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凌君 《新天地》2011,(9):143-143
古人云:“学则设疑,方疑则大进。”设疑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有收获,大疑则大有收获。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决了矛盾,就能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可见,设疑在启发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设疑,何处、何时设疑才能做到“精…巧”。我在设疑中注意到了这几点:  相似文献   

2.
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人,都会遇到下述问题,即:知疑、探索、创新。如果把“知疑”看成是“认识领域”的,那么“探索”,就可以说是“实践、行动领域”的。而创新是知疑和探索的目标和归宿,为学术发展作出建树。我国早就有“学贵知疑”的治学主张,明代白沙先生陈献章还做过阐释:“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古人所以重视发现问题的“疑”,是把“疑”看作“知”的先导。我们从著名科学家的传记中发现,好奇心和发疑好问精神,是他们一个普遍个性。李时珍从小就有个脾气,看到了什么都要问,问也是究根问底的。就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在《本  相似文献   

3.
一、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探索教法和试讲一体化改革。 教法教学过程的结构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过程是统一的。当然,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认识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有特定的环境和组织形式,有教师的指导及有目的按计划进行,有一定体系结构并符合发展水平的教材等等)但它仍然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它仍然受人类一般认识活动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辩证的途径。”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就业务性质而言,最根本的任务是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能”到“能”;由“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由“能力较差”到“能力较强”。为此,学生需经受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培养和形式多样的训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要有优秀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要有好教材、设备和适当的教学方式,要有各种适宜的教学环节。“辅导”作为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每位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辅导答疑的作用 这里所讲的“辅导”,仅指包括“答疑”在内的对学生进行的面对面的口头指导。辅导是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课堂讲授是针对学生中的大多数而不是全部。在实验、实习、课  相似文献   

5.
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的理论中存在着唯物因素同唯心体系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表述格物穷理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一对范畴上.本文通过对这对范畴的产生、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来揭示二程思想的矛盾性.二程理论的基点是唯心主义的“天理”,因而认定先天的德性之知是认识的根源.但是,在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中产生了构成闻见之知的主、客体条件,这就使得二程把以探索客观事物为特征的闻见之知当作人们实际的认识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华罗庚先生生前十分重视中学数学教育事业。他提出的读书公式:“薄—厚—薄”在中学数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广为流传和称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不断积聚的过程。这就是公式的第一步:“从薄到厚”。公式的第二步:“从厚到薄”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总结概括,思想方法的提炼升华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对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发展数学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效果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苏格拉底的“善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善的原则”是他对“理性原则”的展开和深化。在“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中,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然后,他又通过灵魂、理念和回忆给人指出了由“无知”到“知”的途径。在苏格拉底看来,这“知”绝不是纯粹的“知”(即关于自然的认识),而是同人的“行”(即德行)相统一的。因为纯粹的  相似文献   

8.
无知的本义是“知识缺乏”,是伴随着认识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在哲学的视角上,无知是一种客观的认识现象,是认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因素。认识论所反思的认识,不仅包括“知”,而且也应包括“不知”、“无知”,进而阐明“知与不知”,“有知与无知”的关系以及不知、无知向知、有知的转化,揭示无知的认识论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因为学生要理解知识,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下一番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功夫是不能实现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活动,又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的过程。要实现认识上的这一转化,没有学生的积极能动的作用也是不成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诱…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王夫之哲学,从总体上观其特点,可说是沿着“即物穷理”①、“以理御心”②、“入德以凝道”③、“要变以知常”④的认识途径,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⑤的辩证考察,形成所谓“极物理人事之变”⑥的辩证的自然史观和人类史观.同时,对这种辩证考察的认识运动本身,“事之来,心之  相似文献   

11.
也句来语气词“也”字是否具有表疑问的功能?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两点:(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荀子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思维直觉性是其思维方式中的重要特征,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直观体验:“天官意物” 世界是否可以认识?这是任何哲学必须首先问答的问题。荀子明确地回答:“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承认并肯定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也有被认识的“理”,即规律。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客观事物,就在于“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指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与客观对象相接触就出现认识与智慧,形成了人的主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能动过程。“疑”是人动脑思考的结果。读书有疑方才有问;通过问,解决疑,反过来促进思考,产生新的疑问,求得新的提高。传统教学法中的启发式教学也讲究“挑疑”,即通过教师启发使学生产生一个个疑问,然后找到答案。它的教学过程是“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过程。启发式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不启不发”,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通过启发使学  相似文献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由“不知”而产生“无知感”的最简洁的关系注解。不知就是不知,可是,由于中国人大都面子观极强,明知“不知”,也不会公开承认。蒙田先生在谈到“无知”时说“:在有学问之前,有一种大字不识的无知;在有学问之后,还会有一种满腹经纶的无知;学问造成和产生的无知,它由学问产生,就像前一种无知由学问消除一样。”其意思是说,人无论学问多深,也有不知的一面。而一个人若是缺乏无知感,便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谓“无知感”,即人们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后,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仍…  相似文献   

15.
“天根游于殷阳”章包含两位寓言人物和两处寓言地名。关于人物,天根寓意“不知”,其是《应帝王》首章的真知与天德的基础;无名人寓意“不治”,体现圣人对治理问题的超离。关于地名,殷阳象征“知”,蓼水象征“不知”,二者分别对应于《应帝王》末章的儵、忽,在各自所处的现实环境中皆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浑沌则代表着庄子对二者的统摄。“天根游于殷阳”章以“不知”和“不治”两种应世方式的内涵为主旨,强调应将“不知”升华至真知和天德,实现无为而治,亦应在思想世界中为“不治”保留一席之地,防止形下治理事务对形上精神自由造成拂扰。由“知”到“不知”,再到真知和天德,对这一演进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中人类社会由乱世到至德之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源泉或动力在它自身固有的矛盾。从人类社会的诸种矛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这样一个范畴,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按照列宁的说法,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第90页)人类社会的其它诸种矛盾是基本矛盾产生的;它规定了人类社会这  相似文献   

17.
“导疑启问”是语文导读的重要方法,涵盖“疑问”、“怀疑”、“问题”三层心理学意义,具有创设导读境界、激发思维与求知欲等多种心理功能。从思维科学角度考察,导疑启问包含“求疑”、“辨疑”、“解疑”三个阶段,形成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到创造思维的科学流程。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王夫之哲学,从总体上观其特点,可说是沿着“即物穷理”①、“以理御心”②、“入德以凝道”③、“要变以知常”④的认识途径,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⑤的辩证考察,形成所谓“极物理人事之变”⑥的辩证的自然史观和人类史观。同时,对这种辩证考察的认识运动本身,“事之来,心之往”⑦,怎样做到“始终同条,内外合德”⑧,也进行了某些辩证考察,形成其辩证的认识理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开放式思维形式。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渐进地从常规思维到变异性思维;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从直觉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单向的到发散的迁移和扩展;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增加解题准确性,加快解题速度、优化解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一、精心“设疑”启发思维 设疑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便于突出重点,克服疑难。亚里士多德曾讲过“创造思维即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深入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列宁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以相对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否认绝对真理存在时指出:“必须善于辩证地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这是探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的指导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放到人类认识辩证发展过程中去处理。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受实践制约的充满着矛盾的发展过程。列宁说:“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它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而“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此真理也是一个过程。不但真理的获得是一个过程,真理的运用和实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