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肇鹏 《东岳论丛》2006,27(1):166-168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其兼爱之说是以利为本的,以安民利生为目的,这与儒家学派孟子的“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墨家贯彻兼爱主义的着重点有三:“尚志”,即对兼爱主义之贯彻有坚定的信心;一定要见诸行动;崇尚舍己利人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2.
试论墨子的尚贤思想程有为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社会政治学说以“兼爱”为核心,“尚贤”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其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说明这一思想的历史命运和社会影响。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春秋时期的尊贤举贤思想...  相似文献   

3.
"尚贤"和"尚同"是墨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选贤"、"用贤"是"尚贤"、"尚同"思想的核心,其以"才"、"德"、"劳"、"功"为尺度,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坚持"贤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坚持"德、才、行"有机统一的用人原则。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兼爱”说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学说区别于先秦其他学派的根本标志。在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兼爱”说以它独特的成就,闪耀着光辉,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也仍有其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墨子的“尚贤”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墨子设想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他关于人才学的专论。我们今天研究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墨子“尚贤”思想中体现的人才观。一、墨子尚贤观的主要内容墨子认为以前的所谓“举贤”、“明贤”不是真正的“尚贤使能”,他说:“今天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墨子·尚贤》)王公大人们的“举贤”只是“明于小而不明于大”,墨子明确地认识到,王公大…  相似文献   

6.
《墨子·尚贤》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墨子的政治主张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思想史角度研究这篇论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文则试图从人才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人才学虽然是近年才兴起的学科,但是属于它的一些范畴,古人已进行过探讨与研究。《墨子·尚贤》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人才学专论。  相似文献   

7.
论墨子“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尚贤使能为政"是墨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墨子把"尚贤使能"视为为政之本,并且具体阐释了其必要性和具体办法。墨子的"以尚贤使能为政"与其功利主义密切相关,并与"天志"、"尚同"、"贵义"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以尚贤使能为政"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圣贤情结和人治理念。  相似文献   

8.
荀子說:“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又說:“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这两段話,把墨学的精义說到了,同时也把墨学的毛病說出来了。孔学自然是既精到又圓融广大,但忽視群众的文化水平,不从具体的实际問題着手;所标榜的“仁”,不能使人人都做到。墨子刚刚来补充孔子这一缺点,所以总是拿一般問題作出发点,来齐一群众的行动,向一个比較簡单、容易见功效的目标前进。墨学所談的,总是最普遍而又是最切要的实际問題,不十分作精細的分析。孔子的意思,先要教大家都做好人,然后才有好国家。墨子則訣为先要有一个好国家,然后每个人才有做好人的机会。孔学的出发点是家族,但要求每个人行为先有一定的准則,才能出现好家族。墨学的出发点是社会,先要把这个社会控制住了,善人才能畅行其善政。墨子的切要問題有三个,他名之为“三患”。这“三患”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 对于墨子的思想、立场,除个别同志,如郭沫若认为他是在为统治阶级画策服务外,其余虽然有认为墨子为“奴隶解放者”、“农民阶级”、“生产阶级”、“小生产者”、“劳动者”、“小手工业者”等等的不同观点,但总认为墨子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还有继续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必要。本文拟仅就墨子的阶级立场及其“兼爱”、“非攻”思想进行些分析,不妥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转型时期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该核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公民性品格的培育。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公民性品格培育之要义,为公共价值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和选择。在濡养国人公民性品格的思想资源中,墨子思想可谓是最佳资源之一。其根据在于,国民人格多是遵循儒家的君子之道,即儒家君子人格是公民性品格塑造的基础。而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差异恰恰是两者能够形成互补的前提;两者的共通性使得墨子思想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国人人格内部,实现融合与对话。儒墨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决定了墨子思想能够与儒家思想形成对接,最终对国民公民性品格塑造形成补益。  相似文献   

