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连续交通流模型的建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元胞自动机交通流FI模型的基础上,将离散决定性FI模型改进为连续的决定性FI模型,探讨了连续模型的流量及其不稳定行为.为了接近实际交通,在连续决定性FI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随机刹车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在决定性模型还是考虑随机刹车的模型,都能描绘实际交通流行为中的亚稳态行为.这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际交通流中的亚稳态现象是由于车辆在一定密度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介绍了具有单行线的五交叉路口交通流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求出它们的圆色数,即对应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  相似文献   

3.
将Fukui-Ishibashi模型改进为连续Fukui-Ishibashi模型.研究交通流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属性.通过引进速度方差研究了系统平衡态的稳定性.从理论上得到了系统速度方差与系统密度、扰动的关系,与模拟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立测度“数字鸿沟”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已有关于数字鸿沟综合指标体系、测度模型和结构模型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归纳和演绎,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确定了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ISM)分析法分析其关系结构,构造了一个较为符合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理想化递阶结构模型,这些结果对于数字鸿沟的测度和政策制定与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交通流理论等知识,借助于SPSS和MATLAB软件,考察实际交通堵塞道路的通行能力,通过对真实事故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受经典的logistic人口模型启发,提出并建立了阻滞增长模型,得到了拥堵时车辆排队长度与持续时间、通行能力、车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城市道路被占时的车辆排队长度和其影响因子探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上游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运用阻滞增长模型可有效优化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元胞传输关系的高速公路节点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问题。从高速公路复杂网络系统综合仿真模型建立需要出发,基于各路段传输关系,定义不同类型节点并建立其流量动力学模型;按照节点传输关系建立高速公路节点耦合仿真模型。结合具体例子对所建立的节点动力学模型、节点耦合模型通过流量比较、宏观基本图比较予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拥堵下基于复杂网络牵制同步的高速公路多匝道协调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交通流节点耦合仿真模型能够从不同尺度映射高速公路节点及其关系,可用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方法的高速公路管理控制中。  相似文献   

7.
利用时间延迟概念建立了预防维修模型.阐述了时间延迟概念;对预防维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总停机时间与维修间隔期之间关系的目标函数;根据所提出的有关模型的假定条件,建立了单元件系统基本预防维修模型.最后对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用交通流宏观连续模型,模拟上下游信号灯作异步周期变化的协调信号灯路段的交通流动,经数值计算比较,选择改进Murman格式求解.结果表明:改进Murman格式能准确捕捉交通流中无振荡“激波”位置.  相似文献   

9.
为对高速公路尾撞事故进行有效预警,提出一种宏观交通流尾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考虑不同车辆类型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建立空余安全间距模型,以空余安全间距■为尾撞事故临界条件,建立尾撞事故预警模型,依据车辆类型(液压或气压)计算不同车辆比例下制动反应时间的取值范围,确定其置信区间,通过所允许的平均制动反应时间最大值对交通流状态进行预警分级并确定等级概率;然后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对预警特征参数交通流量q、速度v_s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将预测数据代入尾撞事故预警模型,得到不同车辆类型比例下预警等级的概率,且概率值远大于50%,验证了尾撞预警模型的适用性,对预警等级较低且概率较高的情况及时进行管控,减少多车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理论,通过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研究每月汉族肾炎发病人数与总肾炎发病人数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EViews软件对青海海西州地区肾炎发病例监测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非线性模型拟合,观察汉族肾炎发病人数与总肾炎发病人数之间的发展趋势,选择最优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可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