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从政时间总计不足十年,其余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即使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是同弟子们一起活动,一面向列国诸侯宣传政见,一面与弟子们研究学问。孔子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孔子热爱教育,相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以下只注篇名)“习”字从广义上讲就是教育。“习相远也”,是说人们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因熏陶习染不同,或者说因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很大。孔子虽然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他从未承认自己或别人是“生而知之者”。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认为自己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而是爱好历史文化,勤奋好学求得的。他把知识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孔子相信通过教育,一代会胜过一代,因而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所以“可畏”是因为“后生”学习进步快,知  相似文献   

2.
"斯文有传"是苏轼对欧阳修传承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欧阳修赋予苏轼的文化使命。孔子是"斯文"最早的整合者与承传者。在欧阳修、苏轼的时代,"斯文"主要代指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化。苏轼一生弘扬儒家之道,使"斯文有传",是他平生最为看重的功业。  相似文献   

3.
<正> 孔子“从周”尚“文”,表明了他对礼乐文化的兴趣;“故殷”求“质”,则表明了他对殷代和春秋时代的尚武精神的神往与追求。孔子是文武兼备,但是,他留给人们的仅是一个仁者形象;那么,孔子的武土色彩、尚武精神怎样呢? 一、孔子尚武思想存在的必然性春秋时代处于部落性领主制国家向纯粹封建专制国家过渡的后期。这时去古未远,英雄时代以勇力“射选诸侯卿大夫士”(《礼记·射义》)的影子,依然存留在武士心中。处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人们特别重视军事。信而好古的孔子,不仅承继了古代的祭礼传统,也承继了戎事传统。“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同上《礼器》)这似可意会于孔子的才识与本领。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传述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怀疑天命鬼神,重视人事;主张以“仁”为中心确立各种典章制度;重视仁德、礼义,轻视生命和物质利益;提倡“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的方法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是推动社会走向理性、文明、和谐、有序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忠于教育事业,执教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自学成才,是孔子教育思想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初步探讨。孔子自称“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但他“作《春秋》”。“修《诗》、《书》、《礼》、《乐》”;又“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孔子不仅是一个大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个大学问家。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他明确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贡原来认为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后来,改变了看法:“卫公  相似文献   

6.
董王同异论     
本文略论董仲舒(公元前179——104)与王充(27~99)思想之异同。 一、“可效仿者,莫过孔子” 董仲舒是以宗孔而著名的。他认定“孔子立新王之道”(《春秋繁露·玉杯》,下引只注篇名),故著《春秋繁露》以阐发其微言大义,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相似文献   

7.
扬雄《法言·君子篇》有下列的一段话:或问:“孟子知言之要,知德之奥。”曰:“苟非知之,亦允蹈之。”或曰:“子小诸子,孟子亦诸子乎?”曰:“诸子者、以其异于孔子者也。孟子异乎不异?”或曰:“孙卿(即荀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牛玄,骍白,睟而角,其升诸亩乎。是以君子全德。”可见扬雄对孟、荀的看法是:孟、荀同宗孔子,立说各自不同,但孟之于孔,没有不同,而荀在《非十二子》中,批判了子思和孟子,这是他不纯的地方,也是他异于孔子的地方。扬雄是最推崇孔子的,往往以孔子的学说作为折中各说的标准。孟子既同于孔子,是他自认为是孔孟的继承人而不同于荀子了。不过就人性论说,他却受了荀子性恶说的影响,而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说。  相似文献   

8.
老子与孔子同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老子早于孔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五千文》中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这一超感觉、超时空、最抽象、最概括的哲学范畴来指称永恒而绝对的宇宙本体和自然规律,并据此构建起理论体系.老子是一代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哲学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稍晚于老子.据史书记载,孔子年青时代就崇拜老子,一生中曾多次访学、求教于老子.孔子曾极力宣传和提倡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被尊为圣人.从老子和孔子各自学说创立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来看,老学和孔学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老学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虽然曾一度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潮(如汉初和魏晋),有时甚至为少数君王所激赏、推崇(如唐玄宗,他认为“道德者百家之首”,“岂六经之所拟”,曾用行政命令硬性规定人们必读《老子》).但从总体上看,老学并非官方正统思想,基本上处于被排斥、受压抑、遭罢黜的“在野”地位.而孔学则处于“独尊”的地位,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孔学对于中国国民的人格精神和人性的塑造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思维和性格特点的形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孔子是接受了古代文化,又影响着他之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  相似文献   

10.
周公事迹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先秦史两千年,周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人们常将其与文王、武王并论,但事实上,周公的历史地位远在文王、武王之上。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著名史家夏曾佑更说得具体:“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35年版,第31页)周公的历史地位如此显赫,倒不是因为他“制礼作乐”,为中国礼乐艾化先,而是人们认为他在政治上辅佐成王,尽君臣之义,为后世君臣名分立下了一座丰碑。《苟子·儒效》载:  相似文献   

