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年过花甲、本应颐养天年的老人,却把自己的一腔赤诚、全部孝心,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自己的耄耋老母,以及全县众多的老年人。因此人们说,他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孝星”啊! 这位老人就是绛县老龄委常务副主任李晓光。一1937年李晓光出生于绛县东关村一个普通医生家庭。他的父亲去世较早。父亲去世后,整个家庭重担就落在晓光的肩上。在家乡,他先后担任过农业局长、农业部副部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人大主任等职,工作千头万绪,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再忙,也不忘对老母亲嘘寒问暖;再忙,也不忘给老母亲的衣着添新换旧。2001…  相似文献   

2.
父亲意外去世,患精神病的老母亲令人担心今年41岁的秦新胜,是河南省太康县常营镇寇家村人,家里世代以种地为生。在他12岁那年,一天夜里,家里养的一头母牛被贼偷走了,而且那头牛再过10天就要生小牛犊了。家里的十几亩地都指着这头牛,在这个贫穷家庭里,它算是最值钱的财产了。当时母亲刘秀莲心疼坏了,性格原本就内向的她,精神受到刺激,心结一直打不开,慢慢地就开始边摇头边自言自语。到县医院一看,医生说母亲得了精神分裂症。秦新胜的父亲四处求医问药,得到的回复却是,这种病也没啥好办法,治疗要花很多钱,还不一定有效果。  相似文献   

3.
鲁齐 《老友》2014,(6):30-31
正一对年过六旬的退休兄弟,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完成了八旬老母亲周游全国的心愿,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2014年1月,王凯、王锐共同创作的《带着父母去旅行》一书出版,对"感恩号"旅程进行了真实记录,让读者分享他们一路的欢笑与感动。拉着母亲看北京游香港1952年6月,王凯出生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县城,弟弟王锐比他小两岁。2007年春节前夕,他们的父亲离世前留下遗言:"你妈不容易,一辈子哪里都没去过,有机会带她出去转转吧……"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兄弟俩决定徒步拉车带着78岁的老母亲,圆她游遍全国的梦想。"母亲用乳汁养育我们,我们用汗水回报  相似文献   

4.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5.
袁美华 《老友》2020,(2):42-42
我的婆婆今年82岁,因为姓叶,自称老叶。她虽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腿脚很好,喜欢旅游。新中国成立前,能读上书的女孩少之又少,婆婆从小有书读得益于她的大哥。她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长兄如父,家里的事都由她大哥做主。她大哥当兵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每次写信回家都极力说服母亲让妹妹去上学,学费由他负担,家里有什么困难他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一位同志向我咨询,他的母亲1998年去世。1999年他的父亲又和一位老太太结婚,在进行结婚登记时,老太太找关系,没有亲自去,委托他人帮助办理。去年8月他父亲去世了,老太太有没有权利分他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5岁。母亲因生我而去世。虽然父亲为了我没有再婚,但自我上学后,成绩总不能让他满意,他不是打就是骂。前一段时间因为考得不好被打后,我一气之下在外面租了房子居住。却不想在此期间父亲肝病复发,几天后就去世了。我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准备搬回家住,却得知父亲在去世时立有遗嘱说,我不学好,虽是亲生儿子,将来没有出息,房子给我的堂哥晓明。父亲临终前还让亲戚在上面签了字,防止我要房子。我只得再回自己租的房子住。请问,我能继承父亲的房产吗?晓宏晓宏同学:你父亲所立遗嘱部分无效,你应当继承你父亲生前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林肯9岁时母亲去世,靠父亲伐木维持生计。林肯渐渐长大成人,决心到外面去闯世界,但父亲不准他离开家乡。林肯找到老师倾诉,老师来到林肯家,为他们父子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余丽  黄传志  周云燕 《社区》2005,(13):20-21
父母健在亲人无奈近日,王俊(化名)突然跑到小姑妈家,说他爸爸被抓了。9岁的王俊一直跟着父亲生活“,母亲”在他1岁时,就“消失”了,至今难找踪影小姑妈一家住在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大夹社区,奉养着80多岁已瘫痪的老母亲小姑妈还有1个哥哥,早年中风,4个姐姐其中1个已去世。怎样安排王俊的生活成了问题。小姑妈通过社区邀来大姐、二姐。王家大姐坚决不认王俊这个“亲戚”二姐跟丈夫都下岗了,管不了。小姑妈最终把王俊领回了家。小姑妈一家5口,住在40平方米的房中。王俊去后,姑父只能睡沙发。虽然王俊就读的福建街小学决定减免其学费,但其生活费…  相似文献   

10.
在太原市迎泽大街财贸大楼宿舍院内,有一个家喻户晓、人见人夸的孝子,他叫张宝玉。张宝玉是山西省水工机械厂的工人,今年49岁,因照顾长年生病的父母,至今没有结婚,还是孤身一人。父亲于1998年去世,现在他和80岁高龄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张宝玉共有姐弟4人,父亲在世时,是山西省商业厅职工食堂的一名炊事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宝玉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原先姐弟4人经济收入都一般,现在张宝玉待业下岗,父亲去世后母亲每月的抚恤金仅125元,生活相当困难。在一个天气炎热的下午,我前去采访这个家庭。一进门就看见一位瘦弱的老妇人坐在一…  相似文献   

