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太学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学体”,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文体。它是石介在猛烈抨击“西昆体”的同时,把文风引向另一极端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怪僻。“太学体”在太学建立之后的形成、影响,以及欧阳修嘉二年(1057)知贡举与它所进行的斗争,是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欧阳修的基本经济观点,分析了欧阳修为挽救北宋财政经济危机而提出的慎重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商品流通、杜绝奢侈腐败等措施主张。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在文风上明确反对奇险怪诞,而在诗风上却十分推崇"奇险"乃至"险怪",这种矛盾的诗、文观念和创作追求,以及他对太学体始作俑者石介既批评又盛赞的矛盾态度,实际上对仁宗庆历直到嘉祐初年形成的太学体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而受到攻击、诬陷,扬州是其贬谪的第二站。宋仁宗赏其忠而用其才,但同时惑于浮议,也抑其傲而贬其党。欧阳修在扬州,政宽民安,以“文章太守”建立了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当以主要精力从事《新五代史》的编纂。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古文理论中的“道”寇养厚欧阳修的古文理论,从总体上看,继承了韩愈的传统。他曾对苏轼说:“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引)就是说,他的古文理论总是把“文”和“道”联系在一起的。《与张秀才第二书》中,欧阳修对自己古文理论中的“道”...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两百多年来的许多红学家们,大都认为它表现了佛教的宗教思想,宣扬了佛教的“色”“空”观念。这种见解与曹雪芹的世界观及作品的具体实际是不相符合的,对正确理解与评论《红楼梦》是有害的,应该通过讨论,加以廓清。  相似文献   

8.
刘备何以三顾茅庐?难道仅因诸葛亮有“逸群之才”吗?不,“三顾茅庐”的发生,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只要分析一下当时荆襄地区的各方政治力量,就可看出,先主“三枉驾以见孔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势力和影响。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出身于官宦世家。原籍琅邪阳都,因“遭汉末扰乱”,不得不漂泊荆州,成为“躬耕陇亩”的“飘然一侨居客”。诸葛亮到了荆州南阳地区后,就投靠了襄阳地方豪强,并与荆州统治集团中的各派上层人物都有联系,成为在荆州具有一定势力和影响的重要人物。首先,诸葛亮定居南阳邓县以后,就通过联姻的手段,投靠了庞德公为首的襄阳地方势力。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和拟容切象手段,人们对它的研究,由来已久。刘勰、陈骙、陈望道、张弓诸家,采用词章学、语言学的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比喻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当前有的同志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开拓了比喻研究的新天地。诚然,这些研究工作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语言学等方法的局限性又妨碍着人们对比喻作出更加深刻和透辟的解说。本文试图以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比喻进行一番探索,尚祈诸位指正。  相似文献   

10.
“人性”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诗六义”出发,把“赋比兴”放到人类学理论框架中,探索了赋、比、兴与人类精神起源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历史积淀过程,以历史积淀界定其内在结构,对中国诗学的“赋比兴”说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乌浒”是东汉时越人的别名。民族史学界普遍认为,乌浒人与壮族有渊源关系,但对“乌浒”这一名称的语源却是众论纷云。有说源于酋长之名“无余”的,有的说是“骆越”音转的,也有说得名于楚国方言“于菟”的,各持己见,分歧不一。笔者亦就提出一孔之见,就教于大家。 历代史籍对“乌浒”一称,有过不同的记载。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五》认为,乌浒人得名于横州之乌浒山。杨孚《异物志》则说:“乌浒,南蛮之别名”。范晔《后汉书·灵帝纪》“玉林乌浒民相率  相似文献   

13.
悲秋,是我国的传统文学之一,它是借“秋”的景物气氛抒发作者“悲”的情绪,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是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方法。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无论是诗、词,还是歌、赋,在各种文体中,悲秋的作品都层出不穷,历经两千多年而长久不衰。“悲秋”缘何而起?它究竟具有何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确是文学史研究者不容忽视的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当是我们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已经知道,悲秋题材的作品在《诗  相似文献   

14.
“达瓦孜”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杂技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时西域的绳伎已在皇宫中演出,隋唐以后高空走绳日趋成熟,宋代、辽金时代仍有发展。绳伎在清代由前代太常寺管理改为武备院管理,并由丝绳改为铜绳或麻绳。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吸融了中原绳伎的精华,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华民族艺园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崇高是什么?”“崇高属于美的范畴,还是属于美感范畴?”美学史上至今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作了专门探讨的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产生一种激昂慨慷的喜悦,充满了快乐与自豪”(《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第163页)。但他原不是把“崇高”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来加以阐述,而是从修辞角度加以论证的,确切地说,他谈的只是“崇高的文章风格”。  相似文献   

16.
大公无私是个道德命题.大公和无私是统一的完整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重要原则.大公无私是和自私自利相对立的.“公”和“私”历来有多种含义.我们党所提倡的大公无私的含义很明确,它既不是经济领域所有制的概念,也不是社会领域物质利益的概念,而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道德概念.这里所说的“公”,是指公共利益、人民利益.为公,是指为社会或为集体的思想和行为.所谓“大公”就是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头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林石,北宋熙宁、元丰时以明经笃行著称,长期以《春秋》教授乡里。元丰时与赵抃游,名动京师。又尝与管师常、龚原论学,为学不辞新旧,经术事功兼重。温州太学九先生得益于他的培养。太学九先生的学术思想,实肇基《春秋》学,详考其政治思想和仕绩,都带有经世致用的色彩。至于温州太学九先生一致倾向于程氏学,这主要是在为己之学这一点上,温州的乡先生们、太学九先生们和程氏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 《王梵志诗校辑》第○七四首有句为“地下须夫急,逢头取次捉。一家抽一个,勘数犹未足。科出排门夫,不许私遮却。”“排门夫”一词,《辞海》、《辞源》未收,《校辑》也无注释,仅作为难词编在所附《王梵志诗语辞索引》中。按,“排门夫”是由“排门”一词再复合“夫”字而成的唐宋时俗语,意为挨家挨户闯门捉兵。“排门”词,《辞源》及《辞海》未收,它的时代较早。南朝梁何逊《七召》:“于是整容投刺,屣履排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8,(2):45-48
张綖在词体创作的体悟以及编撰《诗余图谱》的词学实践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词体风格的不同,并最终在《诗余图谱凡例》中提出了影响古今的"婉约—豪放"二体说,但"二体说"并非源自张綖评点《草堂诗余别录》时提出的"精工—豪放"之说,而恰恰相反,"精工—豪放"之说是对"婉约—豪放"二体说的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散文具有明显缓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章法安排、句法安排以及用字等方面,缓的风格对欧文形成摇曳多情的审美效果、摆脱韩愈文风、自立门户以及引导元明散文风尚都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强调欧文缓的风格对深入研究欧阳修散文,甚至是宋代散文都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