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根据孟子提倡的"不嗜杀人"主张,探讨儒学思想对元朝统一战争的积极作用。蒙古族统治者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由"嗜杀"到"不嗜杀",认真贯彻儒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争取了被征服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宦官在明初西北茶马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洪武八年明太祖遣内使赵成往西番市马,到洪武二十五年,司礼太监庆童和尚膳太监而聂到陕西河州、必里卫等卫市马,宦官被委以重任。由于洪武朝皇权力量强大、制度健全,宦官皆能奉公行事,且有政绩,并延续永乐、宣德时期。与英宗以后宦官大量参与茶马走私、专权干政相比,宦官在明初茶马贸易中取得的巨大成效,对于加强明王朝与西北藏区经济文化联系,维护西北边疆稳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徐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智勇双全,治军严谨,善用兵法,是历史长河中鲜有的军事奇才。他在战争中或以智取胜、或化敌为友、或知己知彼,多次利用合理的谋略和战术赢得胜利。总体来说,致使徐达成为一代名将的主要原因是其机智灵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4.
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四川,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在悠久的古代历史中,它习称巴蜀,也同样以其巨大的人力和丰富的物力,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在武王伐纣和几次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战争中,它都起过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一方面的情况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5.
流人,《释文》解为“有罪见徙者也”,《隋书刑法志》也说“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髡之,投于边裔,以为边卒”。这就是说,因罪而被流徙者,均谓之流人。流人由内地谪放辽东,自古有之。到辽金元,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已有大量流人被发遣到辽东,他们与当地兄弟民族,披荆斩棘,辛勤劳动,携手前进,对辽东经济发展,抗倭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官渡之战后,曹操不失时机地平定了河北袁氏兄弟,既而伐高干,拔壶关,平定并州,然后自西而东,长驱至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遣将乐进、李典讨伐长广(今山东莱阳东)起义军管承,管承走入海岛;又遣于禁讨斩昌于东海。北方大股武装势力,大都平定。建安十二年(公...  相似文献   

7.
秦代有五岭之说,虽然后人对五岭的具体名称的说法不同,但是,实际上是指今天南岭山脉的五个比较高峻的山岭。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南岭山脉来看待。如此,岭南,便是指南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了。这一地区包括了今广东、广西以及越南中部以北的土地。在古代,这一广大地区被称为越、百越、扬越,或南越。然而,越、百越等名称又不一定单指这一地区,有时又超出这一地区以外的地方。南越,有时又指这一地区的某一部分区域。因此,我们在这里宁可使用岭南这一名词,对于讨论问题有着更  相似文献   

8.
明初宗教政策对正一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朝廷制定的"益人伦,厚风俗"宗教政策给道教带来巨大压力,全真道因不合时宜趋于沉寂,正一道嗣教张宇初撰<道门十规>,强调"务令一遵太祖成宪",正一道适应了明王权的需要,一时贵盛,但却进一步加深了正一道对王权依附性,失去了发展活力,在明末清初,正一道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民间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蒙古和金国的战争持续24年,论性质,学界各抒已见,尚未统一。本文认为蒙古对金战争、是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逐鹿中原,夺取政权,统一中国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战争;它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它是“元大统一”战争的序曲,为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蒙金战争虽有破坏,但战后赢得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场战争促进了军事武器工业大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它是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间的一次大较量,以先进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伟大军事行动。它不是侵略战争,是中国内部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发生了一件极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德国统一。成就这一伟业的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他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民族统一大任;顶住了国内外各方面的反对压力,选择"铁血道路";打消了资产阶级夺权的企图,压制自由主义;将奥地利驱逐出德意志联邦。俾斯麦制定出正确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政策,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和顽强的毅力,一步步扭转时局,通过三次成功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扮演了主角,他的历史功绩应予以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三一六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以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战争的革命暴力,摧毁了蜀王和巴王的奴隶主分裂割据。秦并巴蜀之后实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是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一场革命,其间交织着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正是由于坚持了法家的正确路线,坚决进行了反复辟、反分裂的斗争,巴蜀地区的社会大变革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全中国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这一段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林彪大搞分裂倒退,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深入批林批孔,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从蒙夏战争开始 ,经过 70年之久的统一战争 ,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最终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统一大业。在促成统一的众多因素中 ,藏传佛教起到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人所始料不及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新兴的蒙古贵族上层接受了藏传佛教 ,并在其教义仪轨中找到了“佛我一体”统治僧俗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 ,在蒙古贵族上层的推崇下 ,藏传佛教继西夏之后又得到了新的保护和发展 ,出现了后弘期的一个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3.
论楚汉战争     
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前二○二年,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的代表项羽同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刘邦,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战争,历史上称“楚汉战争”。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军事力量很弱小,远远赶不上项羽,有几次几乎全军覆灭,但后来却愈战愈强,终于打败了项羽,取得了最后胜利。而军事实力强大的项羽,转战数年,所向披靡,打了不少胜仗,最终却落得个“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可悲下场。力量弱小的汉军为什么能最终打败强大的楚军而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历史人物,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论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前二○二年,它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刘邦和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项羽之间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阶级大搏斗。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刘邦坚持法家路线,顺应历史潮流,终于由弱变强,最后打败了猖獗一时的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历史上的儒家,为  相似文献   

15.
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 ,并为双方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苏联解体和阿富汗长期处于内战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冷战背景下导致苏联入侵阿富汁的三个方面原因 ,并初步分析阿富汗战争给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理论构成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战争无疑是损害国际安全之最主要因素.而战争法作为调整战时各国关系以及规范交战各方行为的法律制度可以起到促进国际安全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前正义之法可以起到限制国家任意发动战争的作用;二是战中正义之法通过规范交战各方的作战行为可以延缓战争规模的扩大,减少战争对安全的破坏性;三是战后正义之法通过战后战争罪行责任追究机制以及占领法可以起到消除潜在冲突和达到持久和平与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极丑与极美的统一,在大丑中孕育大美。只有正义的战争才可能是美的,并且只有正义战争中的正义的一方才有战争美可言。战争美是社会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战争的美,美在英雄人物,美在智慧谋略,美在沙场景观。战争美是冲突造成的暴力美,是崇高之美,又是悲剧之美。战争造成仇恨,战争文学却要播洒爱的阳光。英雄主义是战争文学的魂魄,理想主义与爱国主义使战争文学具备了强大的精神穿透力,战争文学的阳刚之美鼓荡着人们的魂魄,战争文学还具有"传奇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中的战争法的基本原则有;限制原则;比例原则;区别原则;"军事必要"不解除当事国义务的原则;条约无规定的情况不解除当事国义务的原则.国际法对战争的约束面临新的挑战.各国家对国际法的自觉遵守是对国际法约束力的挑战之一.新型战争武器的使用脱离了法律的约束.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道主义弱化,战争灾难加剧.  相似文献   

19.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吏,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化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美苏两极格局下东西方冷战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确立了亚洲的冷战格局,而且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2.中美两国无可挽回地走向了长达20年的敌对局面,中国失去了统一台湾的有利机会;3.中国长期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销、包围与遏制,从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