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根据Romer的假说,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增长由于资源耗费引起了“增长尾效”。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耗费“尾效”,发现了水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001397,土地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013201,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引起的“增长尾效”为0.014548。换言之,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耗损,每年要降低1.45%,是美国水土资源“增长尾效”的6倍。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只要经过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因为资源消耗而降低到现在的84%,如果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就会因为资源耗竭而降低35%左右。“增长尾效”所以大,起因于土地资源的“增长尾效”大,这意味着在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土地资源问题。另一方面,水资源作为可更新资源却存在“增长尾效”,说明增长中对水资源的某些耗费是永久性的,需要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杨晔  朱晨  谈毅 《管理科学》2019,22(2):92-111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企业雇佣需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本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 在区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 分离出技术创新对中小制造业企业雇佣增长影响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并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中小企业运营环境的调查数据, 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其雇佣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技术创新不仅会通过工艺创新的“价格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以及产品创新的“市场效应”与“替代效应”四种直接途径影响中小企业雇佣增长, 还会通过“员工技能结构高级化”的间接途径影响中小企业雇佣增长.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 对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 工艺创新的“生产率效应”与产品创新的“替代效应”是阻碍其雇佣增长的主要途径;与国内研究不同的是, “员工技能结构高级化”是技术创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雇佣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 技术创新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企业雇佣增长的影响更为敏感.本研究从微观层面证实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中小企业雇佣需求的重大影响, 同时也为缓解中国“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1993~2004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在经历迅速的转型与发展的同时,也正步入一个高风险时代。本文从简要评述人类社会风险的历时变迁入手,从社会紧张、社会脆弱和社会不安全3个维度界定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风险”,构建了衡量社会转型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基于统计年鉴和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具体计算了1993~2004年间的社会转型风险指数,发现这期间社会风险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尤以社会不安全指数的增长最快,但近年来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在高位进入“平台期”。最后,作者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些新特点,从5个方面简要讨论了中国在转型期社会风险快速增长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使我国未来的经济成长充满变数和悬念,经济高增长与高成本的矛盾日益突显,在此背景下,寻求一条现实的经济成长途径成为关键。我国经济成长难题的破解之道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高增长与高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处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明显递减,发展的总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从经济成长趋势来看,决定我国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5.
“拐点”、“换档”“经济增长阶段转换”……关于中国经济的新的表述和判断层出不穷。但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宏观政策必须顺势而为,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进程中放大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的红利,在以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围绕新增长点进行精耕细作式的改革中实现质量和效益的“逆袭”。  相似文献   

6.
年股市,关于“蓝筹股”的说法多了起来。其实,中国股市的蓝筹股早就存在,只是前几年投机风盛,而随着亿安科技、清华紫光等“百元股”的湮灭,投机之风大为收敛。此时,蓝筹股的“当春乃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中国股市崛起蓝筹群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3月在“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已经出现了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一是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高增长产业群,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二是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下形成的“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高质量经济增长循环的基点。人力资本由知识、技能的累积构成,拥有知识、技能也就拥有了资本。知识、技能在经济系统内的分配状态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均化”水平。本文借鉴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差距的经典理论,量化了人力资本“均化”指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了人力资本“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结合中国人力资本现状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分析,对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政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趋势     
中国人口呈现5大新特征1、未来中国总人口不可能增长到16亿,而应在14.5亿左右。2、我国人口已经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3、在未来的15年中,我国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都在70%左右。4、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将逐渐增加。5、女性初婚年龄将进一步推迟,这会持续降低人口出生率。(《半月谈》2005年第19期)15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58%未来的15年仍然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很重要的阶段。如果按照平均一年提高城市化率1个百分点的话,从现在到2020…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高经济增长率快速前进。即便在21世纪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进入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的骄人位置。在人们惊叹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同时,也时时掺杂着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生存论”, “中国经济崩溃论”, “中国经济数据水分论”等不和谐的声音。但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克鲁格曼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科幻小说,他看不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 “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 “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深入研究了中国在1990-2013期间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耗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不存在电力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此同时,VAR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对当期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正向的作用,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促进当期的电力消耗,同时也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对当期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负向的作用,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滞后期对当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但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结论一样,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该发现对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电力部门能源政策的制定都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增长极限理论,对新兴工业化圉家来说,南于受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大规模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而不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提高效率来获得,高速增长期一般不超过20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一般都足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孰进入缓慢增长期:更为典型的是“拉美陷阱”.在经济经历过一段高速增长期之后.长期徘徊在滞胀期。  相似文献   

12.
专家解读     
中国经济“硬着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近日在“中国长三角战略发展与企业机遇论坛”上提出,中国政府将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左右,并不意味着“硬着陆”。陈东琪称,200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十年周期”的第三年,处于上升阶段,在经过前两年连续加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中,潘维指出: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选择以“咨询型法治”为方向的政改方案,而且只要“建立了法治的国家体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顺利结束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高速高温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中国失范、与经济学原理相悖的中国现象, 无不与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生死攸关。有关中国经济冷热——“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经济”意义上未来要解决的重大方向性问题。近 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最高峰值的是 1992、1993年曾达到13.2、13.4,而最低峰值是1989、1990年为4.3和3.9(就是这种速度,也是“高收入国家”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5.
“黄金平衡点”: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准星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黄金平衡点”正是处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关系的一个最优路径。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应该力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民生缺失陷阱”、  相似文献   

16.
解读"蓝天"     
一句“牙好,胃口就好”,使蓝天牙膏享誉大江南北。蓝天牙膏和蓝天六必治牙膏日益成为我国百姓喜爱的消费品。2002年,“蓝天”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继而跨入中国名牌产品的行列。天津蓝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持续发展之路。“九五”与“八五”相比,牙膏总产量增长了1.7倍,销售收入增长了2.7倍,实现利税增长3.8倍。蓝天牙膏不但行销全国,而且出口东欧、非洲、南美及东南亚等地区。2000年,“蓝天六必治”通过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注册,获准进入美国市场。一个…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量跃上60万亿元台阶,旧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新的增长方式尚在萌发,危与机同在,破与立并存。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投资放缓、外需不振、企业效益下滑等种种压力客观存在,人们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舆论上也出现了对中国经济的"唱空"声音,不妨称之为"转型焦虑"。应该看到,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空前  相似文献   

18.
毋庸讳言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 (《战略与管理》 ,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2000年秋季号 )、《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 ,2001年第1期 )等一系列文章中 ,潘维指出 :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 ,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 ,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 …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层法院正在面临“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的诉讼压力,行政案件呈持续上升态势。4月24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的背后》的文章,通过不同侧面对“民告官”案件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民告官”案件的大幅上升,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锐 《决策与信息》2005,(12):10-13
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厚重板块之一——“新农村建设”随着“十一五”规划长卷的舒展已渐次浮出水面。这一由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分配政策多路宏观力量组合打造的非常愿景,不仅是中国“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生花妙笔,而且将撑托出未来中国经济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