11.
闻名吕梁的汉高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圪针湾,村里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女共产党员。就是这位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老人的名字叫秦拖则,在她还不到10岁时,父亲就身患重病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难乎维继。无奈,母亲只好把秦拖则送到邻村圪针湾当了童养媳。13年后,再嫁的母亲也去世了。当时,她的继父心想:"我是个继父,这个前家女儿能孝敬我吗?  相似文献   

12.
<正> 曹东扶先生,是我国有名的古筝演奏家。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用独创的古筝演奏技巧,演奏具有独创风格的南阳大调曲,从而形成全国有名的古筝艺术流派一一曹派。曹先生1889年出生于河南省邓县曹营一个贫寒农家。自幼年起,他即跟随父亲,身背扬琴,手拿坠胡,流浪在湖北一带,弹唱卖艺。在这奔波流浪的岁月里,他初步掌握了扬琴、坠胡的演奏技巧。十三岁时,不幸,他的父亲去世,靠独自卖瓜籽、  相似文献   

13.
父亲生活在艰苦的年代,一生不喝奶不吃蛋,更不用说什么药物补品了;可是,记得在他活到80多岁时,身体却还酷像电视广告里吃了高钙片的“李大爷”:腿脚灵便,走路有劲,嘴里还哼小曲。啥原因?同《山西老年》交了几年朋友后,“养生之道”使我渐渐领悟出其中的原因——父亲一生心宽似海。父亲的名字叫段申酉,可是村里大小人都叫他“老宽”;父亲去世10年了,可“老宽”的故事至今还在村里广泛流传。我祖父是大同一家商行的股东,去世后给父亲留下不少银钱。父亲也因此曾一时成为村里机灵人们围猎的目标。有个人怂恿他合伙做生意,他把家里的钱尽数入了…  相似文献   

14.
吴周文同志对杨朔散文颇有研究,曾发表几篇有相当质量的研究文章。但读了他最近发表的《杨朔创作简论》一文,大失所望。该文态度之草率,立论之武断,我们不能不加以指出。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发觉吴周文同志在介绍杨朔生平事迹时,大都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测。其中有些虽然属于枝节问题,但为了防止以讹传讹,我们一一列条加以订正: 1.吴文说:“杨朔不满五岁”父亲就去世。这是根据他的胞弟杨玉玮的回忆,其实不可靠。据杨朔的胞姊杨毓璞来信说,杨朔六岁时父亲才去世。为这事我去信问杨玉玮同志,他这样答复:“父亲死时,我不满两周岁”,“家姊说的当然更确切些”。看来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全家农转非到城里的第二年,父亲就到了60岁该退休的年龄。就在父亲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当月,同样是60岁的母亲因患肝癌去世了。本想安度晚年的父亲受不了这个打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  相似文献   

17.
张清华 《社区》2003,(21):46-46
家住四川省内江市中区110岁的曾明亮老人,是川南五地市第一位高龄老人。她生育9男7女,健在的有82岁的四子、78岁的六女、76岁的七子、73岁的八子。据其七子介绍,比母亲大两岁的父亲43岁时因病去世。母亲守寡70年,一生经历了无数坎坷。父亲去世不久,许多人来给母亲做媒。母亲考虑到孩子小,执意不再嫁人。当时,家里很穷,母亲便到街上帮人做家务、做奶妈挣点钱维持一家人生活。62岁时,随八弟到自贡城区居住近40年,在自贡度过百岁生日……曾明亮老人有许多让人费解的事,与一般人不太一样。牙龈坚硬无比曾明亮老人从不择食,食欲同常人,能吃两碗饭…  相似文献   

18.
正伯父去世得早,姑妈因此和我父亲感情特别好。小时候,父亲逢年过节都会亲自去姑妈家,而姑妈对父亲一口一个"大舅",叫得尤其亲热。姑妈总担心她去世后我们后代之间不会再来往了,于是想出一计,想要将我大姐嫁到她同村的人家。她说:"你们走姐姐家时,总不好意思不顺便走走表哥表姐家吧。"  相似文献   

19.
家住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朱村办事处西苑社区的谢延信,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床,做好早饭,然后,为80多岁的老母亲洗脸梳头,喂50多岁的傻弟弟吃饭。等一切收拾停当,他才拖着脑溢血后遗症的腿,一步一挪,去煤矿的瓦斯泵房上班。而他的老母亲这时则会倚着门框,用痛爱的目光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慢慢远去。  相似文献   

20.
香烟之远     
我不喜欢烟。父亲49岁时因为肺癌去世,烟是罪魁祸首,所以我对烟深怀戒心。而在我的印象里,与烟沾边的女人,多半是四十岁以上无畏世人眼光的家庭主妇,或是电影里扮落寞空虚的妖娆女主角。很难想象,它会陪我走过一段人生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