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锐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体系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与传统藏族服饰相比较,华锐藏族服饰在其形制。制作工艺。审美趣味上保持了传统藏服同源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色。华锐藏族服饰工艺更是多元文化在长久历史沿革下碰撞融合的具体体现,更是民族工艺中的优秀产物。  相似文献   

2.
藏族服饰形制多样,色彩丰富,根据受用对象和实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世俗服饰、宗教服饰和曲艺服饰三种类型。受藏传佛教及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三种服饰均彰显着深遂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藏族妇女服饰作为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鲜明而直观地显示了其服饰文化的独特个性与民族特征。藏族妇女服饰的流变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西藏服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生活在西藏东南工布地区的藏族,处在卫藏文化的农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工布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工布男女服饰及其配饰的风格、形成原因、艺术特点等,都有显著特征。作为工布藏族精神载体的工布藏族服饰,不仅彰显了强烈的地域性,而且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理论,展现了热爱生命的审美观,展示与张扬了民族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卓尼藏族服饰是洮州地区农业区藏族(今卓尼县)特有的服饰文化。它的产生、发展是区域文化的产物,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记录和图像资料为证。从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卓尼藏族服饰在融合了汉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受到蒙古族和满清服饰文化的影响,并具有时代性质。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藏族服饰结构式样,特别是藏族妇女服饰,形成了"十里不同装"的靓丽风景。白龙江流域藏族妇女服饰大致分为上迭服、下迭及舟曲上河服、舟曲山后服及博峪服四种类型。这些服饰总体特征与其他藏区服饰有所不同,体现了鲜明的区域个性。丰富多彩的白龙江流域藏族妇女传统服饰,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透视了该地区藏民族的审美价值观,也体现了藏族区域服饰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艺术化和程式化是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发展变化的两极,在白马藏族娱神和娱人的傩舞戏表演中,服饰穿着则遵守着其独有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小族群及其传统文化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而倍受旅游业青睐.生活在汉藏边缘的白马藏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小族群.本文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比较,分析近10年来的旅游开发对白马藏族在服饰、居住、饮食、文化艺术与歌舞、语言、婚姻、宗教信仰、族群意识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并对白马社区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及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藏族居住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历史因素所形成的独特社会环境,使得藏族服饰独具特色。它异常丰富多彩,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实用、审美价值。它体现了藏族的历史发展,经济状况、习俗和文化。民族服饰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证。长期以来,藏族服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服饰的艺术长河中,藏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夸张的饰品、新颖的图案等不拘一格的特色,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页。文章从藏族服饰的地域性与多样化、功能性与舒适度、装饰性与表现力等方面出发,揭示藏族服饰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传承等不同,所体现出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服饰现象,这也是藏族服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岭南文化至汉代开始崛起,而其崛起之地是在古代的广信县。广信曾是交州州府和苍梧郡治所在地,它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并诞生了岭南第一代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为七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梳理,意义在于为指导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摆脱贫困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对位于湘鄂渝黔边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湘西来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湘西凤凰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字,其服饰便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体现了苗家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承载了苗家人独特的审美、求吉心理和原始信仰,记载了文化的交流和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道路名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平原镇道路名改造为例,从语言学视角出发,阐明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名文化建设应严格遵守“尊重历史、照顾习惯、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东汉广陵郡,据《续汉书·郡国志》载,其治广陵,领县十一: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凌、东阳、射阳、盐渎、舆、堂邑、海西。然据后人考证,当有海陵县的建置,《郡国志》"盖传写有脱"。但也有人认为,"海西属下邳而不属广陵",补上海陵,去掉海西,仍当领县"十一"。据史料考证,海西从未属于下邳国,而是隶属广陵郡管辖,广陵领县"十一"应为领县"十二"之误。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兄弟),《宋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编纂的《新喻县志》等称之为“临江新喻人”。但明清的《临江府志》却说他们是临江峡江人,清代《江西通志》和《民国江西通志稿》又称其为临江军新淦人。为此,今天出版的辞书、诗词选本等对他们的籍贯介绍,三说并存,莫衷一是。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的大量证据证明,“三孔”的籍贯是宋时的临江军新淦县,明代嘉靖五年析新淦地置峡江县至今,“三孔”的故乡属峡江县。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地理背景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瓶梅》的地理背景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由《金瓶梅》以宋写明这一特点可以看出,《金瓶梅》原著部分所写的东平府清河县是以北宋京东西路东平府须城县为原型的。这一县城乃是路(省)级中心城市,它相当于明代山东省省会济南府历城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金瓶梅》的描写对象、文本矛盾、全书构成。  相似文献   

19.
史传戴震纂修了《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因为二志未署戴名,所以引发后人质疑,通过以二志内容及戴震纂修主张,与署名纂修人汾州知府孙和相所修的《中牟县志》内容相比较,参证北京大学收藏的戴震手稿中的修志稿件,证明二志确出戴震之手;并进一步通过戴震的论述和他与章学诚的讨论,归纳了戴震修志的五点主张。戴震手稿共23篇文章,包括有关《汾州府志》文章四篇,有关《汾阳县志》文章四篇,有关修志文章三篇,有关家乡歙县山水文章二篇,有关其他经典文章四篇、杂文六篇。胡适先生曾撰长篇跋文,予以考评。经过重新分析考证,对23篇文章是否戴震作品,及有关的问题和胡适先生的意见,做了新的评议及结论。确定23篇中绝大多数是戴震的作品,少数是戴震改定作品的原稿,只有段玉裁作黄烈妇庙碑一篇,完全与戴震无关。旧说戴震手稿是抄本有误,确实是戴震的稿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语法问卷和长篇故事收集到的语料,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麦崩乡的藏缅语贵琼语为例,对贵琼语的存在动词进行了探讨.贵琼语有三个存在动词,其使用取决于存在物的生命度.本文讨论贵琼语存在动词的类别及生命度(Animacy effects)对其的影响、贵琼语存在动词的语法范畴、贵琼语存在动词的否定形式及其对应的“否定存在演化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