及其分类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等于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文化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类创造的.消费文化是广义文化中与人们消费活动相联系的一个文化层面.所以,笔者以人类的消费行为,且是广义消费行为的角度来分析消费文化.广义的消费者行为是人类以消费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就叫消费文化.所以,消费文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各种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心理效应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综合效应,天长地久不断沉淀下来所形成的与人们消费直接相关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消费是以文化艺术消费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消费,作为一种重个性尚群性的文化愉悦行为,从生理过程看,它是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充分运用视听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审美对象形式、意蕴等多种审美信息吸收、品味与感受的过程,获取精神美感享受是主体的心理指向;就社会性内涵而言,审美文化消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情感交往与心理对话行为,是维系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从人类价值现象看,审美文化消费仍属社会商品性消费行为,其运作机制要接受价值规律和社会效益双重控制。审美文化消费的最高意义在于塑造整个人类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7.
《文化模式》一书奠定了本尼迪克特在人类学界的地位,《菊花与刀》则是本尼迪克特运用她的"文化模式"理论研究异己文化的成功例证。对这两部著作进行内在向度和外在向度的深刻解读,探求作者的研究视角、方法与理论框架对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迪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伦理知识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价值哲学奥德学派的创始人、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的鼻祖布伦塔诺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继亚里斯多德、康德之后 ,布伦塔诺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不仅建构了一种打通哲学与宗教的价值体系 ,更为核心的是布伦塔诺从实践第一的观念出发为人类文化和哲学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全面的价值方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布伦塔诺的哲学将越来越成为人类哲学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方法马奇志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是特定的现代人类文化和研究一般意义上人类文化的基本模式。文化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文化和人的关系不是剧本与蹩脚的毫无想象力的演员之间的关系。人并非机械地扮演文化所指派的角色,他是自主的...  相似文献   

10.
艺术媒介: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生命的表现及延续有赖于社会氛围、社会环境的传承和认同,因而,我们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文化,就必然具有可传达性。文化如果丧失了可传达性,即丧失了自身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那就好比有机体的自我封闭与窒息,最后终将会导致生命的衰竭与死寂。今天人类己经跨入了信息时代,对于人类的生命发展来说,信息选择业已取得了最高层次的确证,成为人类生命进化发展的重要行为机制。可以确信,较低层次的自然选择和行为选择的历史随机性,将伴随着人类信息选择自由度的不断提高、拓宽,而逐渐缩减其对于历史进程和人类进化的支配控制力量。高层次的信息选择,要靠广泛深入的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背景,正是这种文化走向决定了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文化的传播与承继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信息论和传播学在近世的产生和发展,便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相似文献   

11.
《伦理知识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价值哲学奥德学派的创始人、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的鼻祖布伦塔诺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继亚里斯多德、康德之后布伦塔诺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不仅建构了一种打通哲学与宗教的价值体系 ,更为核心的是布伦塔诺从实践第一的观念出发为人类文化和哲学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全面的价值方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布伦塔诺的哲学将越来越成为人类哲学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图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标尺。宋代以其各类著作繁多,刻印数量巨大,校勘精确,形式美观,工艺先进,在古代图书史上耀人眼目,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直至今日,宋版书仍有流传,嘉惠学林。本文拟对此略加探讨,以见其在中国图书史上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校、校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存在,文化行为。它既是人类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又是选择、聚合、传递与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为文化人并继续发展人类文化。这正是教育与文化、校园与文化相互沟通、融合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即人化,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文化。 它是人类意识形态、能力意志和认知水平的集中体现。 文化的生态功能是指文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它既客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种状态、选择与适应,又准确评价了人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认知水平、支配能力与表达方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特殊的传承途径和表达方式,影响并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制度约定和行为规范,产生强大的保护资源环境与生态服务功能。 这既是人类反思自身行为、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觉醒,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世代     
今天,不仅在心理学领域,而且在有关现代人类和社会的广大科学领域里,我们对文化与世代的体验及其概念,往往同时被作为人类理解的重要的关键性的词而提出来。即以文化的概念而论,自从1945年至1955年引进了以本尼迪克特(R.F.Benedict)和林登(R.Linton)著作为依据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和以个性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的产生 ,与人类如何对待环境的态度有关 ,而决定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态度与行为的是人们所具有的文化模式 ,也即稳定的文化价值倾向。目前世界上的两大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西方文化由于其内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对环境的掠夺性倾向 ,成为人类环境的一种巨大威胁 ;而东方文化由于其非理性和反人性的特征 ,既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也不能抵挡西方文化的冲击。只有强调人与人合作、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 ,才是人类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内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本质而言,文化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环境中客观存在的资源的所有知识,为获取生存资源而发明创造的技术、工具、行为、组织和态度等的综合体.所以,文化正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被人类创造出来的,这也是文化全部的目的和意义.生存环境的差异必然造成人类知识、技术、组织、制度和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从整体上观照人类生存活动及其所处生存环境因素,有助于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更好地认识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间不可分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的理论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本质而言不是环境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哲学问题、价值问题和伦理问题。我们必须重审人类文化,思考人类文化如何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探寻造成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反思生态文明的理论之基。  相似文献   

19.
语言“塔布”是任何一个文化社团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被看作是约束和调控人类行为的“神圈” ,其价值非同凡响。离开了它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文化、精神、教养与优雅便会荡然无存 ,人类社会的人文制度和伦理规范就会遭受涂炭而最终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潜在的心理导引功能和行为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反过来文化又可以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人类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被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浸染,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化建设.坚持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取向,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深入探析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