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文学》评论员《为文艺正名》(以下简称《正名》)一文,专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下简称“工具说”)的,可没有一个论点或论据对准了这一说法本身,根本没有将它驳倒;文风也不大好,不实事求是,连形式逻辑也不大讲。这里,我谈一些看法,错了,请同志们和《正名》作者批评、指正。诚如《正名》所说:“工具说”“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文艺界就开始形成和流传”,而把“文艺”与“工具”联系起来,说文艺可以作为斗争工具的,在我国,最早的大概是鲁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你院1979年第三期学报办得很活跃,富有生气。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大启示。看了孙书第同志的《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一文,受益不小。但总觉得还有些问题,值得商榷。我认为,文艺固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如果不是这样,文艺的作用是否失之狭隘;其次审美作用,非“阶级斗争”一言所能蔽之的,这大概是常识。把文艺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是形而上学的,是“四人帮”惯用的伎俩。 诚然,古今中外,一切艺术作品无不带有作者主观意识成份在内。在阶级社会里,这些作品自然是或明或暗,或强或弱,都具有阶级的属性。但若因此把它们一概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显然是荒唐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们文艺理论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失误 ,不在于重视了这种关系 ,而在于歪曲了这种关系。新时期以来 ,“为文艺正名” ,逐渐纠正了以往的失误 ,不再提“文艺必须从属于无产阶级政治”、“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 ,而代之以“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为文艺正名”并不是否认文艺与政治必然存在的关系 ,而是要纠正以往那种把文艺看作政治婢女的不恰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文艺界和学术界对怎样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个提法的评价,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个提法,对于正确总结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繁荣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如何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谈谈个人粗浅的意见,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长句”,这是唐代以来诗人们习用的一个名词。旧版《辞海》对它的解释如下: 长句,谓七言古诗,唐人惯称之。如李白诗“苦心不得申长句”,杜甫《简华诗》“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 东李白好”是也。宋亦然,如《石林诗话》称“张侯海内长句”是也,张侯谓张潜。所引李白诗句见于《江夏赠韦南陵冰》:“……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玉萧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其中“长句”一语宋刊本《李太白文集》、清康熙缪日芑刊本《李太白文集》俱作“一句”,注云“一作长”,王琦辑注本作“长句”,注云“一作一”,(《李白集校注》七四五页)究为“长句”为“一句”,尚难确定。故李白不一定是“长句”  相似文献   

6.
《左传》的作者是谁,自汉司马迁始,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但至今尚未得出满意的结论。这里就历代争议的情况先作个简单的介绍。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主张左丘明传《春秋》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按:  相似文献   

7.
论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与吕正操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吕正操同志《评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文(载《人民日报》1979年4月12日),批判林彪、“四人帮”颠倒文艺和生活的关系,炮制“瞒和骗”的阴谋文艺,破坏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这个批判当然是对的。我们是赞同的。但他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学原则,说成是林彪、“四人帮”的发明和主张,却是不符合事实的。他认为文艺只能来源和从属于生活,决不能高于生活,这个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吕文表示希望和大家商榷,我们不揣冒昧,坦率地谈出自己的浅陋之见,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8.
《刘子》一书 ,属于诸子杂家。关于此书作者 ,自唐以后 ,无有定论 ,主要有刘勰和刘昼之说。从后世的著录情况看 ,很难证明《刘子》的作者为刘勰 ;从此书内容及风格来看 ,思想倾向于道家 ,与崇佛的刘勰不同 ;语言风格与《文心雕龙》亦有很大差别。从刘昼生平事迹来考察 ,《刘子》一书作者为刘昼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六月五日的《广西日报》上,刊载刘亮盈同志一篇题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的文章。该文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是错误的。其主要观点是: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这样讲过;二、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都不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三、文艺工作中“左”的错误,根源出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今对刘亮盈同志的这几个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文艺为政治服务,这是文艺发展史上存在的客观现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科学地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四期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发表后,在我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去年十二月七日,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组织全系师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会上大家解放思想,广开言路,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11.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王立鹏先生从"辑著"的署名方式认为<醒世姻缘传>是由多个作者"集体创作"的,从主要人物、故事架构等角度来看,此说不能成立.但王立鹏先生对"辑著"这一署名方式的关注值得肯定,"辑著"表明<醒世姻缘传>"有所据而作".而胡适"<醒世姻缘传>改编自<江城>"的说法在逻辑上有欠周密.  相似文献   

