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蕴涵在其军事理论和体现在对战争及其规律的具体认识过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包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性、过程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是《孙子兵法》中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它毕竟代表了不同于同时代的孔子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张淼  陆军 《南方论刊》2010,(12):102-103
《孙子兵法》案例教学是实现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孙子兵法》中强调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强调战争有备无患,力争做到"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丰富的思想内涵不仅涵盖军事领域,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确立国防战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就如何在普通高校讲授《孙子兵法》,并把此课上的生动而有教育意义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与美伊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三大思想家之一。其所著的《孙子兵法》 ,因为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学内容和精辟的哲学思想而影响深远。从《孙子兵法》与美伊战争的相关联系出发 ,运用《孙子兵法》中孙子哲学思想 ,可以分析出《孙子兵法》对美伊战争中交战双方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战略上"先胜"、战局上"速胜"、战术上"易胜"的军事情报思想,对近代日本军事情报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甲午战争中,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日本都正确认识到了情报工作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情报工作,全面搜集清政府政治、军事、地形等方面的情报,这是日本赢得甲午战争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孙子情报思想对甲午战争中日本情报工作进行分析,能够剖析出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并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情报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墨子的军事防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赞同正义战争。他的军事防御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有备无患”是积极防御的基本前提;二、全方位的防御思想;三、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系统;四、全民皆兵的群众战争思想。为了军事防御,他还设计制造了相应的武器装备,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墨子立足于小国的军事防御思想与孙子研究大国进攻规律的《孙子兵法》,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两者构成了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6.
孙子"道"论,是"治道"、"人道"和"战道"三者的统一体,包含着治国法则、道义恩信、客观规律等意蕴,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本关怀和道义追求,其核心理念在于施政爱民、安国全军。孙子"道"论,通过分析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国君素质德行对战争的影响,战争的内在规律性等方面,突出了"道"在战争比较、准备乃至实施中的首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孙子并非唯"道"是从,且"道"也并非《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核心旨要,而只是其中探究战争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 ,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 ,历代论兵之书如林垂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思想观念的解放 ,国学热的兴起 ,兵家文化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学者们研究的触角涉及兵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军事思想是兵家文化的主体 ,研究成果尤为深入细腻 ,引人注目 ,本文拟对此作简要回顾和总结。一、关于军事战略战术思想  对于兵家战略理论的总体把握 ,学术界普遍认为《孙子兵法》奠定了兵家战略理论的基础框架 ,后世兵家在战略理论方面有所发挥和延伸 ,然一直未突破《…  相似文献   

8.
《孙子》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过去,对《孙子》一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它的军事辩证法。实际上,《孙子》一书的认识论思想也很突出,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仅对《孙子》书中的认识论作初步探讨。 (一) 《孙子》认识论体现在战争问题上,即它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主张。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曹操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至死于斯。社会环境造就了曹操。他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少即习武,“博览群书,特好兵法”。长而为尉,即亲武事。既迁典军校尉,适董卓乱起。自此,鞍马劳顿,倥偬一生。战争的实践,加深了他对历代兵家、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兵法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最终他成了一代军事大家。曹操的军事思想,是祖国军事思想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三国志》注引晋人孙盛《异同杂语》说,曹操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记载,曹操作《〈孙子兵法〉注》二卷、《〈孙子兵法〉集解》一卷;《〈太公阴谋〉解》三卷;自撰兵书有《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接要》十卷(另有三卷本),《兵书略要》九卷,《魏武帝兵法》一卷。还有的记载说,曹操曾撰有《司马法注》。上述著作,有的可能是同书异名。但整体可见曹操确曾有过不少兵法著作。这些著作在唐代以后大都失传了,仅有个别著作留下残文。我们现时所见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及他本曹操文集中相当部分是军事性的,这些军事教令,极大可能是魏晋时人所辑曹操兵书中的内容。 曹操作有《孙子序》。历代学者据此认为,现存《孙子》十三篇,就是曹操整理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体大思精的军事思想的形成与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兵家韬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自发到自觉地继承前代兵家韬略,主要有四条渠道:1.以战争为题材的通俗小说。2.湘军与太平军的作战经验。3.被称为“相砍书”的史鉴。4.中国兵家宝典《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理论与古代兵家韬略的继承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更善于根据战争实力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三种作战形式。2.在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下,一贯强调正确处理攻防关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3.强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4.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解决战争中主观与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原理。  相似文献   

11.
《左传》军事思想简析黄朴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春秋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既表现为《左传》、《国语》和老、孔等思想家对军事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论述,更体现为《孙子兵法》这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兵学巨著的出现,它们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道"兵者,诡道也",列出了十二条具体的诡道用法,并将其思想精炼为八个字,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的诡道思想是春秋战争实践的结果,春秋时期的诸多战争,虽然也遵循着"不鼓不成列"的古军礼,但是古军礼的影响力在减退,很多战争都明显显露着"诡道"的特征,胜者能够通过示形动敌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依靠奇计阴谋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些用兵实践为《孙子兵法》"诡道观"的形成提供了的重要的历史依据和思想启发。  相似文献   

13.
<正>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最早兵书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而且也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经典;由于她科学的方法论和深刻的理论思维,使她的使用价值和认识论意义除了直观地体现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之上以外,早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军事战略范畴,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体育竞技等领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春秋战国之交产生的军事科学论著。其中阐述的思想观点是那个时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一经产生,其军事价值和哲学思维的影响就超出了那个时代,也超出了国界。《孙子兵法》共13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战争问题的方方面面。篇篇闪射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光辉。如果用系统理论观点看《孙子兵法》,首篇《计篇》是这个系统的最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于汝波《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战争理论。《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缜密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一个“胜”字。它以“胜”为总纲,下辖三个子纲,或者说是三个较高范畴:先胜、全胜、战胜。先胜是关于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等六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评析,在每一项内容之下又分为若干论点。这样的剖析,充分展示了孙子军事思想博  相似文献   

17.
周大雄 《江淮论坛》2009,(3):72-76,164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作。孙武在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是与他在哲学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密切联系的。历久弥新的《孙子兵法》以其蕴涵独特的军事艺术魅力和哲学智慧的灵光而被后世奉为兵学圣典。在哲学领域内,《孙子兵法》并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它所反映的军事哲学思想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卓越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在《孙子兵法》的研究中,谈“智”的文章多,谈其他内容的少。有的认为《孙子兵法》只讲“诈”不讲“仁”,或者即使讲“仁”也只是为“诈”服务的,认为《孙子兵法》是一部智谋多变的诡诈之论。这种观点古来有之。但细读《孙子兵法》我们不难看出,其“仁”的思想渗透于全书之中。一、战争观中的“智”与“仁”春秋末期频繁而无情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孙子指出:“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著作中的瑰宝,其中“文武兼治”的管理思想是其理论体系当中一颗璀(?)的明珠。本文着重从“文治”、“武治”,以及二者的关系上,来深入挖掘《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曹刿、曹沫辨谢祥皓《左传》庄公十年所载"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例。曹刿论战中所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争理论,以及在该战中所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方针,不但得到了后世兵家的广泛认同,而且被兵学经典《孙子兵法》确认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