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五通桥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赤字2.001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己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2)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3)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五通桥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赤字2.001 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己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2)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3)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采用民勤县2010—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模型对该县近5a的生态足迹供需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灰色预测理论建立GM(1,1)模型,以研究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特点、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第一,人均生态足迹从2010年的2.3221 hm~2逐年增至2014年的3.5906 hm~2,增幅达54.63%。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基本维持在0.7295 hm~2—0.9441 hm2之间。民勤处于严重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赤字逐年扩大。第二,化石能源和草地对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影响最大,草地过载导致的草地退化成为其承载力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第三,预测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将持续增加,造成生态赤字的继续扩大。因此,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优势农业,加大技术投入;合理规划,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坚持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1.64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767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873 4 hm2,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不管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还是生态足迹利用效益、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江西省11市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态赤字呈经济发达区大于经济落后区的分布特征;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不佳,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的依赖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EEF),计算了2011年甘肃省武威市生态承载力和消费足迹,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得出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大于传统模型的值,原因在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引进了更多可更新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使得最终计算结果较大。另外,武威市当归、党参等资源项目数据的缺失导致最终生态足迹计算比实际消费较小。最后通过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都证实了武威市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生态压力指数的状况处于极不安全等级,需要引起当地各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以黄石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资源型枯竭城市生态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生态计算,发现黄石生态足迹远远大于其生态承载,从2008年至2013年,黄石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加且增速较快。而生物承载力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造成生态赤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中,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况。能源的快速消耗是黄石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要缓解资源供给压力,就要降低能源消费的生态占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提倡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7.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量,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54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68 0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7980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42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431962 hm2,生态赤字是全国生态赤字的2.95倍。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了沈阳市200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得出沈阳市人均生态赤字数为0.7,分析了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对此提出沈阳市生态保护规划的基本策略:生态控制区———综合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生态协调建设区———寻求生态足迹的最小化;生态改进区(建成区)———降低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生态恢复区———提高草地与林地生态承载力。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79342hm2逐年增加至2004年的2.34330 hm2,生态承载力在0.51 hm2上下波动,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 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 hm2说明黄石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1.
生态足迹模型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需求,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浙江省2007-2011年的休闲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拟分析了未来5年浙江省的休闲农业生态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休闲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出现了生态赤字,其休闲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需在政府引导下,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促进淮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淮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14年淮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336 226Ha,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15 205Ha,人均生态赤字为3.021 021Ha,淮南市当前的生态经济发展处在不可持续状态;为促进淮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6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29 6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31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1.47倍。这表明海南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海南省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青岛市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测度,将青岛市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结果表明:目前青岛生态足迹在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和全球尺度上均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在与部分资源富集国的贸易尺度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2000—2012年,青岛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随人均GDP的增长而持续增长,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一直在下降,但生态经济效率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先进省市水平。总体上,青岛市2000—201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为此,从中长期看,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06~2008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2006年的4.434944hm^2上升到2008年的4.5126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2952hm^2上升到0.772641hm^2,至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3.740015hm^2,表明山西省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人类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研究方法。说明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概念和具体研究方法,计算并分析出按新行政区划后的合肥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发现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口规模欠佳。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根据公式可分三个方案分别计算出合肥市的人口容量,以期为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崂山区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计量模型比较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可以判定区域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其偏离程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及其计量模型的相关理论,然后以崂山区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支撑,对崂山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崂山区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崂山区快速发展的工业拉动了能源和资源消耗,对外依赖性较大;同全国和青岛市的生态足迹相比,崂山区对资源需求大,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较低。文章最后就如何减少崂山区的生态赤字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200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在生态足迹框架下应用能值分析理论,结合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3项指标动态分析研究湖北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经过9年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分配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资源供需不合理,湖北省生态赤字逐渐增加;自然资源组分结构变化明显,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扩张速率过快;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虽有显著增长,但生态足迹整体分配不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虽呈现上升趋势,但现状欠佳。因此,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自然资源分配利用方式是促进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