12.
为公孙龙正名——《白马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白马论》之中心论题“白马非马”的本意 ,既非“白马不是马”,亦非“白马不等于马”,而是“‘白马’不是‘马’”,它是一个表征名与名之间关系的符号学命题。在《白马论》中 ,公孙龙通过肯定名与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 ,揭举了作为词项符号的名的确定性以及名与名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并严格区分了名的提及与使用。因此 ,从《白马论》的思想意蕴来看 ,它实际上是一篇探讨名与名之间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13.
文艺价值取向,这是个既老又新、看似早已解决实质上并未能圆满解决的文艺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讨论文艺价值取向的问题之前,不能不回顾一下我们对文艺价值的认识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早期的《文艺概论》几乎都是这么立论的:要求文艺从革命的功利出发,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简言之,文艺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政治价值上。这样,任何文艺作品的价值,只有把它折算成当时的政治功能方才得到认可。在革命斗争的年代里,这样规定文艺价值完全可以理解,突出文艺的政治价值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的文艺价值观念,如果仅仅  相似文献   

14.
茅盾的期刊作者观与编辑思想——以《文艺阵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编《文艺阵地》是茅盾期刊编辑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茅盾与生活书店合作,于战乱的艰难环境中创办这份文艺半月刊,并使之发展成为影响最深、最广泛的抗战文艺刊物之一。《文艺阵地》的成功编辑经验突出表现在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茅盾在期刊初创之时,就着手建立作者队伍,并以富有人文色彩的方法巩固作者队伍,编刊过程中尊重作者,珍视作品,从而为刊物赢得信任和良好声誉。在实践中,茅盾也阐发了成熟的编辑思想,他强调建立强大的作者队伍、强调利用编创结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中,指导延安文艺、新中国文艺、新时期文艺及文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文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为文艺的社会发展观、文艺的科学辩证发展观、文艺的创新发展观和文艺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措施、法规及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艺制度、体制、建制、机制的实施,保障了文艺的健康顺利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及文艺制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犹太文明》一书的作者认为20世纪初之前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一无所知。作者这一论断不符合实际,事实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世界各地犹太人遭受迫害而处于十分悲惨境地的情况多有记述,对反犹主义持反对和谴责的态度,对犹太复国主义持赞赏态度。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然而,数百年来,人们很少注意他的哲学思想,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宋代哲学家周张程朱的哲学思想,大都出自《周易》。生活在宋末时期的文天祥,其哲学思想亦渊源于《周易》,并来自《中庸》。文天祥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讲不息之理,而“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历史上,河南可能是受灾最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在这种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如果一定要找点儿积极因素的话,可能就是生存智慧。但这种生存智慧应该是正能量,不能背离。我觉得《诗经》里的十五国  相似文献   

19.
杨柄同志编著的《列宁论文艺和美学》巨著已经问世了。他在编注说明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列宁的文艺和美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文艺和美学的战略学”,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研究革命领袖的文艺和美学思想,绝对要避免“以美论美”的形而上学倾向。革命领袖终身的精力都集中在革命和建设活动中,不可能抽出一定时间来单独地谈论文艺和美学问题,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又必然涉及到文艺和美学问题,因为文艺和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说得具体一点,它必然要为当时的革命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阶级斗争的优秀小说。它的政治思想内容历来受到地主资产阶级学者最严重的歪曲。一九五四年毛主席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但由于刘少奇、周扬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干扰和破坏,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流毒远未肃清。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很有再批判之必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胡适派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代表作,它除了抄袭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来的错误论断外,也有不少打上胡适派印记的“创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创见”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