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燃料电池氢源问题,针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微型反应器,研究了一种新的催化剂涂层技术。结果表明:催化剂涂层与金属基体结合紧密,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当温度为293°C,空速为4.14-h 1时,在环状微反型器中,测得甲醇的转化率为88.2%,未发现副产物甲酸甲酯、甲醛。100 h的连续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催化剂活性在反应开始40 h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工业熔铁催化剂的分析,发现该催化剂的物相主要为Wusite-FeO和C-Car-bon。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费托合成反应。研究了不同温度,H2/CO进料摩尔比和空间速度下该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发现当压力2.5Mpa,空速1600h-1,H2/CO进料摩尔比为3/2,温度260~300°C时,随温度的升高,CO、H2的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增大,而CO2选择性减小;温度290°C,压力2.5Mpa,空速1600h-1,H2/CO进料摩尔比在0.5~1.5时,随H2/CO进料比增加,CO转化率,H2/CO摩尔利用比和CH4选择性都增加,但H2转化率和CO2选择性减小;空速对该熔铁催化剂的催化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Ni(OH)2和比表面积为1114 m2/g的活性炭分别作正、负电极材料,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67 mm×20 mm×170 mm)在0.24 A/s的放电速率下,电容量达14000 F,6000次反复充放电的容量衰减为9.4%,72 h后的自放电为17%。分析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杂质含量以及测试温度都将影响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容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CO加氢、CO2加氢合成甲醇和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反应为关键反应,CO、CO2和二甲醚为关键组分,建立了管壳型二甲醚合成反应器的二维数学模型,用二维正交配置法求得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和床层温度随轴向和径向分布,模拟计算了反应器的操作性能。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入塔气量对催化床轴向温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反应进口温度对反应影响不大,径向温度差基本在2~4°C,径向浓度差一般不超过0.1%。  相似文献   

5.
以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实验关联的噻吩加氢脱硫表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加以修正,得出反应动力学方程:r=6.935×1-0 12exp-45 054RTp1.H 42p0.T h83。研究了等温条件下温度对噻吩加氢的影响,并对二段反应器中实际温度的测定曲线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温度是噻吩脱除反应的关键因素,入口温度应随着床层绝热温升的下降而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薄层色谱扫描技术研究了回流温度时(76°C)1,2,3,4,6-五-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的超声溴化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液中初始物半乳糖的浓度随超声辐照时间的变化,采用一次法和初速度法分别建立了该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方程:r=9.348×1-0 31ρ(一次法),r0=1.07 8×1-0 21ρ,0(初速度法),确认这一反应对初始物半乳糖为一级反应,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根据推测的反应机理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为r=K1ρ,(K=2k1k2ρNBSk5),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耐高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环戊烯水合制备环戊醇的反应,在高压釜内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0g、反应温度130~140°C、水∶环戊烯=5.5~6.5∶1(mol∶mol)、搅拌速度600r/min、反应时间为4h、苯酚∶环戊烯=1∶1(m∶m)的条件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到25.7%,环戊醇的选择性在93%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共沸法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探讨了复合催化剂、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装置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乳酸质量分数w=0.01的复合催化剂(其中氯化亚锡与对甲苯磺酸质量比为1∶1)为催化剂,溶剂与乳酸的体积比为0.75∶1.00,在氮气氛保护下反应35 h左右,能得到重均分子量为6.6×104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加培养方式,实现了杂交瘤细胞在营养物富裕、葡萄糖限制和谷氨酰胺限制3种条件下的拟稳态培养。代谢动力学分析表明:葡萄糖限制时,葡萄糖比消耗速率(qGluc)降低到1.1×10-9mmol/(cell·d),相比营养物富裕时降低了40%以上;乳酸生成量降到最低。谷氨酰胺限制时,谷氨酰胺的最小比消耗速率(qGln)约为0.28×10-9mmol/(cell·d),相比营养物富裕时降低了56%以上;氨的比生成速率降低到0.23×10-9mmol/(cell·d),营养物富裕时为0.93×10-9mmol/(cell·d);丙氨酸的生成降到最低。3种拟稳态下单抗的比生成速率都在29×10-9~37×10-9mg/(cell·d)。本文的流加培养设计方法为快速认识细胞的代谢规律,设计相应的培养基和调控策略,实现细胞高密度和产物高浓度的培养过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选用单速率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建立热管式甲醇制氢反应器模型,对反应器内部温度的分布进行 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进口气体温度对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和甲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热管应用于甲醇制氢 反应器中可以改善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进口气体温度有利于床层温度的均布和甲醇的转 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在批阅学生的周记中看到一位同学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我看到卷子或者作业本上那‘×’号,尤其是被老师放大了的又红又粗的‘×’号时,我的头上好像被浇了一桶冷水。它似乎不是一个‘×’号,而是老师眼中发出的两道寒光,深深地穿入了我的内心。我感到它不像是画在我的作业本上,  相似文献   

