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后现代哲学视角看,"网络恶搞"不是偶然的,不会因为网民的欢呼而被每个人所接受,也不会因为网民的厌恶而消失.在今日,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了网络,成为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恶搞"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也成为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反映了哲学的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向.对待"网络恶搞"态度就是对待后现代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网络中上演了多起与网络道德追杀相关的"人肉搜索"及"网络追杀令"事件.在每一起网络道德追杀事件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参与其中,时网络热点事件进行积极的公开讨论和持续的公共参与.然而,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集聚,是一场有关正义的华庭盛宴,还是一起聚沙成山的网络骚乱?本文从几起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道德追杀事件入手,试图对此做较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系统、社会信息系统和整个人类社会系统,都属于开放性的复杂系统.混沌与秩序协同共生是其根本特征.网络传播中的"无政府"状态,实际上是网络信息系统中的"适度混沌"."强互动性"是造成这种"适度混沌"的根本原因.在保证复杂系统富有弹性地因应其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发展创新的活力方面,"适度混沌"是具有良性功能和正价值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若干年前,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形容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今天,在强大的"人肉搜索"面前即便是一只狗,也会被清楚地曝光."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那里是人间地狱……"这就是人肉搜索的网络名言,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种更加依赖于人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却出乎意料地日渐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5.
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网络"使用-满足"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能在网络上获得满足.网络"使用-满足"现象有助于解释"使用-满足理论"的社会和心理根源;也有助于分析"使用-满足"现象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伴随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展开,人类网络生存的日益广泛化,网络社会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应该从社会发展理论出发,对"网络社会"进行社会学定位.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基本技术支撑的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筑就的新型的技术或经济基础,在迅速、彻底、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的同时,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但它也导致伦理道德领域正在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如信息化挑战、虚拟化挑战、多元化挑战、非中心化挑战.技术的力量再强大,它毕竟只是人类的工具,如何运用则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流道德得以弘扬的社会,一个真正合乎人性、使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还有赖于人们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去谨慎地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游走与沉溺:"网络成瘾"的异化生存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的视角思考"网络成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认为应当以人道主义为主要理论根据,界定网络成瘾的概念,探究其本质,阐明其机理,并揭示其危害.社会现实是成瘾的"真正根源",虚拟化的快感原则是成瘾的"内在机理".成瘾个体既不拥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又不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可能会丧失正常的情感、人格和道德观念.从根本上说,网络成瘾是一种异化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在其根基处的价值秩序和规范关系(目的-手段关系)被颠倒了,人的自主活动、现实生存本身仅仅沦为了生产虚拟快感的手段、资料和能源.如果不加诸有效的遏制和引导措施,网络成瘾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甚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网民数量增加以及网络社会变迁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维护网络社会安全成为当务之急.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观念失范、网络道德认知失范以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三方面.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干预,使大学生群体遵守网络道德,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人在情境中"理论对于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途径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修辞原型和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作为分布极广的修辞原型,广泛延伸至艺术、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领域,与人的社会活动紧密联系。汉字“大”,是以正面直立于天地间的人的形象,指称天地人的属性。古人对于“大”的认知在天地人这一巨系统中开始和延续:天地与人互为隐喻,古人对宇宙、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审美体认交融会合,通过“大”奇妙地关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危机与"六种效应"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舆论已成为公众认识社会的重要意识参数,也成为大众传播和政府行为重要的意识指示器.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引发政府公信力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面对突发事件,政府要借助网络准确地向大众传递危机信息,善用"避雷针效应",避免"蝴蝶效应",破解"屏蔽效应",重视"首因效应",强调"互动效应",化解"破窗效应",及时抵御和防止负面舆论和谣言的蛊惑与扩散,以赢得公众对政府采取的危机应对政策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2.
"辫子问题"和清朝的建立与灭亡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军入关,以惨无人道的留辫运动建立了在全国的绝对权威,进一步使中国专制社会传统的泛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广泛传播.反清的政治集团和政治派别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辫子问题"上大做文章.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辫子问题"成了革命党人推进民主革命的有力武器.民初涉及全国的剪辫风暴,则成了辛亥革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追求个性解放、推进民主共和不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和清廷的留辫运动相比,民初剪辫风暴的最大特点是相对自由.这反映了历史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魏胜 《社会科学家》2006,(4):203-205
本文拟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及危害分析入手,研究与探讨由于网络成瘾而导致的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进而引出"慎独"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慎独"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如何起到抑制作用,并就解决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鹏志 《学术界》2001,(2):74-84
互联网络的出现与扩展,既是一种信息技术创新形式与过程,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由此即决定了其必然要被纳入社会学分析的视野之中.然而,网络社会学或者说"网络的社会研究"应从哪里开始呢?在笔者看来,网络行动即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不仅是网络社会得以建构的历史起点,也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阐述了网络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网络行动的社会学界定以及网络行动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概念来,中外学者掀起了"关系网络"研究的热潮.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一种社会资本,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它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福州商帮在长春的创富运动的实证案例分析,来说明社会关系网络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启发人们在经济转型的社会中,更好地运用社会关系网络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6.
"慎独"与网络语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的涵义和"慎独"在网络世界的意义表明,网络语境的建构需要"慎独".慎独与网络世界及网络语境的虚拟性有着一定的"契合".慎独原则应该是建构网络语境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诗意解读侧重于抒情论.在网络成为诗歌重要传播媒介的今天,众多网络诗人呈递的仍然是一份"抒情"的答卷;但同时"拒绝抒情"亦成为网络诗坛的一股强劲潮流,"抒情"被认为是"缺乏先锋性的基本表现".当网络诗歌在"抒情"与"拒绝抒情"的悖论之间挣扎的时候,也许诗歌的内在情性、诗人所应该具有的才识胆力才是弥缝这一悖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实践"范畴的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李泽厚先生关于"实践"的解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实践不等于物质生产劳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率先把生产规定为"目的在产品"的制作,把实践称为"本身即是目的"的政治、道德行为.康德把生产置于现象界,称之为"遵循自然概念"的技术性实践;而把实践置于本体领域,称之为"遵循自由概念"的道德实践.黑格尔也突破单从生产理解实践的局限性,把实践看作人在事物和环境刻上自己内心生活印记、使事物和环境变成人类"家园"的自由的对象化活动.这些,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形成产生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我们准确、全面、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提供了思想前提.马克思在继承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他把实践确定为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总根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最高本质;并且从人与世界的客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客观关系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实践概念,即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内涵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其表现形态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变革社会政治道德制度的革命实践,还包括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同于物质生产,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超越把实践单纯理解为物质生产的狭隘观念,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生存实践的总体关联着眼,才能真正寻找到审美活动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乔丽英 《天府新论》2007,(5):97-101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学术研究当中最具原创性的理论,它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研究。作为行动主体的行动者具有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一种"所做"而不是一种"所欲"。能动性与权力逻辑地关联在一起,权力是一种转换能力。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是知识人,有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表明行动者的能动性是受限制的。  相似文献   

20.
"议程设置"理论下的记者博客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博客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与记者自我传播的融合.记者博客的议程设置与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记者博客议程设置上的特点给网络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如果运用失当,也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