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红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面前,认清了清王朝的反动实质,提出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专制统治,以美国为榜样,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使中国走向近代化。这一救国方案的悲剧命运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也不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木文力图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议会政治主张的背景、具体内容的历史回顾,提出较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源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2-15
以推翻满清政府,恢复汉民族对国家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得以合作的原因主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清";儒家思想浸润下的天地会所具有的正义性与天地会联络方式的秘密、严谨和成熟;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关于"革命"意义的宽泛化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天地会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资产阶级革命派联合天地会进行革命活动,有优势、有成果,但同时也有不少弊端。 相似文献
3.
高照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71-74
在近代中国 ,西方列强为追求其本民族的利益 ,发动侵略战争 ,对中国进行掠夺和压迫 ,这是列强侵略、野蛮的一面。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又使列强表现出先进与文明的一面。西方的文明制度与自由民主 ,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中国追求建立欧美式的民主共和国的主要精神源泉。然而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各自的在华利益 ,竞相帮助清政府扼杀了革命派的追求目标。这说明殖民者对利益的追逐高于其标榜的对自由民主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侯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06-109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立宪的法文化思想,在兴中会时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盟会成立至辛亥革命爆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法文化论争,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介绍了西方近代先进的法文化,宣扬了学习西方法文化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的建立,资产阶级法律学说也由此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李自茂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否定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审视,提出发展中国经济必须“以商立国”,他们重视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倡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主张市场立法,他们所具有的市场意识,对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陶季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22-430
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不断地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五四时期试图运用唯物史观中的某些基本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主张对中国社会全部改造包括根本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呼吁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去,继续而且更加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等。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为五四时期和五四后亦即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前提、营造氛围和扫除障碍,从而客观上对推进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少还是起些积极作用。当然,他们客观上所起的这些积极作用基本上离不开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些大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秉承古代思想家关注社稷安危 ,阐述治国安邦经济方略的传统 ,针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提出应在中国重视和运用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 ,处理好国民经济中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突出税收和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等宏观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洋务派在戊戌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奇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对戊戌思想解放运动,洋务派从多方面作出贡献,如:推荐早期维新派的著作,积极支持办《时务报》等报刊,鼓吹变法等。但在变法运动走向高潮之际,洋务派把批判压制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放在首位,从而又严重阻碍了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的早期新闻活动对于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国近现代新闻业务的改进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出国留学前,以他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的大量报刊宣传活动使上海成为国内革命舆论的中心,其参与创办和主持的革命报刊在新闻业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长期的办报经验也为他日后推动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夏林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5)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登上近代政治舞台之日起,就高举武装反清的旗帜开展革命斗争。关于武装斗争的战略方针,革命派未有专文论述,但是从他们的起义实践中仍可看出:利用会党,策反新军,雄据一省,然后挥师北伐的战略速决战,是各革命派系在总体上一致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罗海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77-83
政党意识是指政党成员对本党的情感、观念与认识。列宁政党意识是指列宁对他所创建、培育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俄国共产党(布)的认识与看法,主要包括专政意识、团结斗争意识、联系群众意识、国际主义意识等。列宁新型革命政党意识对其他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焦绪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06-109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纷纷树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对出版管制加以鞭挞,对出版自由理念做出理论阐释。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角度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丰富了当时的出版自由理念。平等派作为一个党派性组织也投入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去,平等派的发展和争取出版自由的运动形成密切的互动。对于出版自由的追求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当时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13.
李军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4):104-109
话语是一种思想体系及行为的总和,革命是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中国古代革命话语分为儒家和农民两大派别,当然,它们都有历史局限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才是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革命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标志着传统革命话语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李俊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4,(4):1-5
在贵州多元、多彩的文化"千岛"中,"红色文化"丰厚而深厚,比如辛亥革命、红军长征、抗战后方等。以此形成的红色旅游十分典型,其中两大红军主力在贵州长征而形成的独特红色文化旅游被称为"红色经典"。贵州红色文化旅游与山水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的深度融合,可形成世界级的高品位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5.
洪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87-91
在“十七年”电影创作中,“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主流观念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历史的真实”,主要不是指具体历史事实的真实,而应该是历史“本质的真实”或“革命的真实”。“十七年”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题材内涵的这种理解,深受苏联同类题材电影的影响。而且,“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学习、借鉴的主要是苏联“解冻”之前的同类型影片,而“解冻”之后出现的“新战争片”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雷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09-113
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的根本区别,主要不在其题材之新,而在于它提供了新的历史叙述方法、新的历史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革命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在新历史小说中被彻底颠覆,革命叙事呈现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历史叙述的重组、革命英雄沉落等景象。这表现了开拓独特的历史生活和揭示崭新历史精神的趋势,但对革命历史的随意处理或编制也有取悦、迎合大众文化之弊,革命历史被演绎成纯粹的影像或幻想,其颠覆性破坏也给以后的小说提示着警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红高粱家族》的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近代报刊出现了以宣传民主革命为己任的新型诗话,即革命诗话.它的产生和传播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产物.从其历史演变来看,近代报刊革命诗话以1911年为限,分为两个重要发展时期,并有着各自的诗学倾向.它的产生与传播一方面得益于报刊和文学的双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粹主义思潮推动的结果.这不但对中国诗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重要的文化铺垫. 相似文献
19.
潘桂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119-123
20世纪初的报章新小说具有突破中国古典小说的新姿态:从文学总体结构的边缘移位至中心,倡导语体革新,主张俗语白话为文,由无关宏旨的审美消闲转向追求启蒙救亡的宏大叙事,呈现出探寻存在、自我超越和筹划未来的现代性精神。但在倾斜向政治的文学场中,小说存在生命意识被群体想像遮蔽、叙述者主观态度过度张扬和审美现代性被剥离等局限,使之在小说革新的实验场中驻足,未能抵达现代小说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李建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60-65
十七年文学中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始终在追求一种现代性因子,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叙述革命的神话,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在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隐匿在革命书写背后的却是传统的模式化叙事。在革命书写和传统模式之间的徘徊,成了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的一个叙事策略,也是主流意识和民间资源进行整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