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危机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负面事件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深陷于公信力危机之中,财务诚信度低,组织受赠数额锐减,公众慈善捐赠渠道转变,公众认同度低,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从社会组织自身的角度考察公信力危机及缘由,社会组织公信力重构决不可离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但最终取决于组织的效能建设。为此,社会组织需要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实施利害相关者管理,并完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及对社会影响的扩散性等特性,使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治理模式无力应对其挑战,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政府要大力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自身形象,树立社会公信力,通过实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共同治理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成为必然,而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尤其表现在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方面.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不足.建立问责机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引入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并处理好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增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组织呈现井喷式发展,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三大主体之一。但“郭美美事件”“中国国学院事件”以及武汉红十字会风波等充分暴露了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其公信力受到很大负面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强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第三方治理理论等多维理论透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广西社会组织2016—2020年的发展数据为样本,基于经济增长视角构建量化模型实证探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必要性,研究结论认为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经济增长贡献度明显高于非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最后,在分析广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广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成为必然,而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简要分析了当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不够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问责机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引入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以及处理好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公共性是指社会组织在维护组织成员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善的行为与理念。对社会组织公共性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有利于解决当下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危机与困境。文章通过对公共性理论、组织理论、组织公共性测评等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梳理,构建了基于价值、结构和行动三维的社会组织公共性评价的分析框架,从理念的包容性、利益的利他性、法律身份、资源获取、产权形式、治理结构、网络关系、社会服务、政治参与、公信力等十个方面具体展开评论。希望以此在公共性的抽象理念与社会组织实践领域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和公共性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着公信力缺失问题,为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发展,需对公信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公信力的构成加以解析,随后梳理了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其中合法性丧失、主体品格缺位、绩效水平不足、诚信度下降等是突出的方面。因此需要坚持"内外兼修"原则,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效能,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内外监管,厘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以此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导者,而管理能力是影响慈善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情心、社会志愿捐助、公信力分别构成了慈善组织管理的道德要素、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我国慈善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慈善资源的募集与使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等方面的现实不足构成了其管理能力提升的桎梏。因此,应从合理化慈善组织的治理结构,拓展慈善资源的运营方式,形成慈善组织的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社会组织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发挥着“资讯—预警”“协商—对话”“治理—服务”以及“修复—善后”的功能,是群体性事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社会组织却面临着参与空间受限、参与意愿不强、参与水平不高、参与深度不够以及自身公信力较低的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从完善立法、拓展制度空间,构建评估、激励机制,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及强化社会组织自律等方面进行政策调适,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路径,确保社会组织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社团群体,要达到这个治理目标,一方面,围绕合法、诚信、使命、效率、绩效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以恢复和增强社会信任度.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设立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在未来社会,诚信的非营利组织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具有如下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丰富和谐社会理论。对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必须在掌握乡镇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以及运作规律基础上构建符合乡镇政府特性的公信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无信则衰",构建新时期的政府公信力体系,不仅是实务界的实然需求,也是学术界的应然回应.有鉴于此,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将行政效率、治理能力、依法水平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作为外衍潜变量,建立起政府公信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治理能力外衍潜变量正向显著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外衍潜变量正向显著影响政府公信力.为此,应构建职责分明和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整体质量与细化服务评价指标、优化政府机构职能与推进集成服务改革、创新政府治理制度与促进政府与社会良序互动等优化路径,以期反刍实践,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公信力体系的构建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全国性与地方性社会工作行业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将其置于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行业组织需要从治理与服务两大维度来实现自身功能与价值。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行业自治与服务,促进社会工作机构与人才发展,增强社会治理主体力量。同时,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还应直接参与提供社会服务,促进民生建设,通过引领与示范促进社会行业发展,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专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精神也要求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学理基础主要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确认、社会制约权力理论以及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治理功能、依法治理功能、综合治理功能和源头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慈善公益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信力是慈善公益组织存在的基石。当前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失信"严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包括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低、慈善专业人才匮乏、监管机制缺位等。强化公信力建设是推进慈善公益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是:明晰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优化慈善信息公开"软实力"建设;完善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慈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外部的诚信监督,没有实现完全独立以及完全非营利性,社会信任危机严重.应从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入手,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产权视角分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却普遍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个人道德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自身因素等等。笔者认为,产权不明确、所有权缺位、剩余收益权主体不确定导致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的缺乏是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建立和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弥补其产权缺陷,从而提高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试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公信力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信力是一个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程度.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的社会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却不断下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坚守大学理念,弘扬大学精神,勇担大学使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大学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着舆论生态环境的挑战、公众话语表达方式的嬗变、公共治理方式的变革;面临着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传播自身形象的能力不足。政府公信力体现着政府的治理水平,引领着整个社会诚信生态的维护。我们需要从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善于管控网络舆情、建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新格局等维度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能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整合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失灵,补充政府力量。然而当前,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如自身能力有限、参与社会治理程度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新时代,社会组织应通过完善自身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主动独立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