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出口加工区建设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保税区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的对外开放特殊区域。本文阐述了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并通过对4年来我国出口加工区建设运行试点的总结,分析了试点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出口加工区对东道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加工区作为促进出口导向型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工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从结果看,很多出口加工区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同时应该看到,也有很多出口加工区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严格执行意味着传统的出口加工区会慢慢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3.
《今日南国》2006,(1):F0004-F0004
北海出口加工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1.454平方公里,首期封关面积1.135平方公里,足中国西部唯一临海的出口加工区,也是中国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4.
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有赖于要素禀赋的优越性、低价劳动力和政策等因素。国内外出口加工区的产生和发展为扬州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要树立新的理念,注重功能优势,明确产业定位,积极招商引资,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信息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载体,在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的地区性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不同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出口加工区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区首先是在亚洲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65年我国台湾省所设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高雄出口加工区很快取得了成效。在高雄出口加工区成效的推动下,南朝鲜也于1970年设  相似文献   

7.
绵阳出口加工区在优惠政策、政府扶持等方面拥有发展优势,其健康发展在提升地方城市功能、扩大就业、拉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等方面将起显著作用;但该加工区的包括区位等比较劣势也很明显,如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将直接影响其发展潜力。因此,加工区应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的概况世界上最早的出口加工区是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而发展中地区和亚洲地区最早的出口加工区却是我国台湾省的高雄出口加工区,设立于1965年.高雄出口加工区于1965年设立后,很快便取得了成效.接着,其他亚洲国家也跟着效法,南朝鲜于1970年设立了马山出口加工区,菲律宾于1972年设立了巴丹出口加工区。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出口加工区首先在亚洲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其后,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如埃及、毛里求斯、塞尔加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也先后设立了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9.
出口加工区是指设区国在自己的主权领土中划出一个特定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免税及其它一些优惠条件,吸引外国资本在指定的工业部门投资,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用以增加外汇收入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设区国的经济发展。亚洲地区最早的一个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台湾省的高雄出口加工区,设立于1965年。此后,亚洲地区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设立或计划设置出口加工区。为什么在六十年  相似文献   

10.
数十年前,由于美国的一些投资者急切地想要利用未被工会组织起来的廉价劳动力,出口加工区首先创立于拉美国家。1965年,这个概念传到了亚洲,当时台湾在高雄开辟了一个出口加工区。此后,南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都相继设立了出口加工区,而新加坡和香港则可以说是已将其全部领土  相似文献   

11.
出口退税政策是促进我国商品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成为调节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选择纺织品和钢材这两大类近年来出口退税率调整较为频繁的商品,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Com trade数据并经整理,对1989-2006年的世界木质家具总出口额、出口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木质家具需求旺盛;(2)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占木质家具的出口比重下降,带软垫的木质框架坐具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3)欧洲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决定着世界木质家具出口格局,世界木质家具产业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出口相似性指数(ESI)和出口相似性加权指数(WESI),度量和分析了中国与亚洲10个经济体在欧美日和世界市场的出口相似程度和竞争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与韩国的出口结构最为相似,中国的ESI大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当中国的生产和出口结构正在升级和优化的同时,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国内工业和出口部门,即将成为中国新的竞争对手。在考虑到规模效应的影响并将其引入指数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制品的WESI都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从中国的角度来考虑,中国与亚洲10个经济体的竞争关系越来越小,另外,中国与日本的出口结构最为相似,竞争程度为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沿海经济圈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在短期内能促进出口贸易,长期内不具有持续效应;出口贸易提高出口信用保险需求水平的能力有限。两者呈现出非对等关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费率垄断。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数值一直保持在17以上,说明我国的丝绸出口与其他出口商品相比仍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我国丝绸出口的相对价格弹性系数为-0.3825,属于低弹性的商品.降低丝绸出口价格,不但无益于丝绸出口量的增加,反而会引起出口创汇额的明显下降,引起丝绸"出口贫困"现象的产生.稳定我国丝绸出口价格,是我国蚕丝业和丝绸贸易稳定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HS-6位出口数据,运用二元边际分解方法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蔬菜出口企业应在保持蔬菜品种多样化的同时尽量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蔬菜新产品,以实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以来,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猛,但存在省内不同区域明显的发展差异.面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预期愈加强烈,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亟需向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挖掘出口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变.对加入WTO以来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并利用区位熵指数、修正的泰尔指数等测度区域贸易差异的指标分析发现,安徽出口贸易额在全国处于中游,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较少,整体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弱.建议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构建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路径等促进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口信用险的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口信用险的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出口信用险也暴露出未能完全适应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改变、风险准备金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出口信用险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发展中小规模业务,分散风险;参考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出口信用险经营模式,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同时经营,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注重国际保险业务合作,与国外保险公司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出口已经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文章系统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变化。实证分析显示: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总体反映了中国农业资源的禀赋和比较优势特征,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省份,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农产品出口的经营主体也出现结构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