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第一期,本刊推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栏目,刊登了一组笔谈文章,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本期再发表朱立元《试论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方法论问题》一文,意在进一步推进这一讨论,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否定本体论》是青年学者吴炫的一本用力颇多的近著,也是他运用求异思维的研究方法在哲学、美学与文艺学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本副题为“超越中西方现有理论的尝试”的理论著作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否定”的角度来探索哲学、美学和文艺学方面的问题。这种哲学、美学和文艺学一体化的方式是作者的一种尝试,其意图在于说明,美学和文艺学如果能有什么进展,取决于哲学本体论方面是否能有所拓新,而哲学方面的探索,也将在美学或文艺学等方面自然有所展开。首先,作者探讨的是作为哲学的否定问题。第一,关于“否定”其基本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文艺学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活力学的与说理论体系。但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它渐渐地显得困窘了。我们都还记得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美学热”的浪潮。在这股热浪中,与哲学的“异化热”相应的是美学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对象化)热”,随即影响到文艺学上的“人道主义热”,到1985—1986年以“文学的主体性”之争为尾声。当然作为其“间奏”有科学主义、心理主义、结构主义,1987年已有《太多的结构主义》(《文艺报》)问世,似乎都到了划上一个句号的时候。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主体论的争论业已流产。心理主义的文艺学推行者以《大地与云霓》这样修辞手段来重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西方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的大规模引进和讨论,对推动我国当代文化转型、推动文艺学范式转换、建设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尤为可贵的是,在引进的热潮退去之后,不少学者潜心于立足本土文艺实践来创造性地整合域外文艺思潮中的合理资源,从而深化、拓展了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研究的领域。金元浦先生的“文学解释学”理论建构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金元浦教授的《文学解释学》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当代文学解释学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专著,在《接受反应文论》中,他仔细梳理了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与接受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子文艺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奠基者,也是道家美学、文艺学的创始者。《老子》一书虽直接论述“美”的言论不多,甚至几乎没有关于文艺学的言论,但书中关于哲学、人生、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论述以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范畴、理论命题,却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文艺学意义,这些范畴和命题都被后世理论家运用于美学、文艺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美学、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同哲学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老子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也基本通过他对“道”及其特征的论述而表现出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老子的“道…  相似文献   

6.
沃尔佩的《趣味批判》这本美学论著的重要性在于,作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位著名理论家,它的这一著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语言学转向”中的一种代表之作,从中可以窥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语言学转向”中的某些认识和作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莫过于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了。朱立元在《思考与探索》这本新著里,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总体构想,二是具体理论的突破。当然,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总体设想上的超越,则不会有具体理论的锐进与突破。“总体构想”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回答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究竟有无完整的体系;2.设计这个体系的新模式;3.把握这个体系的基本理论原则;4.鉴定这个体系的真正标志。四者之中,以设计体系的新模式为核心,这是建构体系的焦点与难点,亦是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元典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杰 《齐鲁学刊》2004,27(6):89-93
当前美学理论探讨中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将审美归为绝对精神自由,二是试图建构一个超越时空和历史限定的抽象的人类学基础的文艺本体论。二者的失误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中找到症结。因此,回归马克思主义主义原著,进行其文艺观、美学观的元典性研究对当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是我国文艺理论界经过多年反思的结果.如今,这项艰巨的工作已经提到我们的日程上来. “当代形态”较早的提出者、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在他的新著《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2万字.该书以下简称《走向》)中,展示了他的思路,即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高度,构建文艺学的当代形态.董学文认为,“所谓‘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理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形态”(或“原初形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文学研究中存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中庸主义等三种不同的文艺学知识建构方式。文艺学知识建构的本质主义体现在文艺学教材、文学批评实践等方面,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本质主义表现在重建非经典化知识、建构文艺学知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中庸主义指涉文艺学知识“场城”、“关系主义”等。文艺学知识建构中多元思维应该形成一种自由和谐的关系,时刻保持自身清理,凸显当代性和社会使命感,加强文艺学知识建构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1.
潘知常,1956年12月出生,祖籍湖南醒陵,自幼生长于北京。1977年考人郑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教授美学、文艺学。1983年2月—1984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随美学硕士研究生班研修美学。1988年被郑州大学“特聘”为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南京大学,1993隼经“特聘”担任南京大学文学教授,兼任南京大学企业形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学、文艺美学、中国古代美学。目前还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副主编、…  相似文献   

