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学研究。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建立在人本身作为行动主体的双重性基础上。分析《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汉译本,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重身份对译文的重要影响,由此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对不同译本的差异做出客观的动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译者与限定的外国文学的文化身份和译者与重塑外国文学的本土文化身份这两方面探讨译者与外国文学本土文化身份的形成的关系和这种文化身份对目的语社会的影响。译者本身的文化身份及其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了外国文本的本土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翻译必定是语言的诠释和重构,语言重构必然导致原文的信息嬗变。这种变化既由于不同语言的自身特点所致,又和译者的思维和遣词造句的风格以及文化身份紧密相联。尽管传统翻译理论忽视译者的作用,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所以,译者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同时,译者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必然受到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他们的文化身份对于翻译作品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明确译者的文化身份可以让译作更好地传递出原文中承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翻译本质上是译者文化自觉的显现过程。通过考察中国翻译史可以指出: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译者有必要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坚持"文化自觉",了解自己文化的特性以及自己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同时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尊重差异,通过翻译促进多元文化协和共存。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当今世界文化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文化交流形式之一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研究。文化习惯、文化交融、文学文化信息内涵及译者的文化态度都与翻译的全过程同在。翻译过程的文化研究有助于对文化交流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程玲 《江淮论坛》2013,(6):178-182
以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和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探析文化认知对中医英译的影响:中医英译是一个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间的多重文化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文化认知可在中医医著语言的修辞、文体、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对中医英译产生影响。进一步提出译者在中医文化身份定位和文化认知培养方面提高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理论是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之一,译者同时兼具二语习得者的身份,在其翻译实践过程中,由于中介语的存在,译者很容易将其所熟悉的某种文化模式迁移到相对陌生的文化中去,从而造成翻译错误。林语堂是一代翻译大师,通过分析其中介语系统的特点,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研究其中介语对译本中文化误译的影响来显示中介语系统对其翻译实践不同层面的影响,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还乡》中景物描写翻译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通过对《还乡》译本中景物描写的相关译例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揭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从根本上讲是在原语和译语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作文本类型、译者的语言水平、译者的翻译目的、译作读者水平、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强弱等。多数情况下,归化论者和异化论者都努力保持一种平衡以避免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10.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译者面临着双重身份的困惑:一方面,译者在文化翻译中如果只诉诸本土策略,则有悖于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架桥目的;另一方面,译者往往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成为他者发出异质声音的传声筒.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视域出发,探讨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翻译的诸多表征和译者定位的艰巨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译者与作者的和谐共生关系指明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兼有的双重身份,实质上是提出了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理论体系。翻译写作学的构建需要借助写作学的基本原理,在翻译过程中采纳并运用写作学"感知—运思—表述—检查"的核心机制,整合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从西方经典语言学中,包括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直接受益的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理论框架和思路,并融合中国传统译论基于中国传统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所提出的译事标准,明确翻译写作新过程,完善翻译写作学的基本建构。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目的即是对译者和作者长久以来身份之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为实现翻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真正结合而提供了途径,旨在呼唤对高质量翻译的重视,切实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于1815年最早将《三与楼》译为英文。1822年,他在初译的基础上重译该小说。与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在遣词造句及篇章结构方面显现出迥异的翻译策略,反映出译者前后在翻译伦理上发生了从存异到求同的嬗变。这一变化是译者所处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影响、诗学修养及自身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论语》的英译是西方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模因与《论语》中的儒家文化的不同译本的分析,可以发现模因正是文化传播的有效桥梁,而文化的传播也正是模因进化的结果。儒家模因正是在文化进化与模因论相结合的背景下通过中西方译者的不断努力实现其传播和传播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英旅游景介文本在语言形式、语篇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景介文本的翻译充分考虑文本与受众经验的“游离”与“契合”的关系。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生态环境中所有构成素间的关联和整体性,译者需在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保证作者、译者和读者互惠互利、健康有序的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或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的行为。作为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方法,它从有别于传统翻译理念的全新视角对翻译作系统的探讨。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多维度适应/选择等角度,解读翻译家戴乃迭在英文期刊《中国文学》数十年的译介活动及翻译成就。  相似文献   

16.
陈鹏 《学术探索》2012,(1):156-158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在从事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时刻坚守一条准则,那就是"中间物"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缘于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改造和重建。在译介过程中,因"中间物"意识而直接诱发了译者意识的重现,使得译者可以能动地掌控翻译活动中各个环节,从而实现鲁迅本人通过译作达到改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翟晓丽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08-109,107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鲁迅小说集《呐喊》英译本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来探讨译者的翻译观,指出作者采用阻抗式异化翻译策略,其目的是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美学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范畴内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受译者审美意识制约的必然性,并从理性的高度研究翻译策略的选择原则,认为翻译是一有机统一的整体,译者对待文化意象的传递应给予积极地辩证地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