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世纪末,尼来就说过“重估一切价值”。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城乡老年人的生活实践时,惊异地发现在跨世纪的重要时刻,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向、家庭转式,我们的民族正面临着传统老年价值观和现代老年价值观的全面冲突。传统的老年价值观其特征是保守的、内向的、片面的、索取的;而现代的老年价值观的特征却是创新的、外向的、全面的、奉献的。传统的老年价值观的内容是休闲第一,劳动第二;节俭第一,消费第二;亲情第一,爱情第二;长寿第一,健康第二。而现代的老年价值观的内容是劳动第一,休闲第二;消费…  相似文献   

2.
苗伟 《社科纵横》2011,26(6):132-135
学习既是人类文明传承、传播的内在逻辑、机制、方式,也是文化个体提升文化素质、修养、水平的途径。学习型文化是以学习为主要特质的文化类型。在当代中国,将学习型文化确立为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战略,既有历史的借鉴、经验的累积,又符合时代的潮流、现实的诉求。建设学习型文化,需要确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态度、理念和方法,杜绝形形色色的错误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的精神定位:价值观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文章认为,价值观具有唤起民族的“自我意识”,牵动民族的美好情感,引导民族的创生行为,整合民族的离散与凝聚的功能。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定位,民族凝聚力蕴含于民族价值观之中,两者都在民族创生历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得到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美学的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国美学的当代文化意义肖鹰一、当代文化与心理失衡文化与人类个体的生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文化是某个群体(如种族)中的个体生活的总和,是这些个体生活情态的总体表现;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这种总体表现,又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内在基础,为个体提供价值体系和...  相似文献   

5.
张载的“横渠四句”震烁千古,“为天地立心”的价值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愿景,对培养高校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横渠四句”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精神价值具有时代特征,要培养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价值相契合的人的精神价值;生命的核心意义是服务国家,要将仁孝之心升华为家国之忠,弘扬服务国家需求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挑重担。“横渠四句”对高校学生服务国家的启示意义在于:涵养与祖国融为一体的大我人格,树立服务国家需求的强烈使命感;关注民生并树立命运与共意识,涵养敢于担当人民命运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革命文化中的报国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爱国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开辟长期繁荣昌盛的国运奠定基础。“横渠四句”对高校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的启示表现在:进一步确立服务国家需求的根本性精神价值,构建个体与家国融为一体的主动型道德涵养机制;强化与人民融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和服务理念,构建震撼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脉融为一体,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历时态视野中,法治的自由价值理论从古希腊到现代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期间经历了分裂与整合,在内在逻辑上包含三种价值观:一种是重视社会自由的集体主义式的法治价值观,从古希腊开创经近代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继承与发展,到现今的共和主义;一种是重视个体自由的自由主义式的法治价值观,如洛克和孟德斯鸠等开创、哈耶克等发展了的自由主义的法治价值观;第三种是马克思开创的个体自由与社会自由相统一的全面和谐的法治价值观.实践证明,第三种价值观最终成为人类应对法治的危机与困境的共同追求.从中国法治发展的状况看,确立马克思式的以个体自由与社会自由相统一的全面和谐的法治观,对于寻找中国法治发展困境的症结所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说明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必要性为开端,论述了与构建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当代科学技术理性对于民族精神的当代构建的意义;在中西文化比较的维度上对当代人文精神的新的理解。论文最后以“构建秩序”的新观点,为民族精神的转型和进步设想了一条具体操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条件下,价值冲突出现了新的特点:它更多地以民族主义、民族传统冲突的形式出现;不同民族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现;各种价值观更具有了实践性力量的特征;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倾向为国外的价值观念扩展自己的影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民族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同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必须以人类理性精神的重建为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关系问题。因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价值是动态开放的、具有内在张力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又符合普世价值的;是综合的、多元一体的、以协调为主的;是具有现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9.
毛政相 《探求》2002,(1):73-7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面前 ,少数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倾斜。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伦理思想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现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 ,以及复杂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必须与时俱进 ,正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文保 《唐都学刊》2014,(5):100-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解决与否、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成员共同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确立科学地思考这一问题的向度,是探索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具体的思考向度应是:时代实践-(发现)→时代问题-(揭示)→时代精神-(提炼)→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逻辑相关的过程,也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集体主义精神俞伯灵一、经济体制与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运行,除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都离不开相应的精神文化背景。在一种崇尚清静无为、无己无功、视追求物质利益为“物役”的精神氛围中,“看不见的手”显然无能为力,利...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刍议陈兴安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这无疑会为全省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从而促进落后民族地区尽快踏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达到民族间的共...  相似文献   

13.
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价值力量的支撑, 都需要有凝聚社会意志和力量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 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立足新时代、新阶段的历史方位, 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脉络,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创新发展, 应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挑战, 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朗西埃看来,每个个体都平等地享有审美经验自主权,他们以此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显示各自的独特存在,促进审美体制的确立。通过自主地使用审美经验,无数个体蜕变为富有良知和创造性的新诗人,他们解码了化石中的历史性,揭示了被遮蔽的真相,由此重写了文学史,构造出不同类型的元政治以及真正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能够充分激发个体的自主配置能力,能够平等对待异质个体。它由经济、艺术和宗教等共同建构,其中艺术以审美教育方式培养着集体气质。不过,这个共同体的实现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  相似文献   

15.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育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而有效的市场又会带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壮大、技术含量提高,这又反过来会促进市场进行升级转换,从而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9):54-56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民族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整合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凸显。只有加强意识形态的整合,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而正确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强化公民教育、树立主动公民价值观为发展路向,探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是当代国家认同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尹征宇 《探求》2000,(4):54-56
群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以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并不完全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从历史上看,群体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了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治安定,也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丰富和发展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群体精神的合理内核,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一)把群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民族的群体精神的主要特质 人不但生存于自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几个特点,指出鲁迅是在个体生命与世界的深层的和形而上的把握的张力中确立他与历史与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的。他的文化姿态始终指向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守成主义正如文化激进主义一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史传林 《学术交流》2003,19(8):120-124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论超越国家和民族局限的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能否建立,每个国家和民族仍然需要确立自己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就我国而言,仍要倡导和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要.而要增强集体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实效性,必须全面深入地理解集体主义的内涵;适当地把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和人们的切身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寻找利益导向与价值导向的契合点;在实施导向的过程中,要体现宽容性和层次性.同时,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海 《社科纵横》2009,24(4):89-92
阿尔里·阿尔布都立足于民族聚居的乡庄,在其表现东干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小说中,民族意识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他吸收各方厩的文化给养,尤其是对俄苏文学的借鉴;充满激情地书写民族历史;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着清醒的批判意识,深切地关注着东干民族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