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光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26-129
“个体写作”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降呈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创作态势,既以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基调,同时又承载着各种时代文化转型因子与符码,成为时代文化转型的突出表征。个体经验的注重、挖掘与呈示既与长久浸淫的群体意识、单向意识勇敢“断裂”,又构成了对“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集体性叛逆的叛逆,营造出众生喧哗的氛围。其以“身体”为依托,以个人经验为最高准则的艺术诉求与实践风貌,无疑是中国文学向着现代主体自由所迈出的有关键意义的一步;却又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裹挟中不期然成为拆解主体神话的… 相似文献
2.
史玉凤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25-27
由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性”话语处于边缘化、缺席状态,在“男女平等”的宏大叙事的长期覆盖下,性别差异被彻底抹杀,女性作家处于失声状态。从“人的觉醒”到“女性觉醒”再到“身体写作”,20世纪以来,中国的女性作家们毒历史的启示和当今世界女性主义理论的召唤下,对女性自身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作出了可贵的精神突破。 相似文献
3.
史玉凤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4):25-27
由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性"话语处于边缘化、缺席状态,在"男女平等"的宏大叙事的长期覆盖下,性别差异被彻底抹杀,女性作家处于失声状态.从"人的觉醒"到"女性觉醒"再到"身体写作",20世纪以来,中国的女性作家们在历史的启示和当今世界女性主义理论的召唤下,对女性自身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作出了可贵的精神突破. 相似文献
4.
张纯静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97-100
王安忆作为一名当代女性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不仅受到来自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而且也深深受到西方当代文艺思潮特别是女权主义的冲击,而这些影响的痕迹分别在她不同时期的小说文本中以不同的女性意识形态体现出来了。试就王安忆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不同表现来探求其女性写作道路的变化发展轨迹:即从欲望写作到民间叙事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谢玉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3):154-161
"身体写作"主要是被用来指称我国当代女性写作中有关身体书写的一个特定词语.梳理、考察有关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下语境中的"身体写作"言说;二、"身体写作"成因分析;三、"身体写作"脉络走向及个案评价;四、"身体写作"理论梳理、辨析;五、对"身体写作"批评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宋喜坤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1)
欲望化写作是当今文坛上方兴未艾的且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注重张扬感官放纵和感官感受。本文拟从欲望化写作的成因、分类以及欲望化写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欲望化思潮。 相似文献
7.
8.
祁丽岩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34-37
“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创作明显疏离了前几代作家们所习惯关心的话题,而显示出较为独特的文学追求。他们更关注对“当下现实”的书写,其创作很少有宏大的主题,更多的是对生活表象的个人化体验和书写,他们以“边缘化”的立场和“非代言人”的角色书写个人的感觉经验和隐秘的内心世界,是面向自身个体生命的欲望式倾诉。 相似文献
9.
当代文学中的欲望叙事与犬儒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29-132
当代文学中的犬儒主义风气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被迫抛弃五四启蒙传统,而进人到了“第二次转型”当中,而在世纪之交的近十年来,当代文学在网络文学的催生下,又经历了“第三次转型”〔’〕。这种划分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或视野来看,当代文学在当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转变还仍然在进行当中。这种变化的内在依据是作为作家的知识分子的空前分化,而文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作品的精神性和思想性,而非主要依据外在传播方式。其实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消费性的电子写作,传统文学也大多可以… 相似文献
10.
阎连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鸟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相似文献
11.
肖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3-136
华裔女性作为异域少数族裔承受着双重压力本土男权观念和异域的种族歧视.这导致了华裔女性写作的双重边缘性.通过文学文本反映这种压力和边缘性,正是华裔女性写作的魅力和特质. 相似文献
12.