12.
追本穷源与烛照现实──张颂南的《中国现代美学文学纵横谈》读后怀安张颂南同志继八十年代初出版《鲁迅美学思想浅探》之后,又有一部美学专著《中国现代美学文学纵横谈》(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问世。这两本美学论著的相继出版,显示了作者研究我国现代美学、现...  相似文献   

13.
“当代形态”文艺学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效地吸收利用现有的文学理论资源,走有中国特色“综合创新”之路的文艺学创构。这是董学文、狄其骢等“当代形态”论者所执著追求的。“当代形态”文艺学从设想、吁求、论争、建构到取得阶段性卖绩,是与这些学者的坚持努力分不开的。从“经典形态”到“当代形态”、从“当代形态”建构到文艺学学科反思,“当代形态”文艺学建设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申家仁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之后,接连推出了《审美的文化选择》、《人类审美深层结构论》、《诗性智慧》(节奏韵律论)、《美学文艺学逻辑体系探索》等卓有影响的著作,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出...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社科院吴功正研究员撰写的近80万言专著——《中国文学美学》最近面世了.这是作者继1985年出版《小说美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本书最显著的成就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概念、建构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学美学”.其研究意识、经验、操作方法为新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实例.其一,跨越性学科整合,是新学科建构的基础.本书的作者是在分析文学、美学各自属性的基础上,寻找到了它们的交切面,把这个交切面部分独立建构、独立建制.作者的做法在实际上体现了新学科建设的基本做法.即发现:发现中国文学中的美学的可存在性;分解:把中国文学中的审美内涵分析、过滤出来,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分解又和综合相联系;选择:选择中国文学中所包含的美学  相似文献   

16.
姚文放,1949年4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考人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考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硕士学位,1987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毕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会员,扬州市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姚文放多年来从事美学、文艺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和发表论著达20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现代文艺社会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  相似文献   

17.
曾以《马克思与美学问题》一书获致好评的董学文教授,自1987年开始呼吁建立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引起了理论界的众多反响。他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经典形态”与“当代形态”两个概念,并努力论证、探索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有机联系,以及从“经典形态”向“当代形态”过渡的途径。他的理论设想集  相似文献   

18.
多年的“美学热”之后,美学的沉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沉寂并不意味没有声音,新近出版的论著《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祁志祥)就可谓是沉寂的园地中的一种声音和一份创获。 《美学关怀》(下称《关怀》不是一部教科书式地系统论述美学的著作,作者的学术兴趣不在于建立某种时髦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美学和艺术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来表明他对于美学的思考和探索。这些重要问题往往都是美学中的难题。可以说,选择难题来思考和探索,为陷于窘困境地的美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构文艺学的三次原则和追求。“出新不出格”是建构的总原则,仁这变革时期,建构文艺学必以出新为其追求目标。出新归根结蒂是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新,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视野。“以对象结构为依据”是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正是对象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理论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文艺学出新的现实条件。“走向综合一体化”是实现文艺学出新的方法和设想,从內在性质看,就是马克思主义化,从外在形式看,就是体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省90’比较文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同著名文艺学家胡经之教授作过长谈。先生长期在北京大学执教,融合美学与文艺学于一炉,开拓文艺美学学科,甚有贡献,近年又来深圳大学创办国际文化系,拓展新兴学科,多有建树。在这三、四年间,陆续出版了《文艺美学》、《西方廿世纪文论史》、《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为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编了《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及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先生对文艺学方法论尤多注意,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前不久完成了一个文科博士点科研项目,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