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史上,到了近代才真正开始了对人类认识本身的深入探索.而关于人类认识的起源问题又是整个近代哲学家们绞尽脑汁首先要解决而又未能真正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在批判“天赋观念”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而德国的理性派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了“大理石花纹”说与之争辩,考察一下他们之间关于认识起源学说的典型争论,并从中吸取一些思维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丰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是没有教益的.在这种考察中,笔者不同意现成教科书中(全增(占段)主编《西方哲学史》)把莱布尼茨定论为唯心主义先验论,也不同意对洛克的“白板说”所作的不恰当的过分肯定.笔者将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洛克和莱布尼茨在观念起源问题上的争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扬弃他们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论证,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的哲学思想和其《政府论》中的政治思想是紧密联系的,《人类理智论》中的经验主义哲学是《政府论》中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政府论》中人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观念以及洛克的宪政理论都是建立在其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而其经验主义哲学当中的关键部分就是对人的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英国哲学家洛克早在17世纪就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并由此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哲学体系。在洛克的语言哲学体系里,人类的思想或观念传递是通过交流的行为过程来完成的,而交流的完成又必须借助于语言或语言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交流的内容在于思想,而且,语言的意义或语言句子的意义决定于思想和思想的统一性,语词的意义决定于组成心灵思想的观念;语言或语词的意义赋予和规定具备心灵行为的任意性特征,然而,关于语言体系创造的统一性和目的性原因问题,关于语词意义的观念源泉问题等,洛克困于经验论的原因而未作进一步的探讨,要探究这样的问题,先验哲学的理性存在论无疑能够提供一种帮助。  相似文献   

4.
17世纪末,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论战将近代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的“天赋观念之争”推向了高潮。莱布尼茨在继承笛卡尔倡导的天赋观念说的同时,从许多方面对其加以修正和发展,从而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天赋观念是潜在而不是现实的;天赋观念的显现需要感觉的剌激;天赋观念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的内在根据等。而在莱布尼茨这些既新颖又富有积极意义的观点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洛克指出观念和语词为标记性工具,意义理论的结构明显的可以分为三层:观念标示事物、语词标示观念、语词间接标示事物。由于洛克认为语词的固有意义是标示说话人心中的观念,所以许多的评论者认为他的语言是某种私人语言,无法保证人们的日常公共交流。但是在洛克意义理论内部,三层标示关系是融贯的,即使语词具有观念性的意义仍然可以实现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6.
洛克早期自然法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早期自然法思想是现当代西方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与一些学者主要以《政府论》下篇中个人与人类的保存来理解洛克的自然法思想不同,文章立足洛克早期著作《自然法论文集》,从自然法的本质、对自然法的认识,以及自然法与政治社会的实证法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洛克早期自然法思想加以澄清。从中可以看出洛克的自然法思想的深刻校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从莱布尼茨的《人类理智新论》和《单子论》中梳理其认识论思想,尤其是他对认识主体的看法。莱布尼茨把一种精神客体———单子作为认识的主体,意在说明和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和认识的辨证发展性质,但这种唯心主义的解决方式必然引申出天赋观念而最终走向先验论。尽管如此,莱布尼茨对认识主体的探究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发生了积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欧洲,洛克是一位认真、细腻地考察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其代表作《人类理智论》里,一方面,提出不少耐人寻味的认识论课题,启发人们去进一步思索,对认识学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受自然科学发展条件的限制和作者本人经验论、机械论思想的影响,又发表不少错误意见,使他陷入严重的思想混乱中。因此,细心地剖析、全面地评价洛克,是颇为重要的。本文只就洛克的物质实体观念,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莱布尼茨关于感觉经验的观点,是其“前定和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他的唯理论的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结合笛卡尔、斯宾诺莎的有关见解,对莱布尼茨的认识论巨著《人类理智新论》中所阐发的感觉经验的观点作些粗略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评价的角度西方学者对洛克同天赋观念的争论的评价有的侧重于历史的角度,有的侧重于理论的角度。但著名的洛克评论家阿尤(R.J.Aarom)有其独到的见解。阿龙在《约翰·洛克》一书中专门以“反对天赋观念的论争”一章来评述这一问题。该章从《理智论》发表的年代一直考察到本世纪初各家的评论,它认为莱布尼兹和伏尔泰的观点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权威性看法。莱布尼兹在《人类理智新论》中公开声明,洛克沿用亚里士多德和伽森狄的观点,而他沿用柏拉图和笛卡儿的观点。这表明洛克批判的矛头首先是指向笛卡儿的,并深受伽森狄的影响。伏尔泰则以更明确的形式肯定了洛克批判的目标是笛卡儿及其流派。这种看法一直维持到十九世纪中叶。但是,当人们认识到洛克深受笛卡儿哲学的影响并在洛克哲学中再次发现唯理论成份时,引起了人们对洛克论敌的进一步考证。有人根据《理智论》第一卷唯一提到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6.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与幽默语的顺应性特征有显著的可比性。广告语是通过顺应受众、"投其所好"来达到目的。顺应受众是显性的"褒扬的"顺应过程;使受众顺应广告语者的目的、产生购买行为则是隐性的顺应过程。幽默语的特点是:幽默制作者有意违背或不顺应受众或听者的预期,这是一个显性的不顺应过程;而通过某种"线索"或"关联"(即隐性顺应因素)引导受众朝意想不到的或隐性的意义上思考,这个意义就是幽默制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隐性的且具备"贬损性质的"顺应过程。广告幽默语具备广告的特征和幽默的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