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已经整整7年了!《新语文读本》从1999年8月起动,2001年3月开始出书,到2006年8月进行修订,自身已经形成一段历史.尽管它还在进行中,还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但我们已经可以对它进行一定程度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语文读本》的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奏:从批评到建设 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诸多弊病提出了尖锐批评。我曾经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工作12年,长期深受其害.其痛切程度是非行业人员所难以想象的。对于社会上的批评我当然很认同,但我本人还处于欲说还休的状态。所以没有写文章参与这场声势浩大的批评运动。后来得着一个机会.我和孔庆东、余杰共同编选了《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将社会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反思和改革。  相似文献   

3.
“文革”以后。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一些青少年会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野蛮、凶狠、毫无人性,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没有应该反思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早就在讳言“人”“人性”了。是的。我们似乎也在认真地教学生怎么做人。但由于那个年代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又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标准抬到极其伟大纯粹的高度,人变成了神,使得常人可望而不可及。而把人性中一成不变的一些真正美好的东西全都划归资产阶级.人于是又变成了鬼:真正的人在教育中并无立足之地,难怪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就变得难以收拾了。  相似文献   

4.
鄢明定 《兰州学刊》2009,(Z1):228-230
人教社推出的高中《语文读本》,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都较浓厚,凝结着编写人员的高超智慧和辛勤劳动。其中阅读提示语的写作,同样耗费了编写人员的不少心血,为方便学生阅读提供了有力帮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有待完善之处,主要有:不宜简单抛给结论;启发引导有待加强;语言应力求轻松活泼;内容需要必要拓展;写作体例与放置位置值得斟酌。一套优秀的语文教材,选文和阅读提示等编写者文字,都应力求做到上乘和最佳,从而让学生实现最佳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5.
质疑官方正史、偏爱野史杂记,是鲁迅对待历史的惯有态度,这是他追求历史之"真"、追求历史话语的现世关怀的体现。历史话语是一种"权力话语",鲁迅对旧历史传统的怀疑、对新历史标准的再造,是价值重估所需,也构成《故事新编》的精神底色。《故事新编》一方面通过铺陈推演,呈现历史话语的形成过程,抖落历史书写的奥秘,传统历史的书写范式被质疑、解构。另一方面,文本通过重写上古神话,诸子传说这些"存疑的历史",进入民族记忆的深处,以"文化思想史"的书写姿态对其做出理性的还原,在根柢上对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疏通清理。同时,文本在人物的选择和事件的安排上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用意:从"神话时代"到"英雄时代"再到"诸子时代",《故事新编》梳理了人类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方式;从"死后"到"冷遇"再到"逃遁",小说集又从现代人的角度,对人类的理想国进行了批判性思考。这些都表现出鲁迅的精神探寻与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6.
富华 《浙江社会科学》2007,1(2):186-190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以一种最具现时性的历史意识,从现代思想层面进行观照,以小说的形式,挖掘出经典故事重写的潜在可能性,并赋予其现代的精神内涵;通过对“过去”的诀别和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偏离,将历史、传说、神话和故事置于一个消解和重构的语境下,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对待历史的感受方式。  相似文献   

7.
羽中和子桐两位少兄要我给《徽州人文读本》作一序言,这可给我出了大难题。本人从未作过序,又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迟迟无法下笔。后来,灵机一动。买了几本书,专读序言。于是,领悟到了一些作序的真谛,初步总结有三种情况可循: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只要界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人们大都会引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的一段表述,即“社会的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实,这段文字的引证意向本来就有失偏颇,而用它来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某种一般性特征,就与马克思的原意相去更远了。笔者拟就这个表层理论的释误作一些分析,并试图引出其中隐含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深层研究的引子。  相似文献   