12.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 ,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 ( HMDS)对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包覆 ,研究了包覆温度、包覆时间、HMDS分压等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碳量、p H值的影响 ,分析了表面包覆后气相法白炭黑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明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包覆 HMDS后 ,团聚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温度的升高以及 HMDS分压的升高 ,经表面处理后的白炭黑的 p H值和含碳量增加 ,表面羟基数明显减少。反应时间小于 1 5 min时 ,包覆速率较快 ,然后趋于平缓 ;反应温度小于 2 5 0°C时 ,温度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温度大于 40 0°C则影响较小 ;HMDS分压较低时 ,分压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当分压超过 7.9k Pa,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甲酯、不同的长链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及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成、酰化及皂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类Gemini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DAMC)。实验还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C10-DAMC、C12-DAMC、C14-DAMC、C16-DAMC)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在25℃时,γCMC 分别为28.3、27.1、34.7、41.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4×10-3、9.6×10-4、3.8×10-4、1.3×10-4mol/L;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47.3、41.6、36.2、30.7。合成样品显示出优良的乳化、润湿、泡沫及耐硬水洗涤等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制得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了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使其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能谱元素分析(EDS)、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等对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 630 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谱中消失了;共聚物在350°C才开始分解,其玻璃化温度为58°C,数均分子量为8.5×104。  相似文献   

16.
对桑叶水提取的粗多糖在离子交换纤维素上的吸附量进行了考察,然后利用离子交换纤维素柱色谱将粗多糖分为4个电荷性质不同的亚组分SD0、SD0.1、SD0.2、SD0.3。通过桑叶粗多糖在离子交换纤维素的吸附解吸行为可知,桑叶多糖主要以酸性多糖的形式存在。其中主要组分SD0.2进一步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介质进行纯化,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同时进行检测,得到均一多糖SDS-1和SDT-1。SDS-1的Mw=8.9×104,Mn=7.5×104,分散度D=1.18;SDT-1的Mw=1.54×104,Mn=1.42×104,D=1.08。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碳酸铵和氨水为沉淀剂,硅溶胶为载体,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SiO2(wCu=0.20)催化剂。其中以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均匀蒸氨沉淀沉积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草酸二甲酯加氢活性。通过XRD、FT-IR、热重(TG)等分析,证实了催化剂前体是一种具有矿物硅孔雀石结构的物质,它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低温催化活性。通过热分析和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出具有硅孔雀石结构的催化剂前体在450°C焙烧后进行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和Cu2O含量,因而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聚脲对聚酰胺预聚体进行改性,以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制得聚酰胺聚脲(PAPU)抗水剂,该产物完全溶于水,其表观粘度为800~1 500 mPa.s,pH为5~7,固含量为(66±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5×104。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表观粘度的影响。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实验室制备产物的固含量与表观粘度较市售产品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无机盐在超(近)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极低,这为超临界水脱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溶液浓度与电导率的函数关系,在自制小型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超(近)临界状态下NaCl溶液的盐析行为,同时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于脱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低压的反应条件有利于无机盐的脱除,当压力为23.1 MPa、温度为673 K时,得到的NaCl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4×10-5;在水的临界点附近NaCl的溶解度变化极为剧烈,在23.1 MPa的压力下,从643 K升温到663 K,NaCl水溶液的浓度降低了30倍。  相似文献   

20.
考察温度、颗粒度等热解条件对废轮胎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热天平仪考察温度、颗粒度对废轮胎热失重的影响;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温度、颗粒度对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热解油和粗炭黑)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废轮胎热解产品收率的关键因素,400~550°C时热解失重速率最快,超过550°C接近完全热解;若废轮胎热解以得到热解油为目的,温度控制在400~500°C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颗粒大小也是影响产品收率的重要因素,在400~550°C,随着颗粒度的增加废轮胎热解更加完全,粒径为0.3 mm和5.0 mm的废轮胎颗粒热解活化能分别为73.1 kJ/m o l和55.8 kJ/m o l;颗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也很大,而当颗粒度超过5 mm时对热解产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