11.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这述作之义 ,其核心即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释原则。这一连续性的内容 ,即自然与文明或质与文的连续。“质”或自然 ,是“文”的发展之合理性的界限。质、文之连续 ,亦即天人之合一。在这个意义上 ,“文”的“作”亦即“不作”。文化表现为一质、文之张力关系中的生命连续 ,同时 ,亦总是作为“传统”以此“不作”之“作”的方式活在我们之中的东西 ,这正是我们总能有所“作”的原创性之本。近代以来 ,文化的“断裂性”和历史“记忆的短暂” ,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文和精神资源积累与原创性的不足。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阐释原则 ,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也可以从另一标准分为动作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学习和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就为人们所关注。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关注多属于思辩性的讨论。而在心理学进入实验阶段以后,学习和记忆在心理活动中成为最活跃和最富有成就的领域之一。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可以算为最早的学习心理学理论。在学习的认识过程方面,他的论述涉及到感知、记忆、思维、学习迁移等多种心理学问题,他主张“多闻”、“多见”、“默识”、“笃志”、“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多闻”、“多见”主要说的是对事物的感知。孔子曾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他认为,学者都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知识的。他所谓的“默识”、“笃志”就是说的记忆问题。他要人们在学习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说通过多闻多见的广博学习以后,应当牢固记忆,及时询问不懂的问题,对新学的东西进行反复思考以达记忆目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也就是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贡问他:往日夫子教导弟子,“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占”,何以老来好《易》?对此孔子详作回答,其要点是:“前祥而致者,弗祥而好也,察其要者,不诡其德”;“《尚书》多缺点以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求其德而已矣,吾与史筮同途而殊归”;“《易》有君道焉”(见帛书《易·要》).这符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也说明年老前之孔子并不好《易》.者子也是一位“不语怪力乱神”者,但其史官身份,要求他必须了解并研究《易》.因为史、卜、筮、祝这几种人“每每是相兼相通”(李学勤语),甚至“周易这个典籍的编纂出于史官”(朱伯崑语).所以.孔子所说的那几条理由,皆适用于老子.事实上,老子当比孔子更早更多地接触与研究《易》,受其影响更大,下面拟从几个方面对比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郑声辨     
自孔子说“郑声淫”以来,依经引申者有之,释词发微者有之,违义曲解者亦有之。说者不一,读者生疑。郑声究竟是“邪淫之乐”(张载《经学理窟》)、“靡靡之音”(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还是“音声之至妙”(嵇康《声无哀乐论》)?孔子反对郑声,是否也反对《郑风》?论诗与乐,“崇雅斥郑的原则”到底对不对?这些问题,牵涉到如何理解和评价古代文艺观的问题,确有察辨探讨的必要。一提到郑声,旧说以为“淫声”:“郑国之音,谓淫声也。”(《辞源》)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的解释去掉了“淫”字:“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因同孔子等提倡的雅乐大相径庭,故受儒家排斥。”虽未直接指出郑声的音乐特征,却离了贬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孔子在人类文化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学术思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上的精神财富。中国之有孔子,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哲学思想天道观是先秦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殷周以来传统的天道观认为天是具有人格神意义的“上帝”。他是主宰一切的。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传统观念,如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畏天命”。(《尧曰》)但这并不代表孔子天道观的特点。孔子对鬼神和命的态度,反映出他的思想特征。孔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文化传统里,所谓的“独裁者(Diktator)”首先是指那种拥有无上“话语霸权”、并以“训话”(Diktat)为主要言说方式的人。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的言说方式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论语》中的“孔子”本质上不是一个“对话者”,而是一个“训话者”,“Diktat”是他最主要的言说方式,并且这种言说方式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体系”内在的要求和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诞生,距现今是整整二千一百周年了。他的名字和他的名著——史记——一直是傅颂人口;在同时代中、同侪辈中,他是最有资格受到后世敬重的。后二十馀年的苦心纂修,五十万言的成功作品看,他确实为古代文化遗产创立了富而且美的一个宝藏,他确实称得起是古代文化建设的杰出工程师。为了这些缘故,我愿对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试作初步的论述,以说明他在史学建设上所作的贡献。中国史学,自然有其邈远而悠久的起源与发展,但据我们今日得知,比较称得起专门历史著作的兴起,还只能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那便是流传了曾经孔子整理过的一部“春秋”。这部书,尽管过去尊之则为“经”,贬之则为“断爛朝报”;而依我们看来,他毕竟是有精确年月纪錄、合乎以“时”为线索的“编年”体、而具备“一万八千字”规模的制作。从此,经过约略六、七个世纪,史学又呈现了新的进展,那便是产生了由於司  相似文献   

18.
前期儒家的生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思想史肇始于“青铜时代”,即殷商西周时期。伴随殷周之际文化上从神本到人本之观念转换的,是主体“优患意识”的诞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日文》)忧患意识的实质,是对人之作为主体的自立性和相应的责任感的觉悟。这种觉悟乃最终导致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先秦人文思潮。 孔子富于一种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这种性格的生动写照。所以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以下该书只注篇名)坚信“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子性格的另一面。比如他时常感叹:“死生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中庸”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先民早有“尚中”观念.孔子前后均有“中+动词”即用“中”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目标和规范的说法.《论语》“中庸”之“中”名为“正道”而实指“礼义”,“庸”指“奉劳不已”,“中庸”实谓“循从礼义奉劳不已”.传统程朱辈“中庸主义”的说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中庸”在《论语》中仅一见:“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下言篇名均出《论语》)《中庸》中,标明“子曰”的“中庸”共六见.这七见中,孔子均未就其内涵作具体阐释.至宋,大儒程颐解说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朱熹注《论语》解说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主义”.程朱辈代圣贤所立之言成了儒学定理,传统说法一直认为孔子是中庸主义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20.
漫谈讀史     
一读书、学习、思考我国古代的伟大学者孔子,是十分强调读书的。记载他的言论的《论语》,开卷头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唐代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里说:“以学为首者,明入必须学也。”宋代的朱熹在《尽心堂记》里说:“昔子路曰:‘有民入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而夫子恶之①。然则仕本于学,而学必读书,固孔门之遗法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