9.
"文革"以后,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一些青少年会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野蛮、凶狠、毫无人性,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没有应该反思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早就在讳言"人""人性"了.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河北学刊》2008,28(2):237-240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由历史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证明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现实社会发展出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川端康成《雪国》中,除了显现于文本表层的岛村和驹子之间的爱情邂逅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潜故事,那就是驹子和行男之间的爱情悲剧。这个潜故事同文本表层故事直接矛盾,不仅揭露了文本表层的主观性叙事是"不可靠叙事",还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审美意象、话语意义和主题结构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故事新编》的创作中,鲁迅明显表现出对历史的自觉探寻意识。他一方面广泛搜罗正史之外的野史,将发掘出的史实、史料补充到正史中去,以此来对正史的记载进行质疑和辨伪;另一方面他又通过自身的感触和联想,以今例古,以今溯古,以现实中的主体经验与历史的客体记载相碰撞,通过对历史的激活和现实的沟通,达到对历史的重新建构和还原。而《故事新编》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了鲁迅重述历史与沟通现实的创作构想,而且为中国现代历史题材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述历史的独特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3.
陈宝 《兰州学刊》2006,2(2):16-17
传统哲学教科书在分析历史发展过程特点时,侧重于历史过程的统一性的论述,而对于历史过程多样性所作的论述并不多。马克思的历史环境理论蕴涵丰富的历史过程多样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杰弗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使用轻快的对句诗。高雅的故事和粗俗的故事同存与一书 ,由讲故事人娓娓道来 ,在前往坎特伯雷去的香客之间巧妙地问答 ,由此来创造一个从顶层到底层的具有凝聚力的典型社会。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幅 14世纪英国生动的社会风俗图画。  相似文献   

15.
50集大型系列电视纪实片《讲那创业年代的故事》一经在大庆电视台播出,立刻在社会引起广泛热烈的反响。这部大型电视纪实片深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情怀,深含着对老一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景仰,深含着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敬重,是对气壮山河的大庆石油会战的真实细致生动的讲述,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刨根问底式的解读,也是让今天的人们用自己的灵魂去碰撞那样一段滚烫的历史,用今天的眼光去寻找历史留给我们的真实的感觉的一部分量十足的作品。这部作品鲜明的美学风格和三大切入点(切入了那个年代——蓬勃奋进的时代气息、切入了那个年代——刚健豪迈的宏阔气度、切入了那个年代——鲜活感性的精神活力),说明了这部作品能够给人强烈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根据。对于这样优秀的作品,进行详尽的解读,细致的评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历史智慧,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戴沙迪  朱振宇 《中国学术》2001,3(4):374-376
“视觉文化”是什么?有理由认为,一本以“视觉文化”为题目的书,会在开篇对这个领域作出一个直接而综合的定义。不过,这本书的导论没有这样做:编者仅仅告诉我们“这是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新方法,虽然颇有争议,但很时髦。它随着文化研究,酷儿理论及非裔北美研究等领域的进步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文读本的取材大多集中于经典对象,在纯文学读者群不断缩减的背景下,《读有所得》所代表的此类出版物体现出别样的文学性,成为考察当下公众文学阅读取向的某种标本。《读有所得》既有文学倡导之形式、也有足够坐实的文学阅读之内容,刊物的文学趣味浓郁,人文情怀凸显,已经构成了文学阅读的别样空间,表明文学阅读的空间其实是富有弹性的。就文学品格而言,如何在凸显思想价值的同时,恰当引导读者对文学形式的感知欲求,这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份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文读本,《读有所得》为了解和提振全社会的文学阅读活动积累了某些经验,也为我们观察和思考出版物与文学传播之间的良性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人类从各个“孤立的点”走向民族共同体、走进世界历史 ,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交往关系在不断扩大的过程。全球化实则与世界普遍交往同义。对于经济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不能离开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规律。一部人类发展史 ,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历史 ,而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是从狭隘的地域不断扩大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金岳霖先生等五人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形式逻辑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1978年已出第3版,印刷6次。据该书出版者说明,出第3版时,曾经均非原著者的五人参加修订,并经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和政教系逻辑教研组的部分同志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可见,本书可算是出于逻辑学名家之手,凝结着许多逻辑学工作者的辛劳,影响颇广的一本形式逻辑专著。然而,也许是因为一时疏忽吧,该书在阐述“什么是判断”时所举的一个作了反复论述的核心例句,竟是下面这样一个句子:“如果明天…  相似文献   

20.
尹慧慧 《北方论丛》2001,18(3):100-104
《故事新编》作为一种崭新的历史小说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立于历史小说之林。它是现代历史小说创立与成熟的标志,是现代历史小说的丰碑。它超越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辉煌,而独点现代艺术殿堂。在东西历史小说创作观念的缝中,鲁迅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最佳方式,来表达他的现代意识,创造他的现代文本,实现历史小说新的转变,并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