11.
墨子的“兼爱”思想比孔子的“仁爱”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要求人们爱人如己,所有之人都能相亲相爱,不论财富多寡、地位高低、身份贵贱,彼此之间不存在血缘与等级的差别,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爱互利,推崇人性向善。这种“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爱,也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爱,而是实实在在的互惠互利的爱,是爱、义、利的有机统一。墨子为了践行“兼相爱”的理论,其实现路径是“交相利”,推行义利并重。在当今社会扬弃墨子的“兼相爱”思想,从理论上指导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对于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保健一体化和公平公正的分配资源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墨子“尚贤”和老子的“不尚贤”墨子所主张的“尚贤”学说,应当不仅指当时贵族阶级内部的选贤举能,而且也是从下层的劳动人民中间选拔贤能之士。《墨子·尚贤上》说: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有众贤而已。所谓“贤良之士众”,是他认为不仅有一二个而已,还应该有众多的“贤良之士”,国家才能够安治。贤良之士的来源,《墨子·尚贤上》说: 是以国之富贵之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辞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所谓“国之富贵人”,当然是指贵族。他们退而私议:现在举贤的办法是“不辟(即‘避’字)贫贱”。可知被认为贤良的人中间是有下层贫贱之人。  相似文献   

13.
李岩 《理论界》2008,(8):113-115
“尚贤”思想,是墨予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墨予“尚贤”思想的产生既有时代动因,又有阶级动因。“尚贤”思想包括重贤之因、众贤之术、选贤之阂、选贤之标准和原则、用贤之制度保障等丰富的内容。深刻理解墨予“尚贤”思想不仅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进而实现科学治政、科学管理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墨子战争观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卓彩 《学术论坛》2004,(2):142-145
历代治墨学者都认为墨子“非攻而不非战” ,理由是墨子“非‘攻’而颂‘诛’”。然而“春秋无义战” ,所谓“诛”只是古代“圣王”之事 ,因此 ,文章认为墨子反对当时的一切战争。至于墨子主张并实行的对“攻战”的防御和抗击 ,只是他反战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表现形式。无论从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分析 ,还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 ,他都是反战的。他拒绝暴力、力主和平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当代更显现出灼人的活力 ,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墨子强调祭祀,主张祭祀的对象是上帝、神、山川、天、鬼五大方面,对祭祀有原则要求:选择神职人员、清洁身体、选择祭品、时机、节约等,同时还认为不应该过分依赖(或者怪罪)神灵。墨子的祭祀观念,是中国民间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信仰的综合之一,可以说中国祭祀文化里有不少墨子元素。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在诸多学派中,作为显学之一的墨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其他学说不同,墨子道德思想弃儒用夏,其道德修养主旨以“义”为核心,以“兼爱非攻”为道德修养理念,以勤俭节约为道德修养准则,以贤良兼士为理想道德人格。墨子还提出了实现其道德修养目标的方法论,即树立“尊天非命”的自立自强信念,采用“择务而从事”的实践路径、正己修身的反躬自省法以及博施济众的强说法。墨子道德修养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致力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更加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先秦时期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把科学的哲学界定为思想概念的自身规定、自身运动与自身扬弃的必然发展。他在评价先秦老子哲学的时候,就断然宣布我国当日的哲学内容仅是一种“散文式的理智”,而没有给思想自身创造出一个范畴的特有天地,因而流入了“感性对象的外在联结”(《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这一精深的理性判断,对于其时墨子的“非乐”文艺观,同样是十分恰当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墨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家,其理论的重心是义利问题。纵观整个中国思想史,墨子的义利观内容丰富而又系统,极具现代价值。因此,对墨子的义利观给予系统的清理与科学的评价,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墨子义利观的基本思想是重利贵义,义利合一。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墨子对人性及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国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贱,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1。面对严酷的现实,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2,而人与人…  相似文献   

19.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时间与空间相互联系,具有相对关系而不是绝对分离的。先秦墨家对此已有一定的理解。通过对《墨经》的解读,特别是“宇”“宙”(久)等概念的诠释表明:墨家已认识到时空二者相因相从,密不可分,止和动与时空也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墨家仿佛觉察到了“动”是绝对的,而“静”则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0.
徐华 《文史哲》2003,(3):91-95
墨子的文化观 ,以对文化起源的功能主义解释为基础 ,强调文化应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 ,应当为民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现实服务。墨子认为 ,这不仅是文化建设及发展的核心与主旨 ,同时也是文化比较和判断的依据与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 ,墨子所探讨的 ,实际乃是优良文化的塑造和推广问题。但是 ,由于在其论述的过程里 ,本身尚有诸多矛盾及未明之处 ,因此 ,便使得墨子有关文化问题的探讨 ,显得较为抽象 ,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