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和"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的爱尔兰殖民地背景使他选择了处于英国文化边缘的爱尔兰文化研究.在<希思克利夫与大饥荒:爱尔兰文化研究>等著作中,伊格尔顿从创作和细读文学文本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爱尔兰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一种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对英国文化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
陈祥勤 《社会科学》2012,(9):123-130
20世纪西欧左翼的社会主义政治史历经了三次大的修正主义浪潮,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彻底否弃。最终的结果是,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元素被修正主义全面取代时,西欧社会主义也就丧失了自身的理论辩护力和左翼立场,沦为与自由主义合流的修正主义思潮。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可以得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左翼运动,作为以自由和人类解放为己任的现代性的政治实践,有着自身不可或缺的正当性尺度和理论辩护的基础。当这一基础为修正主义所否弃时,左翼也就丧失了它自身的基础、可能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伯恩斯坦主要从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最终目的和运动"以及"修正主义"的内涵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修正,这是为适应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欧洲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策略作的探索、修正和调整.应该说,在资本主义有更长寿命和更强弹性的历史条件下,伯恩斯坦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和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理论见解和政策应对,是值得肯定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发展和创新,仅仅宣称"修正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简单化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科学的态度是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基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1980年代后期,英国政治学家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欧美学界一种主张激进民主的左翼话语.不过,后马克思主义毕竟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语境和继承"修正主义"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柏定国 《云梦学刊》2002,23(1):56-60
对“修正主义文艺”发起批判的思想基础有三 :一是文艺所反映的社会目标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本质预设 ;二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功能预设 ;三是革命实践中对“现代性”的误读。当无节制的个人崇拜造就的无可比拟的领袖权威介入文艺活动之后 ,被认定是为“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文艺便无逃于被彻底批判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沈丹 《理论界》2014,(5):98-10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并不是由于伯恩施坦背叛了革命而造成的;修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的差别,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之后的伯恩施坦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仍算得上是一名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基本上遵循了伯恩施坦指明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使社会民主党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但是也同样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民主党日益与资产阶级政党趋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由来已久。就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言,它是排斥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载体的谱系来看,它与修正主义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从最近50多年的实践来看,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实际上充当了对共产党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采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斗争策略,认识新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脉络并认真严肃对待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解释是众说纷纭。本文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类、解释并给出评论,我们力图得出能够较好地解释历史现象的理论,并指出一些还没有解释的问题和疑点。  相似文献   

9.
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实施两年后,苏联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大饥荒"是联共(布)中央超负荷粮食收购政策的直接后果,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大饥荒"造成几百万农业人口死亡,导致农业严重衰退,斯大林本人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大饥荒"并非针对乌克兰的"种族灭绝".俄罗斯最新解密档案资料揭示了苏联1932-1933年"大饥荒"产生的背景、机制以及后果.  相似文献   

10.
祁海军 《理论界》2008,(9):89-90
从哲学史的角度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修正主义对晚年恩格斯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恩格斯的革命态度。两种不同态度反映了对恩格斯哲学以及政治思想的重视,由于最终误解了恩格斯,导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抛弃,前者的替代理论是乌托邦,后者的替代理论是民主社会主义。两者一致之处都是从价值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冯雪峰是“修正主义文艺”批判运动第一阶段( 1956~ 1962)主要的批判对象.作 为唯一的参加过长征的左翼文艺理论家,冯雪峰于1957年遭遇清算,除了他那不合时宜的革命 现实主义理论的启蒙倾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19世纪30年代已然形成、长期以来没 能解决的宗派主义从中作祟.  相似文献   

12.
"饥荒阴谋"谣言的盛行是18世纪法国的一个独特现象.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知,即官商结合的谷物供给模式是造成"饥荒阴谋"谣言泛滥的制度因素;民众对生计的担忧以及对"道德经济"观的捍卫是"饥荒阴谋"谣言滋生的温床;地方官员和文人对"谷物丰裕说"的信奉,对绝对王权的批判促进了"饥荒阴谋"谣言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相似文献   

13.
从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庭审着手,结合爱尔兰英语发展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料,本文对《尤利西斯》里频繁使用的爱尔兰英语语料进行文学文体学阐释,探讨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爱尔兰语的生存危机以及它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历史的维度看,爱尔兰英语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长期博弈的产物,体现着二者特定的权力意向和权力关系;从文本的角度看,爱尔兰英语对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话语权及民族身份认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乔伊斯和他的同胞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刘诗古 《学术界》2012,(4):189-208,288
本文利用1962年无为县委农工部对襄安公社白鹤、三益两个大队的调查报告,揭示了大饥荒时期"地区间人口死亡率差异"的复杂性——大队干部个性与能力差异、微地貌差异、代食品生产等。本文并不试图提出一个具有一般性解释力的结论,而在于展示要想真正了解大饥荒时期各地的"人口死亡率差异",就应该尽量从这种差异产生的基层单位——生产大队、公社或县一级进行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新莽末年社会动荡的原因,史家多将其归结为"人祸",即王莽改制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其实,除"人祸"之外,"天灾"对于这次社会动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两汉之际,气候曾发生显著变化.气候的变化引起了自然灾害,进而导致粮食减产引起饥荒,饥荒又造成了流民和农民起义.而自然灾害、饥荒与农民起义都较为集中在当时重要的经济和人口聚居地区.可以说,新莽王朝是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16.
生活质量的历史文化向度--从波普尔"世界3"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向义 《社会科学》2005,26(6):124-128
以往进行的生活质量研究主要是从客观角度,从主观角度,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的.从波普尔三个世界的观点看,这几种研究都有一种缺陷,即只考虑了"世界1"和"世界2"里的生活质量,而没能考虑到"世界3"里的生活质量问题.从"世界3"的观点来看,生活质量应具有一种历史文化向度.因而,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生活质量,构成了生活质量研究的一种必要视角,并能充分展示生活质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林彪、“四人帮”的修正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人们正在思索着,研究着。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这些问题,无疑是当前理论战线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布洛赫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评估布洛赫哲学思想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的可能收益。布洛赫哲学是一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历史定位与研究模式对于用"诺斯替主义"、"人本主义"、"弥赛亚主义"、"乌托邦主义"、"博采主义"乃至"修正主义"等模式解读布洛赫及其哲学思想,将起到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饥荒是困扰中国两千年农业社会的最大毒瘤。中国历来是灾荒多发区,国外学者著书就有直接称中国为“饥荒之国”(Mallory1926)。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灾荒几乎年年可见,大到与王朝命运相始终,小到地区流民与动荡的爆发,成为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方面。而饥荒往往又与气候相联系,多数为气候事件作用的结果,因此,气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陪审团审判是普通法系国家对案件事实进行裁决的一种司法方式,同时也是扩展公民权利的一种政治形式。在梳理历史、分析现实的基础上,勾勒出一幅关于爱尔兰刑事陪审团发展历程的图景,并从制度功能的角度指出,爱尔兰的刑事陪审团在总体上已无法满足由其国情所决定的司法和政治需要。而一个制度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并产生实效,就必须契合于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状况,否则就会成为仅仅停留在"纸面规则"中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