张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126-1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学的整体化转型和多元化嬗变中,纪实文学也出现了个人化、日常化、世俗化的叙事倾向,从某种程度上对主流话语和宏大叙事长期忽略、回避甚至遮蔽的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真貌,给予个人独到的观照和认识,提升了纪实文学的审美价值。但纪实文学的主体精神与内在品格却依然在坚持知识分子良知写作的作家中得以保持和坚守,彰显出他们维护正义、关怀民众、积极干预社会公共利害关系的人文精神。处于传媒时代的纪实文学,其创作、传播以及接受方式必然再次经历“信息科技”革命的冲击与推动,“影视纪实文学”、“网络纪实文学”以时空表现的最大灵活性、便利性和视听合一的独特效果,形成纪实文学新的审美形态,开拓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赵帅红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3)
文章主要对20世纪以来贵州文学史、仡佬族文学史进行梳理,探讨仡佬族作家文学崛起所彰显的意义,尤其要探讨王华和肖勤作为仡佬族第一代女性作家,在世纪之交以如此高的起点脱颖而出的背景和原因及其对贵州文坛甚至是当代文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1):101-109
本文是作者根据生命科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99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所作的2 4 0篇作文整理的调查报告。文章反映了北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认真思考。大家认为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应在继承和更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谐的观念、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以及重德向善的精神等 ,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传统文化中缺少理论分析思维 ,忽略平等自由和权利、官本位以及因循守旧意识等妨碍社会进步的成分则应加以“过滤”和“剔除”。传统文明必须新陈代谢 ,才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文学的城乡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空间的隔离。一是出现了农作物、动植物进城的文学性叙事;二是出现了田园城市的城乡文化、生态、自然的优化与整合叙事;三是陌生化文学性叙事策略的应用,凸显了文本阅读的趣味性、思想性与时代性;四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了乡土文化经验的优先性与文化身份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张羽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5-140
仡佬族作家新世纪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关注。在十来年的小说创作中,仡佬族作家凭着对生命本真意识的有力把握,在文学艺术的形塑中尽力回归历史本源,汲取民间艺术营养,运用充满诗性的地域性语言书写人性的光辉,寻找一种独立自治的内省空间。仡佬族作家所取得的实绩标示着他们潜在的创作实力,同时,他们还须有一种超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社会解放话语中的"婚恋自由",自然是具有中国现代思想启蒙的重大意义。那么这种由男性启蒙者所定义的"婚恋自由",究竟是男性社会在自我主张其"欲望"之"恋"呢,还是他们自以为是地去替女性言说"性苦闷"?通观"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情爱文学,毫无疑问都是以"解放"女性为己任,肆无忌惮地去宣泄着他们自己的性欲冲动,却又让女性群体去为其喝彩并自觉地认同——男性"欲望"的空前"解放",是女性"悲剧"的最大根源;因为女性追求"爱情"的美好理想,早已被男性无节制的"欲望"所吞噬了!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6)
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已经成为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体现出女作家基于族裔立场的文化写作,同时又是她们不同于藏族男作家的性别写作。在用汉语书写的同时,藏族女作家们面对本民族母语写作的质疑,而在进入当代文学话语场域中时,她们又未能受到主流文坛应有的肯定。尽管如此,藏族女作家仍通过不懈努力,使汉语写作具备了族裔、宗教、性别等诸多美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藏族女性生活的多姿面貌。对此,有必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任现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65-68
世纪之交的民国叙事抛却展现社会风貌和历史图式的固定层次,而专注于展示与传递个体的存在状态:人是被历史拨弄的无能为力的对象。这样作家就把历史感作为一种纯粹的修辞手段,纳入自己的整个艺术框架,从而使民国时代在小说中的出现变成了一个美学上的问题。但这种转变也使民国时代的社会形态和精神特质从文本中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20.
张园园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64
明清艳情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叙事,其内容所呈现出的对于性态度的矛盾性与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型构相关,它既受这个时期正统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双重影响,也受作家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价值选择的制约,并最终凝结为诸多文化规则,直接影响到艳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者态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